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泥盆系
仅见于境内东南部敖汉小区内,分二组。
下统:前坤头沟组(D1a)。以硬砂岩和黑色板岩为主,上部夹多层结晶灰岩组成。厚度大于1406米,与下伏志留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上统:朝吐沟组(D2-3c)。由片理化的酸性凝灰岩、角砾凝灰岩、酸性熔岩、片理化的中酸性熔岩、夹绢英片岩、硅质板岩、结晶灰岩组成。厚度大于2215米。
七、石炭系
是地槽区主要地层之一,多出露于敖汉小区的黄家沟—白家店—敖吉—下石碑一线和阿荣旗白音布统、天山,巴林左旗四方城一带。
(一)南部区
下统:白家店组(C1b)。由硅质条带状灰岩、泥质结核灰岩夹钙质砂岩、板岩、泥灰岩;或由板岩夹砂岩、灰岩组成。下部有炭质板岩夹层,厚度大于843米,不整合于泥盆系中上统之上。
中统:家道沟组(C2j)。为一套海相沉积,由黑色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砂岩夹灰岩或以灰岩为主夹砂板岩组成。厚度279~1200米,与白家店组整合接触;黄家沟组(C2h)。以浅色石英砂岩为主夹板岩、炭质板岩、砾岩、安山岩、酸性凝灰岩等组成。厚度150米,与白家店组整合接触。
上统:酒局子组(C3j)。灰绿色砂岩、黑色板岩和煤层组成。代表一套陆相地层。厚度大于664米,与家道沟组整合接触。
(二)北部区
中统:本巴图组(C2b)。为地槽区浅海相沉积,主要分布于巴林左旗四方城一带。由厚层灰岩夹砂质板岩、钙质砂岩组成,上部灰岩中有的夹中酸性熔岩。厚度大于450米。
上统:阿木山组(C3a)。为一套海相沉积。下部以黑色板岩、砂岩夹灰岩,上部由灰岩组成。厚度777米,与本巴图组未直接接触。
八、二迭系
下统:青凤山组(P1a)。南部区以陆相沉积为特征,由长石石英砂岩、硬砂岩、局部夹少量火山岩组成。厚度近2000米,与石炭系上统不整合接触。北部区为一套海相沉积的砂岩、板岩、变质中性火山岩组合。厚度大于2859米,未与下伏石炭系地层接触;大石寨组(P1d)。南部区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火山—沉积岩地区。岩性组合为一套绿色、灰紫色安山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砂岩、板岩、层凝灰岩。厚度大于748米,与下伏青凤山组整合接触。北部区为一套海相火山喷发的细碧一角斑岩建造。岩石组合为安山岩、细碧岩、角斑岩夹砂板岩等。厚度740~2146米,整合于青凤山组之上;黄岗梁组(p1h)。南部区为一套浅海相向滨海相过渡型或滨海相沉积。岩性组合为砂岩、砂砾岩、钙质砂岩、板岩、条带状灰岩、结晶灰岩等。厚度大于1100米,整合于大石寨组之上。北部区为一套海相沉积。岩石组合为结晶灰岩、大理岩、砂岩、板岩互层夹凝灰质板岩。厚度1317~2509米。
上统:南部区铁营子组(P2t)。以紫色杂砂岩、砾岩及酸性凝灰岩,上部有的夹煤系地层。厚度1767米,与下伏二迭统地层不整合接触;染房地组(P2r)。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火山沉积岩组成。厚度480~2140米,整合于铁营子组之上。北部区林西组(P2L)。为淡水湖泊相沉积,由黑色板岩、黄绿色砂岩、夹硬砂岩、泥凝砂岩组成。厚度2121米,与下统黄岗梁组整合接触;陶海营子组(P2th)。由灰色砂岩、凝灰砂岩、粉砂质板岩、泥灰岩组成。厚度大于3856米,与下伏林西组整合接触。
九、侏罗系
下统:南部区北票组(J1b)。由一套黑色—灰黑色砂岩、页岩、砾岩夹煤层和炭质页岩组成。出露面积局限,可见厚度122米,不整合于长城系之上;北部区塔他营子组(J1t)。由灰色—灰黑色板岩、页岩、砂岩、砂砾岩及煤层组成。厚度718米,与上二迭统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中统:南部区兰旗组(J2L)。由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安山角砾岩、安山集块岩组成。可见厚度大于536米;北部区新民组(J2x)。由凝灰质砂砾岩、夹中酸性凝灰岩、底部以砾岩夹黑色板岩、砂岩,有的夹煤层。中部为黑色页岩、砂岩、泥灰岩,含可采煤层。上部有中酸性喷发岩。厚度大于1800米,与下伏陶海营子组邻接,以其产状推测为不整合接触。
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由酸性熔岩、凝灰岩、角砾岩组成。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生界地层之上,厚度209~1622米;玛尼吐组(J3mn)。以灰绿—灰紫色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角砾安山岩及其凝灰岩夹酸性熔岩,底部有凝灰砂砾岩组成。平行不整合于满克头鄂博组之上,厚度267~1763米;白音高老组(J3b)。由流纹岩—凝灰岩—英安岩—英安质碎屑岩互层,下部有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凝灰砂岩、页岩夹酸性凝灰岩组成。平行不整合于玛尼吐组之上,厚度395~1032米。
十、白垩系
下统:义县组(k1y),主要分布于赤峰郊区大庙、敖汉旗、宁城县甸子乡一带,被九佛堂组不整合覆盖。由一套安山岩、玄武岩、安山质—玄武质火山熔岩、火山集块岩夹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凝灰岩组成。含有热河动物群化石;九佛堂组(k1j),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和平庄两个山间盆地,为一套湖相沉积碎屑岩,有紫红色、灰绿色砾岩、砂岩、泥岩,中上部为灰色、灰黑色、灰绿色砂岩、泥岩、局部夹薄煤层,厚度530米,平行不整合于义县组之上;阜新组(k1f)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和平庄两个盆地,为一套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见有20余个自然煤层。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厚度不详;孙家湾组(k1s)分布于平庄、元宝山盆地。为山麓相及河流相粗碎屑堆积,由紫红、黄褐色砾岩、砂岩为主,夹泥岩和褐煤层,厚度大于600米。
上统:黑依哈达组(k2h),见于林西小区中、北、东部和赤峰小区西部。为一套酸性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流纹岩组成。角度不整合于上侏罗统地层之上,最大厚度大于1065米;梅勒图组(k2m),见于林西小区的东北部沙布楞山、罕山林场一带。由辉石安山岩、安山岩、玄武岩夹中性凝灰岩组成。不整合于黑依哈达组之上,厚度大于212米。
十一、第三系
下统:老梁底组(N11),出露于赤峰市郊区王府乡老梁底一带和平庄煤矿区。由黄色、灰色砂岩夹砾岩、泥岩、砂质页岩组成,含炭质。岩石质地疏松、层理发育,含化石,厚度不超过100米。
上统:赤峰玄武岩(βN2),分布于老哈河西北侧,西拉木伦河南侧,集中于赤峰郊区西部和克什克腾旗南部地区,构成赤峰西部玄武岩台地。主要由辉石橄榄玄武岩及橄榄玄武岩组成,夹有疏松半胶结的砂砾岩或粘土质页岩,局部夹煤层,最大厚度435米。
十二、第四系
分布于全市丘陵、山麓、山间沟谷、河床及河床阶地、冲洪积平原、湖沼等地。主要由红土层、赤峰黄土、冰水堆积物、湖积层、坡洪积层、冲洪积层、湖沼相堆积、风成沙堆积等组成。上更新统有达里诺尔玄武岩喷发,主要分布于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地区。
六、泥盆系
仅见于境内东南部敖汉小区内,分二组。
下统:前坤头沟组(D1a)。以硬砂岩和黑色板岩为主,上部夹多层结晶灰岩组成。厚度大于1406米,与下伏志留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上统:朝吐沟组(D2-3c)。由片理化的酸性凝灰岩、角砾凝灰岩、酸性熔岩、片理化的中酸性熔岩、夹绢英片岩、硅质板岩、结晶灰岩组成。厚度大于2215米。
七、石炭系
是地槽区主要地层之一,多出露于敖汉小区的黄家沟—白家店—敖吉—下石碑一线和阿荣旗白音布统、天山,巴林左旗四方城一带。
(一)南部区
下统:白家店组(C1b)。由硅质条带状灰岩、泥质结核灰岩夹钙质砂岩、板岩、泥灰岩;或由板岩夹砂岩、灰岩组成。下部有炭质板岩夹层,厚度大于843米,不整合于泥盆系中上统之上。
中统:家道沟组(C2j)。为一套海相沉积,由黑色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砂岩夹灰岩或以灰岩为主夹砂板岩组成。厚度279~1200米,与白家店组整合接触;黄家沟组(C2h)。以浅色石英砂岩为主夹板岩、炭质板岩、砾岩、安山岩、酸性凝灰岩等组成。厚度150米,与白家店组整合接触。
上统:酒局子组(C3j)。灰绿色砂岩、黑色板岩和煤层组成。代表一套陆相地层。厚度大于664米,与家道沟组整合接触。
(二)北部区
中统:本巴图组(C2b)。为地槽区浅海相沉积,主要分布于巴林左旗四方城一带。由厚层灰岩夹砂质板岩、钙质砂岩组成,上部灰岩中有的夹中酸性熔岩。厚度大于450米。
上统:阿木山组(C3a)。为一套海相沉积。下部以黑色板岩、砂岩夹灰岩,上部由灰岩组成。厚度777米,与本巴图组未直接接触。
八、二迭系
下统:青凤山组(P1a)。南部区以陆相沉积为特征,由长石石英砂岩、硬砂岩、局部夹少量火山岩组成。厚度近2000米,与石炭系上统不整合接触。北部区为一套海相沉积的砂岩、板岩、变质中性火山岩组合。厚度大于2859米,未与下伏石炭系地层接触;大石寨组(P1d)。南部区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火山—沉积岩地区。岩性组合为一套绿色、灰紫色安山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砂岩、板岩、层凝灰岩。厚度大于748米,与下伏青凤山组整合接触。北部区为一套海相火山喷发的细碧一角斑岩建造。岩石组合为安山岩、细碧岩、角斑岩夹砂板岩等。厚度740~2146米,整合于青凤山组之上;黄岗梁组(p1h)。南部区为一套浅海相向滨海相过渡型或滨海相沉积。岩性组合为砂岩、砂砾岩、钙质砂岩、板岩、条带状灰岩、结晶灰岩等。厚度大于1100米,整合于大石寨组之上。北部区为一套海相沉积。岩石组合为结晶灰岩、大理岩、砂岩、板岩互层夹凝灰质板岩。厚度1317~2509米。
上统:南部区铁营子组(P2t)。以紫色杂砂岩、砾岩及酸性凝灰岩,上部有的夹煤系地层。厚度1767米,与下伏二迭统地层不整合接触;染房地组(P2r)。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火山沉积岩组成。厚度480~2140米,整合于铁营子组之上。北部区林西组(P2L)。为淡水湖泊相沉积,由黑色板岩、黄绿色砂岩、夹硬砂岩、泥凝砂岩组成。厚度2121米,与下统黄岗梁组整合接触;陶海营子组(P2th)。由灰色砂岩、凝灰砂岩、粉砂质板岩、泥灰岩组成。厚度大于3856米,与下伏林西组整合接触。
九、侏罗系
下统:南部区北票组(J1b)。由一套黑色—灰黑色砂岩、页岩、砾岩夹煤层和炭质页岩组成。出露面积局限,可见厚度122米,不整合于长城系之上;北部区塔他营子组(J1t)。由灰色—灰黑色板岩、页岩、砂岩、砂砾岩及煤层组成。厚度718米,与上二迭统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中统:南部区兰旗组(J2L)。由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安山角砾岩、安山集块岩组成。可见厚度大于536米;北部区新民组(J2x)。由凝灰质砂砾岩、夹中酸性凝灰岩、底部以砾岩夹黑色板岩、砂岩,有的夹煤层。中部为黑色页岩、砂岩、泥灰岩,含可采煤层。上部有中酸性喷发岩。厚度大于1800米,与下伏陶海营子组邻接,以其产状推测为不整合接触。
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由酸性熔岩、凝灰岩、角砾岩组成。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生界地层之上,厚度209~1622米;玛尼吐组(J3mn)。以灰绿—灰紫色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角砾安山岩及其凝灰岩夹酸性熔岩,底部有凝灰砂砾岩组成。平行不整合于满克头鄂博组之上,厚度267~1763米;白音高老组(J3b)。由流纹岩—凝灰岩—英安岩—英安质碎屑岩互层,下部有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凝灰砂岩、页岩夹酸性凝灰岩组成。平行不整合于玛尼吐组之上,厚度395~1032米。
十、白垩系
下统:义县组(k1y),主要分布于赤峰郊区大庙、敖汉旗、宁城县甸子乡一带,被九佛堂组不整合覆盖。由一套安山岩、玄武岩、安山质—玄武质火山熔岩、火山集块岩夹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凝灰岩组成。含有热河动物群化石;九佛堂组(k1j),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和平庄两个山间盆地,为一套湖相沉积碎屑岩,有紫红色、灰绿色砾岩、砂岩、泥岩,中上部为灰色、灰黑色、灰绿色砂岩、泥岩、局部夹薄煤层,厚度530米,平行不整合于义县组之上;阜新组(k1f)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和平庄两个盆地,为一套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见有20余个自然煤层。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厚度不详;孙家湾组(k1s)分布于平庄、元宝山盆地。为山麓相及河流相粗碎屑堆积,由紫红、黄褐色砾岩、砂岩为主,夹泥岩和褐煤层,厚度大于600米。
上统:黑依哈达组(k2h),见于林西小区中、北、东部和赤峰小区西部。为一套酸性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流纹岩组成。角度不整合于上侏罗统地层之上,最大厚度大于1065米;梅勒图组(k2m),见于林西小区的东北部沙布楞山、罕山林场一带。由辉石安山岩、安山岩、玄武岩夹中性凝灰岩组成。不整合于黑依哈达组之上,厚度大于212米。
十一、第三系
下统:老梁底组(N11),出露于赤峰市郊区王府乡老梁底一带和平庄煤矿区。由黄色、灰色砂岩夹砾岩、泥岩、砂质页岩组成,含炭质。岩石质地疏松、层理发育,含化石,厚度不超过100米。
上统:赤峰玄武岩(βN2),分布于老哈河西北侧,西拉木伦河南侧,集中于赤峰郊区西部和克什克腾旗南部地区,构成赤峰西部玄武岩台地。主要由辉石橄榄玄武岩及橄榄玄武岩组成,夹有疏松半胶结的砂砾岩或粘土质页岩,局部夹煤层,最大厚度435米。
十二、第四系
分布于全市丘陵、山麓、山间沟谷、河床及河床阶地、冲洪积平原、湖沼等地。主要由红土层、赤峰黄土、冰水堆积物、湖积层、坡洪积层、冲洪积层、湖沼相堆积、风成沙堆积等组成。上更新统有达里诺尔玄武岩喷发,主要分布于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地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