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回荡着
长调《小黄马》的动人歌声
美丽广阔的草原
仿佛就在眼前
守望相助 手足相亲的深情
在《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
悠扬旋律中唱响
在《北疆赞歌》的欢快舞姿里
内蒙古各族儿女的
幸福生活生动展现
……
器乐表演《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启动仪式在长调《小黄马》中开场。
盛夏,兴安岭上风光旖旎。6月24日,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举办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启动。中央和部分地方主要新闻媒体、部分行业类媒体编辑记者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启动仪式。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媒体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地采访调研,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深入报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色举措和典型事例,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全景展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有力举措,这更是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良好精神风貌的一次生动展示。
红色兴安,绿色发展。了解内蒙古,从兴安盟开始。兴安盟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实践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具有优良的红色基因和厚重的绿色底蕴。兴安盟在先后两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基础上,又被确定为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
媒体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后,各媒体将深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开展集中采访,展现从历史到当下,各族人民共聚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交往交流交融图景。“我们期待,通过行进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见证民族地区飞速发展的生动缩影,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用一个个有力的事实、一件件生动的案例、一篇篇翔实的报道,激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人民日报社记者杨昊说。
中国民族报社的记者安宁宁已经来过内蒙古多次,但仍然深有感触:“眼下,正是草原优美的季节,蓝天、白云、绿草、花海,还有成群的牛羊,放眼望去皆是风景。即便来过多次,‘亮丽内蒙古’仍然令我陶醉,让我充满期待。这里还有很多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团结之美、和谐之美,等待着我去发现、去探索、去记录。”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走进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
来自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樊玥辰激动地说:“我的班级里的同学们有的是汉族,有的是蒙古族,有的是满族……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共同成长进步。我希望我的讲解能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和红色故事。”
心心相印 籽籽同心
各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发展的动人场景
在北疆大地处处可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早已融入血脉 根植泥土
新征程上
内蒙古各族儿女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贡献内蒙古力量
耳边回荡着
长调《小黄马》的动人歌声
美丽广阔的草原
仿佛就在眼前
守望相助 手足相亲的深情
在《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
悠扬旋律中唱响
在《北疆赞歌》的欢快舞姿里
内蒙古各族儿女的
幸福生活生动展现
……
器乐表演《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启动仪式在长调《小黄马》中开场。
盛夏,兴安岭上风光旖旎。6月24日,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举办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启动。中央和部分地方主要新闻媒体、部分行业类媒体编辑记者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启动仪式。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媒体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地采访调研,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深入报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色举措和典型事例,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全景展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有力举措,这更是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良好精神风貌的一次生动展示。
红色兴安,绿色发展。了解内蒙古,从兴安盟开始。兴安盟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实践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具有优良的红色基因和厚重的绿色底蕴。兴安盟在先后两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基础上,又被确定为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
媒体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后,各媒体将深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开展集中采访,展现从历史到当下,各族人民共聚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交往交流交融图景。“我们期待,通过行进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见证民族地区飞速发展的生动缩影,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用一个个有力的事实、一件件生动的案例、一篇篇翔实的报道,激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人民日报社记者杨昊说。
中国民族报社的记者安宁宁已经来过内蒙古多次,但仍然深有感触:“眼下,正是草原优美的季节,蓝天、白云、绿草、花海,还有成群的牛羊,放眼望去皆是风景。即便来过多次,‘亮丽内蒙古’仍然令我陶醉,让我充满期待。这里还有很多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团结之美、和谐之美,等待着我去发现、去探索、去记录。”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走进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
来自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樊玥辰激动地说:“我的班级里的同学们有的是汉族,有的是蒙古族,有的是满族……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共同成长进步。我希望我的讲解能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和红色故事。”
心心相印 籽籽同心
各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发展的动人场景
在北疆大地处处可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早已融入血脉 根植泥土
新征程上
内蒙古各族儿女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贡献内蒙古力量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