2000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色音巴雅尔(蒙古族)
旗 长:王宝湖(蒙古族)
政协主席:杜 辉
【概述】 1999年,扎鲁特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1 212万元,比上年增长7.51%,财政收入完成6 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631元,比上年增长1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010元,比上年增长1.3%;牧业年度家畜存栏138万头只,全旗粮食产量25 414万公斤;年末总人口为297 538人,人口出生率11.07‰。
【退耕还林还草】 1月14日,扎鲁特旗决定退耕还林还草,有计划地把15度以上未经治理的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经过5年努力,还林还草要达到50万亩。是年全旗退耕还林还草13.5万亩,其中还林5万亩,还草8.5万亩。
【帮扶贫困嘎查村】 2月10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自治区畜牧厅、人事厅、法院、总工会、呼铁局、化肥厂、信托投资公司等7个厅局帮扶扎鲁特旗7个重灾贫困嘎查村,当年投入资金和化肥、种籽、打井配套等共用146万元,其中无偿投资142万元,贷款4万元,极大援助了该旗脱贫攻坚工作。
【辽代古墓发掘】 6月25~9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辽金考古联合队,对扎鲁特旗浩特花等三处墓地进行重点发掘,清理大型墓葬3座,中型墓葬2座,小型墓葬3座,土坑竖穴墓5座,出土遗物数百件,特别是精美的壁画和别致的墓葬形制,对研究辽代墓地埋葬习俗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严重干旱】 7月10日~8月20日,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全旗未降一场透雨,降水量仅2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降近130毫米,而且7、8两月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全旗180万亩农作物全部受灾,其中绝收20万亩,重灾130万亩,轻灾30万亩。
【教育体制改革】 是年,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全旗小学由原来203所调整为158所,教学点由原来78所调整为123所,初中校由原来39所调整为26所,实现一乡一中,一次性清退1985年之后的民办教师1 052人。教师队伍引入聘任竞争上岗制,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 8月16日,召开旗乡两级共1 000余人参加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会议总结1996年以来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时期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并将1999年定为“对外开放项目年”。经过全旗上下共同努力,全年实施内联项目72项,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1 249万元,引进外资71万美元。
【美国博力公司援助无电村】 9月2日,美国博力公司资助乌力吉木苏木雁台山村安装一组博力风光互补发电机,解决了该村用电问题。其中,美方无偿投入6万美元,当地配套13万元。
【“扎鲁特绿豆”打人日本市场】 9月4日,经通辽市农业名牌产品评定委员会评审,扎鲁特绿豆、扎鲁特山杏核、罕山羊绒、红旗鲫鱼等四类农业产品被评为通辽市首批农业名牌产品。同年,日本国东荣通商公司先后三次派员到扎鲁特旗考察后,确定在该旗建立绿豆生产基地,签订订购合同,当年有120万公斤“扎鲁特绿豆”打入日本市场,通辽市第一次在日本有了自己的绿色品牌。
【旗被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 9月26~27日,扎鲁特旗受自治区双拥工作检查组检查验收,被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这是自1992年以来连续第四次被自治区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
【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视察】 12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兴隆,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主任委员奇英成,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林,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师大物理系教授、民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副主任委员平子良等8人组成的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视察组到扎鲁特旗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查布嘎图苏木、巴彦芒哈苏木及重点农牧业受灾户视察,听取旗工作汇报,并同旗财政、计委、经委、体改委、劳动人事、民政、扶贫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按照视察组要求,旗人大常务委员会向视察组提交了9项事关本旗社会经济发展的议案。
【招商引资、“扎氏三兄弟”酒新闻发布会】 12月26日,扎鲁特旗在吉林省省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隆重的招商引资、“扎氏三兄弟”酒新闻发布会。原哲里木盟委第一书记霍明光,原哲里木盟委副书记扎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鲁特守备六师师长张体贞将军和吉林省、长春市社会各界人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鲁特旗守备六师部分官兵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杜瓦萨)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色音巴雅尔(蒙古族)
旗 长:王宝湖(蒙古族)
政协主席:杜 辉
【概述】 1999年,扎鲁特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1 212万元,比上年增长7.51%,财政收入完成6 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631元,比上年增长1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010元,比上年增长1.3%;牧业年度家畜存栏138万头只,全旗粮食产量25 414万公斤;年末总人口为297 538人,人口出生率11.07‰。
【退耕还林还草】 1月14日,扎鲁特旗决定退耕还林还草,有计划地把15度以上未经治理的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经过5年努力,还林还草要达到50万亩。是年全旗退耕还林还草13.5万亩,其中还林5万亩,还草8.5万亩。
【帮扶贫困嘎查村】 2月10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自治区畜牧厅、人事厅、法院、总工会、呼铁局、化肥厂、信托投资公司等7个厅局帮扶扎鲁特旗7个重灾贫困嘎查村,当年投入资金和化肥、种籽、打井配套等共用146万元,其中无偿投资142万元,贷款4万元,极大援助了该旗脱贫攻坚工作。
【辽代古墓发掘】 6月25~9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辽金考古联合队,对扎鲁特旗浩特花等三处墓地进行重点发掘,清理大型墓葬3座,中型墓葬2座,小型墓葬3座,土坑竖穴墓5座,出土遗物数百件,特别是精美的壁画和别致的墓葬形制,对研究辽代墓地埋葬习俗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严重干旱】 7月10日~8月20日,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全旗未降一场透雨,降水量仅2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降近130毫米,而且7、8两月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全旗180万亩农作物全部受灾,其中绝收20万亩,重灾130万亩,轻灾30万亩。
【教育体制改革】 是年,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全旗小学由原来203所调整为158所,教学点由原来78所调整为123所,初中校由原来39所调整为26所,实现一乡一中,一次性清退1985年之后的民办教师1 052人。教师队伍引入聘任竞争上岗制,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 8月16日,召开旗乡两级共1 000余人参加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会议总结1996年以来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时期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并将1999年定为“对外开放项目年”。经过全旗上下共同努力,全年实施内联项目72项,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1 249万元,引进外资71万美元。
【美国博力公司援助无电村】 9月2日,美国博力公司资助乌力吉木苏木雁台山村安装一组博力风光互补发电机,解决了该村用电问题。其中,美方无偿投入6万美元,当地配套13万元。
【“扎鲁特绿豆”打人日本市场】 9月4日,经通辽市农业名牌产品评定委员会评审,扎鲁特绿豆、扎鲁特山杏核、罕山羊绒、红旗鲫鱼等四类农业产品被评为通辽市首批农业名牌产品。同年,日本国东荣通商公司先后三次派员到扎鲁特旗考察后,确定在该旗建立绿豆生产基地,签订订购合同,当年有120万公斤“扎鲁特绿豆”打入日本市场,通辽市第一次在日本有了自己的绿色品牌。
【旗被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 9月26~27日,扎鲁特旗受自治区双拥工作检查组检查验收,被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这是自1992年以来连续第四次被自治区评为区级双拥模范旗。
【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视察】 12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兴隆,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主任委员奇英成,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林,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师大物理系教授、民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副主任委员平子良等8人组成的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视察组到扎鲁特旗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查布嘎图苏木、巴彦芒哈苏木及重点农牧业受灾户视察,听取旗工作汇报,并同旗财政、计委、经委、体改委、劳动人事、民政、扶贫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按照视察组要求,旗人大常务委员会向视察组提交了9项事关本旗社会经济发展的议案。
【招商引资、“扎氏三兄弟”酒新闻发布会】 12月26日,扎鲁特旗在吉林省省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隆重的招商引资、“扎氏三兄弟”酒新闻发布会。原哲里木盟委第一书记霍明光,原哲里木盟委副书记扎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鲁特守备六师师长张体贞将军和吉林省、长春市社会各界人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鲁特旗守备六师部分官兵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杜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