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的变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51—1987)的气温经历一个由下降到上升,又下降又上升的波动变化过程,总的趋势是在波动中趋于变暖。最冷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呼和浩特的平均气温只有4.6℃,为最低值;以后波动上升,1959—1963年,东部出现较暖期,西部地区比东部滞后两年,以后开始下降,60年代后期出现较冷期;70年代初开始上升,从1972年平均气温转为正距平后,一直波动着变暖。1972—1987年的16年中,呼和浩特只有3年略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余13年均高于多年平均值,其中,1975、1982、1987三年竟高出1℃以上。
年平均气温5年滑动位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冷期出现在l953—1957年,1959—1963年出现暖期,1964—1971年为冷期,1972—1987年为较长的暖期。
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示意表
表1-6-1
年代 |
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300年 |
公元前1299年—公元前850年 |
公元前849年—公元初 |
公元初—公元580年 |
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
公元961年—公元1279年 |
公元1280年—公元1573年 |
公元1574年—公元1900年 |
冷暖期 |
第一个温暖期(仰韶文化时代,安阳殷墟 时代) |
第一个寒冷期(周代初期) |
第二个 温暖期(秦 汉时代) |
第三个寒冷期(东汉、三国、 六朝时代) |
第三个温暖期(隋、唐时代) |
第三个寒冷期(宋朝) |
第四个温暖期(元朝、明朝) |
第四个寒冷期(明朝、清朝) |
二、降水的变化
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象记录年代较长的一些站点的年降水量与5年滑动平均图上可以看出,全区各地降水量波动变化的情况,20世纪50年代是丰水阶段,1959年,不少气象站点出现年降水量历史最多极值。1959年,呼和浩特的年降水量达929.2毫米;20世纪60年代是枯水阶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后期又出现短时的降水量偏多阶段,持续时间短,且峰值小于50年代峰值;70年代末至80年代情况更为复杂,北纬45°以南地区年降水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45°以北地区则有增加的趋势;大兴安岭两侧年降水量的波动变化不尽相同,岭西地区降水较少,波动较平稳,岭东降水较多地区,80年代有明显波动增加趋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气候变迁,呈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在较长时段里气候有较大的变化,在较短的时段里有较小的振动,但近年来,有明显变暖的趋势。降水,在中纬度地区有减少趋势,较高纬度地区有增加趋势。
一、温度的变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51—1987)的气温经历一个由下降到上升,又下降又上升的波动变化过程,总的趋势是在波动中趋于变暖。最冷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呼和浩特的平均气温只有4.6℃,为最低值;以后波动上升,1959—1963年,东部出现较暖期,西部地区比东部滞后两年,以后开始下降,60年代后期出现较冷期;70年代初开始上升,从1972年平均气温转为正距平后,一直波动着变暖。1972—1987年的16年中,呼和浩特只有3年略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余13年均高于多年平均值,其中,1975、1982、1987三年竟高出1℃以上。
年平均气温5年滑动位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冷期出现在l953—1957年,1959—1963年出现暖期,1964—1971年为冷期,1972—1987年为较长的暖期。
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示意表
表1-6-1
年代 |
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300年 |
公元前1299年—公元前850年 |
公元前849年—公元初 |
公元初—公元580年 |
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
公元961年—公元1279年 |
公元1280年—公元1573年 |
公元1574年—公元1900年 |
冷暖期 |
第一个温暖期(仰韶文化时代,安阳殷墟 时代) |
第一个寒冷期(周代初期) |
第二个 温暖期(秦 汉时代) |
第三个寒冷期(东汉、三国、 六朝时代) |
第三个温暖期(隋、唐时代) |
第三个寒冷期(宋朝) |
第四个温暖期(元朝、明朝) |
第四个寒冷期(明朝、清朝) |
二、降水的变化
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象记录年代较长的一些站点的年降水量与5年滑动平均图上可以看出,全区各地降水量波动变化的情况,20世纪50年代是丰水阶段,1959年,不少气象站点出现年降水量历史最多极值。1959年,呼和浩特的年降水量达929.2毫米;20世纪60年代是枯水阶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后期又出现短时的降水量偏多阶段,持续时间短,且峰值小于50年代峰值;70年代末至80年代情况更为复杂,北纬45°以南地区年降水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45°以北地区则有增加的趋势;大兴安岭两侧年降水量的波动变化不尽相同,岭西地区降水较少,波动较平稳,岭东降水较多地区,80年代有明显波动增加趋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气候变迁,呈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在较长时段里气候有较大的变化,在较短的时段里有较小的振动,但近年来,有明显变暖的趋势。降水,在中纬度地区有减少趋势,较高纬度地区有增加趋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