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有什么特点?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十三五”以来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评估》报告。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是市场主体中的活跃因子,是激发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更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一起来看
数量多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超过3万个涉税市场主体在中国诞生。
结构优
截至2020年末,仍存续的“十三五”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服务业占比近九成。
生产性服务业新办最活跃,当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全行业的比例,从2016年的26.2%,提高到2020年的37.6%。而对技术要求较低的生活性服务业,新办占比则下降了12.9%。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成长快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2020年末仍在经营的共4752万户,存续率超八成。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不断成长,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户均销售收入在2016年到2020年间的年均增速高达25.6%。
活力强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更倾向于进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行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明显提高。
他们更愿意从事创新活动。五年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累计127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7.5万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3倍和2.7倍。
贡献大
“反哺”税收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缴纳税收超过7.8万亿元相当于“十三五”较“十二五”时期税收增量的42%。
在互联网服务业、环境保护业、文化传媒业等28个行业里,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纳税额占行业总纳税额的比例超过30%,正逐步成长为纳税主力。
带动就业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2020年末的在岗从业人员为1.99亿人,有力支撑就业市场稳定。
民营市场主体2020年末在岗从业人员1.95亿人,占比达98%。
最后,还有一个特点
2019年社保降费比例较高的地区,次年新办增速比全国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自贸试验区,2020年新办数量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而道路运输、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放管服”改革推进更大的行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占比更高。
也就是说,减税降费力度更大、营商环境改善力度更大的地区和行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成长更快!
一起为新生的市场主体点赞加油,助力他们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有什么特点?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十三五”以来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评估》报告。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是市场主体中的活跃因子,是激发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更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一起来看
数量多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超过3万个涉税市场主体在中国诞生。
结构优
截至2020年末,仍存续的“十三五”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服务业占比近九成。
生产性服务业新办最活跃,当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全行业的比例,从2016年的26.2%,提高到2020年的37.6%。而对技术要求较低的生活性服务业,新办占比则下降了12.9%。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成长快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2020年末仍在经营的共4752万户,存续率超八成。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不断成长,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户均销售收入在2016年到2020年间的年均增速高达25.6%。
活力强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更倾向于进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行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明显提高。
他们更愿意从事创新活动。五年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累计127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7.5万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3倍和2.7倍。
贡献大
“反哺”税收
“十三五”时期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缴纳税收超过7.8万亿元相当于“十三五”较“十二五”时期税收增量的42%。
在互联网服务业、环境保护业、文化传媒业等28个行业里,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纳税额占行业总纳税额的比例超过30%,正逐步成长为纳税主力。
带动就业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2020年末的在岗从业人员为1.99亿人,有力支撑就业市场稳定。
民营市场主体2020年末在岗从业人员1.95亿人,占比达98%。
最后,还有一个特点
2019年社保降费比例较高的地区,次年新办增速比全国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自贸试验区,2020年新办数量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而道路运输、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放管服”改革推进更大的行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占比更高。
也就是说,减税降费力度更大、营商环境改善力度更大的地区和行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成长更快!
一起为新生的市场主体点赞加油,助力他们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