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2021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
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在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湿地保护条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2月2日,全区湿地总面积9015.9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8%。
自治区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范围内分布有脊椎动物288种,其中鸟类14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6种、兽类32种、鱼类100种,湿地高等植物467种,隶属92科216属,建立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3处、国家湿地公园53处、自治区湿地公园5处,发布自治区第一批重要湿地16处。内蒙古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率达31.89%。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2021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
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在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湿地保护条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2月2日,全区湿地总面积9015.9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8%。
自治区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范围内分布有脊椎动物288种,其中鸟类14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6种、兽类32种、鱼类100种,湿地高等植物467种,隶属92科216属,建立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3处、国家湿地公园53处、自治区湿地公园5处,发布自治区第一批重要湿地16处。内蒙古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率达31.89%。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