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污染物浓度
2009—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标准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进行。2013年,呼和浩特市执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检测,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其余城市仍旧使用(GB3095—1996)监测标准。2014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使用新标准(GB3095—2012)进行检测,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其余城市仍旧使用(GB3095—1996)。2015年1月1日起,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均使用新标准(GB3095—2012)检测,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
2009年,自治区15个城市(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牙克石市)开展单项污染物浓度监测。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评价为良好。各城市年平均浓度在5~74微克/立方米。其中乌海市超标准0.25倍,为轻污染;其他城市达标,达标城市占93.3%。达标城市中,呼伦贝尔、通辽、满洲里、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牙克石6个城市为优;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二连浩特和阿拉善盟8个城市为良好。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各城市年平均浓度在6(兴安盟)~40微克/立方米(呼和浩特),其中呼和浩特市为良好,其他城市均为优。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评价为良好。各城市平均浓度在40~124微克/立方米。包头和乌海市分别超标0.08倍和0.24倍,为轻污染;其他13个城市均达标,达标城市数占比为86.7%。达标城市中,阿拉善盟为优,其他12个城市均为良好。
三种污染物监测指标的污染负荷比为:可吸入颗粒物为50.0%、二氧化硫为33.3%、二氧化氮为16.7%。可吸入颗粒物是自治区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其污染来源主要是自然扬尘和煤烟污染。
2010年,自治区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监测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2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2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69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良)。其中二氧化氮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优)。与2009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3.4%、二氧化氮上升5.3%、可吸入颗粒物下降4.2%。三项监测指标的污染负荷比为:二氧化硫33.4%、二氧化氮17.7%,可吸入颗粒物为48.9%。
2011年,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3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72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良)。其中二氧化氮达到一级标准(优)。与2010年相比,三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上升了10.7%、20.0%和4.3%。
2012年,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6.5%、5.6%和12.5%。同年12月,呼和浩特市正式发布各空气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6项污染物的小时均值、日均值和空气质量(AQI)指数。
2013年,呼和浩特市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按六项指标、新标准、新评价方法评价,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余15个监测城市(增加阿尔山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4年,4个实施新标准的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单项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是: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鄂尔多斯市达标,其他3个城市不达标;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达标,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不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114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均不达标;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均不达标;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在1.1毫克/立方米(鄂尔多斯)~4.0毫克/立方米(包头),4个城市均达标;臭氧第90百分位数浓度在108微克/立方米(赤峰)~140微克/立方米(包头),4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呼和浩特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10.7%,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5.9%,细颗粒物下降17.9%,二氧化氮上升10.0%,一氧化碳日均值超标率下降7.7%,臭氧日最大八小时滑动平均值超标率上升1.1%;其他3个盟市2013年未开展新标准监测,无比较。
同年,执行旧标准的12个城市单项污染物监测结果是: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2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持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2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氮上升12.5%;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乌海市不达标,其他11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上升13.6%。
2015年,自治区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开始实施新标准监测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分别超二级标准限值0.3倍和0.2倍。平均超标天数中细颗粒物超标占47.2%,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占33.3%;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和乌海市日均值超标,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
二氧化氮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可吸入颗粒物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88微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标率在2.0%(呼伦贝尔市)~31.1%(乌海市)。
细颗粒物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包头市、阿拉善盟和呼和浩特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
一氧化碳 包头市、巴彦浩特和呼和浩特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0.3%和1.6%,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臭氧 呼伦贝尔市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全部达标,其他城市超标率在0.3%(锡林郭勒盟)~9.3%(鄂尔多斯市)。
2016年,12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超过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0.1倍。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9%,赤峰市及乌海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0.5%和4.4%。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持平,其中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0.3%、3.8%和4.1%。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12.5%,日均值均有超标,超标率在0.8%(呼伦贝尔市)~18.9%(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6%(锡林浩特)~15.0%(包头市)。
一氧化碳 平均浓度为1.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1%,各盟市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均达标。其中,包头市日均值超标,超标率为0.5%。
臭氧 年平均浓度为1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均达标。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日均值全部达标,其他盟市均有超标。
2017年,12盟市所在地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超过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值0.1倍。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其中,乌海市日均值超标率为1.9%,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0%。其中,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1.9%和1.9%,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8%(乌兰浩特、呼伦贝尔市)~18.9%(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8.6%。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8%(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15.3%(呼和浩特市)。
一氧化碳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6毫克/立方米,与2014年持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9(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2.8(呼和浩特市)毫克/立方米。其中,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为0.8%,其他盟市日均值均不超标。
臭氧 各盟市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43微克/立方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10(呼伦贝尔市)~167(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微克/立方米。各盟市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14.0%(乌兰察布市)。
2018年,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检测结果: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19.0%,年平均浓度达标。其中乌海市日均值超标率0.3%,其他盟市日均值均达标。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11.5%,年平均浓度达标。其中,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分别1.4%和0.3%,其他盟市日均值均达标。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80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上升8.1%,年平均浓度不达标。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5%(呼伦贝尔市)~20.3%(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1%。年平均浓度达标。乌兰浩特日均值全部达标,其他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0.4%(呼和浩特市)。
一氧化碳 各盟市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6(呼伦贝尔市)~2.3(包头市)毫克/立方米,各盟市日均值全部达标。
臭氧 各盟市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12(呼伦贝尔市)~165(乌海市)微克/立方米,且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2.3%(乌海市)。
2019年,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11.8%。各盟市浓度范围在3(呼伦贝尔市)~32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年平均浓度达标。各盟市日均值全部达标。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阿拉善盟)~39微克/立方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其中,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和1.1%,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3.75%。各盟市浓度范围在33(呼伦贝尔市)~92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8%(乌兰察布市)~9.6%(包头市,乌海市)。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28(呼伦贝尔市)~81(乌海市)微克/立方米。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12.90%。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锡林郭勒盟)~40微克/立方米(包头市)。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0.7%(呼和浩特市),剔除沙尘天气影响,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2毫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7.69%。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40(锡林郭勒盟)~2.60(包头市)毫克/立方米。日均值均无超标情况。
臭氧 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3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16%,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8(呼伦贝尔市)~155微克/立方米(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均达标,其他盟市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5%(锡林郭勒盟)~7.7%(乌海市)。
一、单项污染物浓度
2009—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标准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进行。2013年,呼和浩特市执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检测,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其余城市仍旧使用(GB3095—1996)监测标准。2014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使用新标准(GB3095—2012)进行检测,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其余城市仍旧使用(GB3095—1996)。2015年1月1日起,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均使用新标准(GB3095—2012)检测,评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
2009年,自治区15个城市(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牙克石市)开展单项污染物浓度监测。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评价为良好。各城市年平均浓度在5~74微克/立方米。其中乌海市超标准0.25倍,为轻污染;其他城市达标,达标城市占93.3%。达标城市中,呼伦贝尔、通辽、满洲里、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牙克石6个城市为优;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二连浩特和阿拉善盟8个城市为良好。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各城市年平均浓度在6(兴安盟)~40微克/立方米(呼和浩特),其中呼和浩特市为良好,其他城市均为优。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评价为良好。各城市平均浓度在40~124微克/立方米。包头和乌海市分别超标0.08倍和0.24倍,为轻污染;其他13个城市均达标,达标城市数占比为86.7%。达标城市中,阿拉善盟为优,其他12个城市均为良好。
三种污染物监测指标的污染负荷比为:可吸入颗粒物为50.0%、二氧化硫为33.3%、二氧化氮为16.7%。可吸入颗粒物是自治区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其污染来源主要是自然扬尘和煤烟污染。
2010年,自治区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监测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2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2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69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良)。其中二氧化氮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优)。与2009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3.4%、二氧化氮上升5.3%、可吸入颗粒物下降4.2%。三项监测指标的污染负荷比为:二氧化硫33.4%、二氧化氮17.7%,可吸入颗粒物为48.9%。
2011年,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3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72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良)。其中二氧化氮达到一级标准(优)。与2010年相比,三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上升了10.7%、20.0%和4.3%。
2012年,15个监测城市的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6.5%、5.6%和12.5%。同年12月,呼和浩特市正式发布各空气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6项污染物的小时均值、日均值和空气质量(AQI)指数。
2013年,呼和浩特市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按六项指标、新标准、新评价方法评价,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余15个监测城市(增加阿尔山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4年,4个实施新标准的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单项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是: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鄂尔多斯市达标,其他3个城市不达标;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达标,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不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114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均不达标;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均不达标;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在1.1毫克/立方米(鄂尔多斯)~4.0毫克/立方米(包头),4个城市均达标;臭氧第90百分位数浓度在108微克/立方米(赤峰)~140微克/立方米(包头),4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呼和浩特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10.7%,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5.9%,细颗粒物下降17.9%,二氧化氮上升10.0%,一氧化碳日均值超标率下降7.7%,臭氧日最大八小时滑动平均值超标率上升1.1%;其他3个盟市2013年未开展新标准监测,无比较。
同年,执行旧标准的12个城市单项污染物监测结果是: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2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持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2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氮上升12.5%;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乌海市不达标,其他11个城市均达标。与2013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上升13.6%。
2015年,自治区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开始实施新标准监测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分别超二级标准限值0.3倍和0.2倍。平均超标天数中细颗粒物超标占47.2%,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占33.3%;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和乌海市日均值超标,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
二氧化氮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可吸入颗粒物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88微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标率在2.0%(呼伦贝尔市)~31.1%(乌海市)。
细颗粒物 12个盟市所在城市年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包头市、阿拉善盟和呼和浩特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其他盟市日均值达标。
一氧化碳 包头市、巴彦浩特和呼和浩特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0.3%和1.6%,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臭氧 呼伦贝尔市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全部达标,其他城市超标率在0.3%(锡林郭勒盟)~9.3%(鄂尔多斯市)。
2016年,12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超过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0.1倍。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9%,赤峰市及乌海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0.5%和4.4%。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持平,其中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0.3%、3.8%和4.1%。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12.5%,日均值均有超标,超标率在0.8%(呼伦贝尔市)~18.9%(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6%(锡林浩特)~15.0%(包头市)。
一氧化碳 平均浓度为1.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1%,各盟市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均达标。其中,包头市日均值超标,超标率为0.5%。
臭氧 年平均浓度为1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均达标。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日均值全部达标,其他盟市均有超标。
2017年,12盟市所在地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超过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值0.1倍。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为: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其中,乌海市日均值超标率为1.9%,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0%。其中,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1.9%和1.9%,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8%(乌兰浩特、呼伦贝尔市)~18.9%(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8.6%。各盟市日均值均超标,超标率在0.8%(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15.3%(呼和浩特市)。
一氧化碳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6毫克/立方米,与2014年持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9(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2.8(呼和浩特市)毫克/立方米。其中,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为0.8%,其他盟市日均值均不超标。
臭氧 各盟市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43微克/立方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10(呼伦贝尔市)~167(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微克/立方米。各盟市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14.0%(乌兰察布市)。
2018年,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检测结果: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19.0%,年平均浓度达标。其中乌海市日均值超标率0.3%,其他盟市日均值均达标。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11.5%,年平均浓度达标。其中,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超标率分别1.4%和0.3%,其他盟市日均值均达标。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80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上升8.1%,年平均浓度不达标。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5%(呼伦贝尔市)~20.3%(乌海市)。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1%。年平均浓度达标。乌兰浩特日均值全部达标,其他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0.4%(呼和浩特市)。
一氧化碳 各盟市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6(呼伦贝尔市)~2.3(包头市)毫克/立方米,各盟市日均值全部达标。
臭氧 各盟市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12(呼伦贝尔市)~165(乌海市)微克/立方米,且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2.3%(乌海市)。
2019年,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中各单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二氧化硫 年平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11.8%。各盟市浓度范围在3(呼伦贝尔市)~32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年平均浓度达标。各盟市日均值全部达标。
二氧化氮 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阿拉善盟)~39微克/立方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其中,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均值有超标情况,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3%和1.1%,其他盟市日均值无超标情况。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3.75%。各盟市浓度范围在33(呼伦贝尔市)~92微克/立方米(乌海市)。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8%(乌兰察布市)~9.6%(包头市,乌海市)。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各盟市浓度范围在28(呼伦贝尔市)~81(乌海市)微克/立方米。
细颗粒物 年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12.90%。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锡林郭勒盟)~40微克/立方米(包头市)。各盟市日均值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3%(呼伦贝尔市)~10.7%(呼和浩特市),剔除沙尘天气影响,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2毫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7.69%。各盟市浓度范围在0.40(锡林郭勒盟)~2.60(包头市)毫克/立方米。日均值均无超标情况。
臭氧 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3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16%,各盟市浓度范围在108(呼伦贝尔市)~155微克/立方米(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均达标,其他盟市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在0.5%(锡林郭勒盟)~7.7%(乌海市)。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