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历史上是多林地区,大面积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是近千年的事,甚至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194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时,森林资源已所剩无几,有林地面积913.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8.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为7.7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资源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63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3%。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林区,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资源曾一度出现过量采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森林资源的无序经营,毁林开垦和重采轻育,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根据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森林覆盖率减少到9.04%,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有所减少。
从20世纪70年代起,自治区的林业建设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林业政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全区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随着林业立法、执法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长,根据1980年、1988年、1993年、199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9.04%,增加到1980年的13.27%,1988年的13.51%,1993年的13.81%和1998年的14.82%.
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相继实施,进一步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力度,自治区的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2003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401.34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27%,活立木蓄积量12.9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78.93万公顷,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有林地面积1619.32万公顷,蓄积量11.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历史上是多林地区,大面积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是近千年的事,甚至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194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时,森林资源已所剩无几,有林地面积913.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8.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为7.7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资源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63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3%。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林区,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资源曾一度出现过量采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森林资源的无序经营,毁林开垦和重采轻育,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根据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森林覆盖率减少到9.04%,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有所减少。
从20世纪70年代起,自治区的林业建设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林业政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全区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随着林业立法、执法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长,根据1980年、1988年、1993年、199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9.04%,增加到1980年的13.27%,1988年的13.51%,1993年的13.81%和1998年的14.82%.
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相继实施,进一步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力度,自治区的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2003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401.34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27%,活立木蓄积量12.9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78.93万公顷,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有林地面积1619.32万公顷,蓄积量11.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