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子亦称稻稗子、稗草或胜子。稗子去壳叫稗子米或胜子米。稗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品质良好,饲草及种子产量均高,营养价值也较高。用稗草养草鱼,生长速度快,肉味非常鲜美。谷粒可作家畜和家禽的精饲料,亦可酿酒及食用。
自治区历史上主要是种在河流两岸低洼平地和坨间甸子夏季易积水的低洼易涝地区,有些旗县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一种主要杂粮。民国初期栽培面积很大。
1914年,东部20个旗县统计,稗子产量达到163400石,占20个旗县粮食总产量5670400石的2.9%。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分别占稗子总产量的39.8%和32.7%;占本旗粮食总产量的24.3%和20.98%。1941年《满洲农产统计》统计的东部稗子播种面积为19260公顷,产量为11833吨。这个时期稗子主要分布在敖汉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其他旗县几乎都有栽培。
稗子亦称稻稗子、稗草或胜子。稗子去壳叫稗子米或胜子米。稗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品质良好,饲草及种子产量均高,营养价值也较高。用稗草养草鱼,生长速度快,肉味非常鲜美。谷粒可作家畜和家禽的精饲料,亦可酿酒及食用。
自治区历史上主要是种在河流两岸低洼平地和坨间甸子夏季易积水的低洼易涝地区,有些旗县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一种主要杂粮。民国初期栽培面积很大。
1914年,东部20个旗县统计,稗子产量达到163400石,占20个旗县粮食总产量5670400石的2.9%。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分别占稗子总产量的39.8%和32.7%;占本旗粮食总产量的24.3%和20.98%。1941年《满洲农产统计》统计的东部稗子播种面积为19260公顷,产量为11833吨。这个时期稗子主要分布在敖汉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其他旗县几乎都有栽培。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