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所处位置偏北,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显着。其特征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干冷。全年寒暑变化剧烈,日照丰富,积温充足,干湿季节明显。雨量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温度分布北低南高,东低西高,气温的分布与降水分布特点相反。
春季
春季(3—5月)主要气候特征是升温快,日差较大,多风少雨,气候干旱。春季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较快,平均气温大部分在7~9℃,山区较低,则不足3.5℃。随着夏季风的北上,降水量较冬季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地区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2~16%,季平均降水量为50~66毫米,山区略多于平原。春季由于气温较快地增高和水分增加过慢,相对湿度是全年最小的季节。一般在40~50%之间,最小相对湿度普遍只有0~4%。春季蒸发量为600~680毫米,是春季降水量的12~13倍。自然降水抵偿不了水分消耗,兼之春季随着频繁的冷空气南下,常有6~7级大风天气,有时瞬间风力可达10~11级,平均风速大部分地区在3~4米/秒之间,南部地区较小,托克托县2.4米/秒,山区较大的4米/秒以上。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快,使土壤上层易变干,形成春旱,故民间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春季也是寒潮、冷雨、春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季节。春霜冻(气象上称为终霜冻)大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春霜冻结束时间,山区晚于平原。
夏季
夏季(6—8月),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温度增高,多云雨天气,气候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季平均气温16.1~21.6℃,月平均气温为17.2~22.9℃,极端最高气温31.5~39.3℃。夏季降水量是全年各季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季平均降水量225.8~300.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1~67%。因此,水热同期是呼和浩特市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同时,夏季还多雷阵雨和易出现局部暴雨,形成山洪水灾。
秋季
秋季(9~10月),时间短促,阴雨天减少,9月上旬或稍后常常是一场秋雨和一阵风过后,天气变冷,气温下降。气温日较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足以说明一日间冷热不均,气温多变的特征。秋季月平均气温为5.7~11.3℃,季平均降水量为74.0~8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00~22%。由于冷空气的活动,常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即秋霜冻(气象上称之为初霜冻)。山区秋霜出现在9月上旬,平原地区一般较山区晚些,大部分地区出现在9月中旬末到下旬初。山区、平原秋霜冻出现的早晚,相差30天左右,过早的出现易形成秋霜冻灾害天气。同时,秋季又具有风速小、云量少,能见度好,呈现出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特征。
冬季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漫长而干冷,是呼和浩特市一年中最长的季节。在干冷气团的控制下,多西北风或北风,也是降水最少、温度最低的季节。季平均温度为-8.6~-13.2℃,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为-39.3℃。冬季降水量(主要是指降雪量)很少。季降水量大都在20毫米以下,不足年降水量的5%。
呼和浩特市所处位置偏北,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显着。其特征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干冷。全年寒暑变化剧烈,日照丰富,积温充足,干湿季节明显。雨量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温度分布北低南高,东低西高,气温的分布与降水分布特点相反。
春季
春季(3—5月)主要气候特征是升温快,日差较大,多风少雨,气候干旱。春季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较快,平均气温大部分在7~9℃,山区较低,则不足3.5℃。随着夏季风的北上,降水量较冬季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地区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2~16%,季平均降水量为50~66毫米,山区略多于平原。春季由于气温较快地增高和水分增加过慢,相对湿度是全年最小的季节。一般在40~50%之间,最小相对湿度普遍只有0~4%。春季蒸发量为600~680毫米,是春季降水量的12~13倍。自然降水抵偿不了水分消耗,兼之春季随着频繁的冷空气南下,常有6~7级大风天气,有时瞬间风力可达10~11级,平均风速大部分地区在3~4米/秒之间,南部地区较小,托克托县2.4米/秒,山区较大的4米/秒以上。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快,使土壤上层易变干,形成春旱,故民间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春季也是寒潮、冷雨、春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季节。春霜冻(气象上称为终霜冻)大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春霜冻结束时间,山区晚于平原。
夏季
夏季(6—8月),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温度增高,多云雨天气,气候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季平均气温16.1~21.6℃,月平均气温为17.2~22.9℃,极端最高气温31.5~39.3℃。夏季降水量是全年各季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季平均降水量225.8~300.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1~67%。因此,水热同期是呼和浩特市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同时,夏季还多雷阵雨和易出现局部暴雨,形成山洪水灾。
秋季
秋季(9~10月),时间短促,阴雨天减少,9月上旬或稍后常常是一场秋雨和一阵风过后,天气变冷,气温下降。气温日较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足以说明一日间冷热不均,气温多变的特征。秋季月平均气温为5.7~11.3℃,季平均降水量为74.0~8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00~22%。由于冷空气的活动,常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即秋霜冻(气象上称之为初霜冻)。山区秋霜出现在9月上旬,平原地区一般较山区晚些,大部分地区出现在9月中旬末到下旬初。山区、平原秋霜冻出现的早晚,相差30天左右,过早的出现易形成秋霜冻灾害天气。同时,秋季又具有风速小、云量少,能见度好,呈现出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特征。
冬季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漫长而干冷,是呼和浩特市一年中最长的季节。在干冷气团的控制下,多西北风或北风,也是降水最少、温度最低的季节。季平均温度为-8.6~-13.2℃,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为-39.3℃。冬季降水量(主要是指降雪量)很少。季降水量大都在20毫米以下,不足年降水量的5%。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