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2018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
内蒙古有3个地方上榜,且都在鄂尔多斯,分别是:准格尔旗(第26名)、伊金霍洛旗(第58名)、鄂托克旗(第99名)。
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榜单
这份榜单是否权威?
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排名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工信部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0个。
排名对象都有谁?
这份榜单考核了全国1897个县级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区)。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指标。然后优中选优,得出百强。
所以
能进这个榜单
是很不容易的
为上榜的鄂尔多斯地区点赞吧!
榜单分析
从评价结果看,百强县呈现如下特点:
1
百强县东多西少、强省强县
一是区域不均,东部占优。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占16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有2席。与2017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2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增1席。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初现成效。
二是强省强县,江苏领先。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6席,并包揽前4位。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5席、22席和19席。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省份的县域均无缘百强。
2
第二产业是县域发展主要动力
第二产业是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百强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8:4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9万亿元,占比5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3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
3
总体处在工业化后期
2017年,百强县的土地总面积、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0.5万平方公里、9105万人、8.2万亿元,以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不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1%的GDP。
百强县的人均GDP为10.6万元,度超过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处于工业化后期。
4
开放度高低不一
百强县的经济开放程度较低。2017年,百强县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28.0%,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且不同县市差异大,昆山、义乌、如皋等地占比均在100%以上,但超过四成的县域不足20%。
5
增长主要依赖投资驱动
2017年,百强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5%),但高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百强县中,8个县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78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表明大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驱动,仅少部分百强县告别投资依赖,转向消费、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
6
资本吸附能力弱
一是百强县资金吸附能力不足。2017年,百强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1万亿元,较GDP体量相近的广东省相去甚远。二是百强县人均存款较低。2017年百强县人均存款额为11.1万元,远低于浙江的18.97万元、广东的17.42万元和江苏的16.18万元。
7
消费需求旺盛,内需增长潜力大
2017年,百强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万亿元,占全国的8.5%,其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6万元)高出30.8%,与广东省持平。
百强县的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42417元、19955元,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17%、46%,也高于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与江苏省大体持平。
一起来给家乡
打call吧!
2018年6月28日,“2018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
内蒙古有3个地方上榜,且都在鄂尔多斯,分别是:准格尔旗(第26名)、伊金霍洛旗(第58名)、鄂托克旗(第99名)。
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榜单
这份榜单是否权威?
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排名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工信部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0个。
排名对象都有谁?
这份榜单考核了全国1897个县级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区)。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指标。然后优中选优,得出百强。
所以
能进这个榜单
是很不容易的
为上榜的鄂尔多斯地区点赞吧!
榜单分析
从评价结果看,百强县呈现如下特点:
1
百强县东多西少、强省强县
一是区域不均,东部占优。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占16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有2席。与2017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2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增1席。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初现成效。
二是强省强县,江苏领先。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6席,并包揽前4位。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5席、22席和19席。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省份的县域均无缘百强。
2
第二产业是县域发展主要动力
第二产业是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百强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8:4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9万亿元,占比5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3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
3
总体处在工业化后期
2017年,百强县的土地总面积、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0.5万平方公里、9105万人、8.2万亿元,以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不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1%的GDP。
百强县的人均GDP为10.6万元,度超过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处于工业化后期。
4
开放度高低不一
百强县的经济开放程度较低。2017年,百强县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28.0%,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且不同县市差异大,昆山、义乌、如皋等地占比均在100%以上,但超过四成的县域不足20%。
5
增长主要依赖投资驱动
2017年,百强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5%),但高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百强县中,8个县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78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表明大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驱动,仅少部分百强县告别投资依赖,转向消费、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
6
资本吸附能力弱
一是百强县资金吸附能力不足。2017年,百强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1万亿元,较GDP体量相近的广东省相去甚远。二是百强县人均存款较低。2017年百强县人均存款额为11.1万元,远低于浙江的18.97万元、广东的17.42万元和江苏的16.18万元。
7
消费需求旺盛,内需增长潜力大
2017年,百强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万亿元,占全国的8.5%,其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6万元)高出30.8%,与广东省持平。
百强县的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42417元、19955元,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17%、46%,也高于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与江苏省大体持平。
一起来给家乡
打call吧!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