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据介绍,2022年全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2.9%,较2021年上升3.3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4.3%,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0.1%,优于国家考核目标0.7个百分点。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自治区持续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现已完成钢铁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5家、工业炉窑治理129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78项,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1.6万辆,中西部6市重型柴油货车安装远程在线监控系统1.5万台,全区5474家企业建立“一企一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据了解,自治区还通过加强水污染源头防控、奖优罚劣等方式,不断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自治区已建立运行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会商预警督办工作机制,对97个重点断面开展汛前问题排查整治和汛期加密监测,推动24个断面水质实现升类,同时继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组织开展旗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环境保护行动。
2022年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6.9%,较2021年上升4.0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9.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2.5%,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优于国家考核目标3.5个百分点;地下水考核点位Ⅰ~Ⅳ类水质比例73.5%。
2022年以来,自治区完成黄河干流及16条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优化布设河套灌区手工监测点位23个、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点40个,实现河套灌区农田灌溉退水水质监测全覆盖。自治区还全面完成沿黄3公里范围内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和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突出问题整改,流域内35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7.1%、较2021年上升2.8个百分点,黄河干流9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为Ⅱ类。
2023年7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据介绍,2022年全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2.9%,较2021年上升3.3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4.3%,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0.1%,优于国家考核目标0.7个百分点。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自治区持续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现已完成钢铁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5家、工业炉窑治理129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78项,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1.6万辆,中西部6市重型柴油货车安装远程在线监控系统1.5万台,全区5474家企业建立“一企一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据了解,自治区还通过加强水污染源头防控、奖优罚劣等方式,不断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自治区已建立运行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会商预警督办工作机制,对97个重点断面开展汛前问题排查整治和汛期加密监测,推动24个断面水质实现升类,同时继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组织开展旗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环境保护行动。
2022年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6.9%,较2021年上升4.0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9.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2.5%,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优于国家考核目标3.5个百分点;地下水考核点位Ⅰ~Ⅳ类水质比例73.5%。
2022年以来,自治区完成黄河干流及16条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优化布设河套灌区手工监测点位23个、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点40个,实现河套灌区农田灌溉退水水质监测全覆盖。自治区还全面完成沿黄3公里范围内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和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突出问题整改,流域内35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7.1%、较2021年上升2.8个百分点,黄河干流9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为Ⅱ类。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