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对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号召大家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犹如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集结号,为激励全区2500万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和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注入新动力。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感到无比荣光,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性政治任务,翻越脱贫这座高山,兑现庄严承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扬蒙古马精神,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要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扶贫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做好扶贫工作是党的重要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揪心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梁家河的七年岁月,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中国县、市、省、党中央工作中,扶贫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花的精力最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长情的牵挂。做好扶贫工作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共同使命,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通过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措施,继续为全球反贫作出贡献,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要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核心。一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二是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扶贫工作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不能空喊口号、好大喜功、盲目蛮干。要设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有序进退、精准推进,脱贫摘帽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对标对表,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三是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在精准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方针政策上体现高质量,要善于在乡亲们的笑声与哭声中去衡量政策好不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要深刻领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路径。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人心齐,泰山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他最担心、最揪心、最不托底的事情就是扶贫。这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工作要求,要真抓实干,成熟一个摘一个,既要做到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要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要以随时接受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敬畏之心抓扶贫,求真知、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基本方略。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将“精准”二字贯穿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用“绣花”的功夫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基本方略。
二、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形势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学田村位于突泉县西北部,距县城60多公里,是学田乡政府所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辖区1个自然屯,户籍人口210户,837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15人。自2011年4月被确定为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定点帮扶对象以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投入学田乡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资金990万元,新建学田村村部和村级活动室,配备办公设备与健身器材,维修敬老院,实施道路亮化节能工程,为学田村打井,发展养殖业和实施封育经济林,新建学田卫生院,新建学田小学塑胶跑道、运动场与学校大门,为主街道加宽铺油路,修建南河公园,休整150米南河护堤等。其中办公厅系统自身筹集解决资金128万元,协调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资金800余万元,组织投入资金50万元(办公厅干部群众个人集资10余万),开展结对帮扶、春节慰问、困难家庭补助、专项培训等。2019年,政府办公厅协调落实农村厕所改造资金60万元,用于改善学田村人居环境,协调安格斯牛养殖40万元,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
三、努力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牢记职责使命。推进脱贫攻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从政治上认识和解决”。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高度审视脱贫攻坚,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要主动学习国家、自治区的扶贫文件和政策,逐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了解村情民意、逐户宣讲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和安监局全体干部,上门和群众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是坚持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将“精准施策”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做到点面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好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各要素,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内外结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输血”,又“造血”,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要把产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因地制宜发展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乡村旅游业等致富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另一方面,要强化教育引导,制定激励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要着眼长远,突出可持续、打基础,建立健全巩固脱贫、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和插花贫困问题、贫困地区生态与生计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
三是要做到从严从实,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群众真实脱贫、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加强作风建设,勇于克难攻坚。要克服不在状态、消极厌战、急躁畏难等问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持续稳步攻坚。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完善集中督查、专项巡查、随机暗访、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督查监督体系。加强考核评价,确保工作成效。围绕“两个确保”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精准落实,向乡村振兴转型升级。
(作者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驻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干部李洋)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对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号召大家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犹如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集结号,为激励全区2500万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和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注入新动力。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感到无比荣光,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性政治任务,翻越脱贫这座高山,兑现庄严承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扬蒙古马精神,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要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扶贫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做好扶贫工作是党的重要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揪心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梁家河的七年岁月,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中国县、市、省、党中央工作中,扶贫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花的精力最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长情的牵挂。做好扶贫工作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共同使命,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通过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措施,继续为全球反贫作出贡献,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要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核心。一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二是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扶贫工作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不能空喊口号、好大喜功、盲目蛮干。要设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有序进退、精准推进,脱贫摘帽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对标对表,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三是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在精准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方针政策上体现高质量,要善于在乡亲们的笑声与哭声中去衡量政策好不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要深刻领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路径。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人心齐,泰山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他最担心、最揪心、最不托底的事情就是扶贫。这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工作要求,要真抓实干,成熟一个摘一个,既要做到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要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要以随时接受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敬畏之心抓扶贫,求真知、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基本方略。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将“精准”二字贯穿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用“绣花”的功夫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基本方略。
二、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形势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学田村位于突泉县西北部,距县城60多公里,是学田乡政府所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辖区1个自然屯,户籍人口210户,837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15人。自2011年4月被确定为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定点帮扶对象以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投入学田乡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资金990万元,新建学田村村部和村级活动室,配备办公设备与健身器材,维修敬老院,实施道路亮化节能工程,为学田村打井,发展养殖业和实施封育经济林,新建学田卫生院,新建学田小学塑胶跑道、运动场与学校大门,为主街道加宽铺油路,修建南河公园,休整150米南河护堤等。其中办公厅系统自身筹集解决资金128万元,协调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资金800余万元,组织投入资金50万元(办公厅干部群众个人集资10余万),开展结对帮扶、春节慰问、困难家庭补助、专项培训等。2019年,政府办公厅协调落实农村厕所改造资金60万元,用于改善学田村人居环境,协调安格斯牛养殖40万元,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
三、努力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牢记职责使命。推进脱贫攻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从政治上认识和解决”。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高度审视脱贫攻坚,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要主动学习国家、自治区的扶贫文件和政策,逐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了解村情民意、逐户宣讲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和安监局全体干部,上门和群众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是坚持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将“精准施策”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做到点面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好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各要素,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内外结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输血”,又“造血”,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要把产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因地制宜发展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乡村旅游业等致富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另一方面,要强化教育引导,制定激励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要着眼长远,突出可持续、打基础,建立健全巩固脱贫、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和插花贫困问题、贫困地区生态与生计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
三是要做到从严从实,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群众真实脱贫、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加强作风建设,勇于克难攻坚。要克服不在状态、消极厌战、急躁畏难等问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持续稳步攻坚。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完善集中督查、专项巡查、随机暗访、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督查监督体系。加强考核评价,确保工作成效。围绕“两个确保”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精准落实,向乡村振兴转型升级。
(作者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驻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干部李洋)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