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00′,北纬40°20′~41°20′。全市总面积9991平方公里。在地质上处于不同性质的两大构造单元之间,地质环境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强烈,沉积类型多样,地层出露齐全,岩体分布广泛,变质作用显着,矿产资源丰富。
一、地层及岩性
包头市境内出露的地层较齐全,华北地区出露的大部分地层市境内均有出露。共包括12个系(群)的地层。
(一)上太古界乌拉山群
为包头市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分布面积广泛,主要出露于市境西部的乌拉山东端、大青山中西部,呈现北东东向展布,东西长240余公里,南北宽约10~20公里,总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据其岩性特征,分为5个岩性组,如表3-1-1所示:
包头地区地层表
表3-1-1
(1)斜长片夹蛇石化大理岩组:该组出露厚度为6700米,呈灰黑色,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蛇纹石化大理岩及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岩中赋存有小型铁矿床和铁矿点。
(2)大理岩组:层厚约2615米,呈灰绿色,为含石棉蛇纹石化大理岩。
(3)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组:呈暗灰色,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透镜体,层厚为11335米,层中赋存有较多的铁矿点。
(4)二长片麻岩、变粒岩组:为灰黄色二长片麻岩、灰绿色变粒岩夹斜长片麻岩,厚度为4150米。
(5)结晶大理岩组:为灰白色结晶大理岩,层厚在800米以上。
(二)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
主要出露于固阳县境内,见于银号、梅令山、召地等处,其他地带只零星可见,如白云鄂博东南50公里处,渣尔泰山东北25公里处等。据该群地层岩性特性可分为2个组:
(1)红山沟组:地层厚度为7280米,其下部为片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及大理岩透镜体;中部以混合质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绿泥片岩、含铁石英岩或磁铁矿;上部以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或铁矿层。
(2)哈拉沁组:下部为中厚层至厚层大理岩、石墨千枚岩;中部为绢云母石英片岩、条带状石英岩夹含铁石英岩透镜体;上部为厚层至中厚层大理岩。
(三)下元古界二道凹群
该群地层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及其北部地区,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
(1)下部绿色片岩组:出露于大青山区,主要由绿泥片岩、绢云母片岩和角闪斜长岩等组成,夹有含铁石英岩和片麻岩等,出露厚度在800米以上。
(2)中部大理岩夹片岩组:主要由致密块壮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和透闪石化大理岩组成,夹有少量片岩,厚度为510米。
(3)上部片岩夹大理岩组: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绿帘角闪片岩、二云石英钠长片岩等,夹有多层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层厚为578米。
(四)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矿区,其向西可延伸至达茂旗的熊包子等地,向东可延伸至南部的固阳县,东西长约600公里,总厚度约7200米。共划分为6个岩性组:
(1)都拉哈拉组:下部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石英岩,属海、河交互相沉积。
(2)尖山组:下部为炭质铁锰板岩夹粉砂岩;中部为炭质、粉砂质板岩与石英岩、石英砂岩互层;上部为粉砂质、硅质板岩及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砂岩互层,顶部出现泥、硅质灰岩。该岩性组全部为滨海相沉积层。
(3)哈拉霍疙特组: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夹灰岩及板岩;中部为灰岩与石英砂岩互层;上部为灰岩夹石英砂岩。
(4)比鲁特组:为泥质页岩碎屑岩建造,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有一条滑塌堆积所形成的砾岩、角砾岩及伴生的浊积岩沉积层,自下而上形成一个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
(5)白音宝拉格组:下部为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中部以粉岩为主,有时含砾夹砂质板岩。
(6)呼吉尔图组:是一个成份较复杂的岩性组,主要为石英砂岩、板岩、砂质灰岩、灰岩及次闪绿帘石岩。
(五)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
主要分布于固阳县西斗铺、前岔沁、东公此老一带,自下而上分为4个岩性组:
(1)书记沟组:下部主要为含砾石英砂岩、含砂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夹绿帘二云片岩;中部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及绢云母石英片岩;上部为石英岩、绢云母石英片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石。
(2)增隆昌组:为碳酸盐岩建造,属滨海相沉积,下部为碎屑岩段,上部为碳酸盐岩段。固阳县拉草山白云岩矿产于该组地层中。
(3)阿古鲁沟组:为富含炭质的泥页岩碳酸盐岩建造。碳酸盐岩占全组厚度的35%。整个岩性组均为单一的水平层理。
(4)刘洪湾组:为一套浅色的碎屑岩,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中厚层,见有薄层、微薄层状的水平层理,沙波状缓流收敛状斜层理,并可见波痕。它是受河流影响的滨海相海滩沉积。
(六)中元古界什那干群
该群在包头地区出露较少,仅见于固阳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东明胜一带。位于中元古界上部,其与上下地层全为不整合接触,厚度在1000米左右。主要岩性为含硅质条带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质灰岩,仅在其下部夹有砂岩、页岩及铁锰质页岩。
(七)晚古生界上石炭统
见于包头中卜圪素一带,为山间盆地相沉积。据岩性差异,又划分为上部的拴马桩组和下部的畲太组。
(1)畲太组:在中卜圪素为灰色砂砾岩和砾岩,顶部为具交错层理的砂岩和灰黑色炭质页岩,含植物化古,层厚32米,与下伏岩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2)拴马桩组:为浅灰色砾状石英砂岩、细砾岩与灰绿色、黑绿色粉砂质页岩、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煤线、砂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厚732米,与上下地层全为整合接触。
(八)二叠系
主要发育在包头市境内的大青山地区,为紫红色、杂色碎屑岩组成的山间盆地相沉积,其厚度较大,岩相变化明显,含化石较少。如出露于脑包沟、童盛茂等地的该系地层,多由砂质页岩、砂岩、中粗粒砂岩和砾岩组成,偶夹灰岩条带和钙质结核,其下部多炭质页岩夹煤层,含植物化石。
(九)侏罗系
包头地区的侏罗系地层是稳定的内陆盆地相沉积环境下的产物,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
1.中、下侏罗统石拐群:本群包括下侏罗系五当沟组、中侏罗系召沟组和长汉沟组。
(1)五当沟组:出露于石拐矿区,主要岩性为长石砂岩、页岩夹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岩层厚769米,系含煤地层。
(2)召沟组:分布于石拐矿区,主要为砂岩、页岩、油页岩夹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层厚920米,为该区主要的含煤地层。
(3)长汉沟组:仅见于石拐矿区,层厚181~404米,具有西薄东厚的变化趋势。
石拐群与其上下地层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上侏罗统地层:系火山沉积地层,其下部为沉积地层,上部为零星分布的火山岩,据此划分为大青山组和白女羊盘组:
(1)大青山组主要见于土右旗的大青山一带,厚度为991~4757米,为1套巨厚的紫、灰绿色相间的陆相粗碎屑岩,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2)白女羊盘组:为一套陆相喷出岩,分为上、中、下3层,下部为玄武岩夹砂砾岩及凝灰岩;中部为安山岩;上部为流纹岩夹凝灰岩及泥灰岩。主要见於固阳西南金家窑子处,岩层厚度为1350~3910米。
(十)白垩系:
该系地层发育於固阳盆地内,其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生物化石丰富。下部为灰白、黄褐色砾岩、砂砾岩和砂岩,偶见暗紫色泥岩;中上部为灰、灰黑色泥岩、页岩与黄灰、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常夹泥灰岩、石膏和可采煤层,顶部可见少量红色砂岩、泥岩。岩层厚度变化大,从450~2600米不等。
(十一)第三系
市境内的第三系主要发育于白云鄂博矿区及固阳县兴顺西乡一带。主要沉积了该系上新统固阳组,其岩性为杂色碎屑岩夹泥岩及煤层,局部为玄武岩层。
(十二)第四系
市境内的第四系分布十分广泛,固阳县的中部、南部地区及土右旗的绝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另外在各处河床、河漫滩或低阶地中也随处可见。主要为白色砂砾岩层及砂层粘砂土,厚5~24米。其中,下更新统不甚发育,有时在山前或山麓地带可见有洪积层、冲洪积层。
包头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00′,北纬40°20′~41°20′。全市总面积9991平方公里。在地质上处于不同性质的两大构造单元之间,地质环境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强烈,沉积类型多样,地层出露齐全,岩体分布广泛,变质作用显着,矿产资源丰富。
一、地层及岩性
包头市境内出露的地层较齐全,华北地区出露的大部分地层市境内均有出露。共包括12个系(群)的地层。
(一)上太古界乌拉山群
为包头市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分布面积广泛,主要出露于市境西部的乌拉山东端、大青山中西部,呈现北东东向展布,东西长240余公里,南北宽约10~20公里,总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据其岩性特征,分为5个岩性组,如表3-1-1所示:
包头地区地层表
表3-1-1
(1)斜长片夹蛇石化大理岩组:该组出露厚度为6700米,呈灰黑色,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蛇纹石化大理岩及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岩中赋存有小型铁矿床和铁矿点。
(2)大理岩组:层厚约2615米,呈灰绿色,为含石棉蛇纹石化大理岩。
(3)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组:呈暗灰色,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透镜体,层厚为11335米,层中赋存有较多的铁矿点。
(4)二长片麻岩、变粒岩组:为灰黄色二长片麻岩、灰绿色变粒岩夹斜长片麻岩,厚度为4150米。
(5)结晶大理岩组:为灰白色结晶大理岩,层厚在800米以上。
(二)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
主要出露于固阳县境内,见于银号、梅令山、召地等处,其他地带只零星可见,如白云鄂博东南50公里处,渣尔泰山东北25公里处等。据该群地层岩性特性可分为2个组:
(1)红山沟组:地层厚度为7280米,其下部为片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及大理岩透镜体;中部以混合质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绿泥片岩、含铁石英岩或磁铁矿;上部以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或铁矿层。
(2)哈拉沁组:下部为中厚层至厚层大理岩、石墨千枚岩;中部为绢云母石英片岩、条带状石英岩夹含铁石英岩透镜体;上部为厚层至中厚层大理岩。
(三)下元古界二道凹群
该群地层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及其北部地区,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
(1)下部绿色片岩组:出露于大青山区,主要由绿泥片岩、绢云母片岩和角闪斜长岩等组成,夹有含铁石英岩和片麻岩等,出露厚度在800米以上。
(2)中部大理岩夹片岩组:主要由致密块壮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和透闪石化大理岩组成,夹有少量片岩,厚度为510米。
(3)上部片岩夹大理岩组: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绿帘角闪片岩、二云石英钠长片岩等,夹有多层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层厚为578米。
(四)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矿区,其向西可延伸至达茂旗的熊包子等地,向东可延伸至南部的固阳县,东西长约600公里,总厚度约7200米。共划分为6个岩性组:
(1)都拉哈拉组:下部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石英岩,属海、河交互相沉积。
(2)尖山组:下部为炭质铁锰板岩夹粉砂岩;中部为炭质、粉砂质板岩与石英岩、石英砂岩互层;上部为粉砂质、硅质板岩及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砂岩互层,顶部出现泥、硅质灰岩。该岩性组全部为滨海相沉积层。
(3)哈拉霍疙特组: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夹灰岩及板岩;中部为灰岩与石英砂岩互层;上部为灰岩夹石英砂岩。
(4)比鲁特组:为泥质页岩碎屑岩建造,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有一条滑塌堆积所形成的砾岩、角砾岩及伴生的浊积岩沉积层,自下而上形成一个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
(5)白音宝拉格组:下部为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中部以粉岩为主,有时含砾夹砂质板岩。
(6)呼吉尔图组:是一个成份较复杂的岩性组,主要为石英砂岩、板岩、砂质灰岩、灰岩及次闪绿帘石岩。
(五)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
主要分布于固阳县西斗铺、前岔沁、东公此老一带,自下而上分为4个岩性组:
(1)书记沟组:下部主要为含砾石英砂岩、含砂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夹绿帘二云片岩;中部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及绢云母石英片岩;上部为石英岩、绢云母石英片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石。
(2)增隆昌组:为碳酸盐岩建造,属滨海相沉积,下部为碎屑岩段,上部为碳酸盐岩段。固阳县拉草山白云岩矿产于该组地层中。
(3)阿古鲁沟组:为富含炭质的泥页岩碳酸盐岩建造。碳酸盐岩占全组厚度的35%。整个岩性组均为单一的水平层理。
(4)刘洪湾组:为一套浅色的碎屑岩,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中厚层,见有薄层、微薄层状的水平层理,沙波状缓流收敛状斜层理,并可见波痕。它是受河流影响的滨海相海滩沉积。
(六)中元古界什那干群
该群在包头地区出露较少,仅见于固阳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东明胜一带。位于中元古界上部,其与上下地层全为不整合接触,厚度在1000米左右。主要岩性为含硅质条带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质灰岩,仅在其下部夹有砂岩、页岩及铁锰质页岩。
(七)晚古生界上石炭统
见于包头中卜圪素一带,为山间盆地相沉积。据岩性差异,又划分为上部的拴马桩组和下部的畲太组。
(1)畲太组:在中卜圪素为灰色砂砾岩和砾岩,顶部为具交错层理的砂岩和灰黑色炭质页岩,含植物化古,层厚32米,与下伏岩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2)拴马桩组:为浅灰色砾状石英砂岩、细砾岩与灰绿色、黑绿色粉砂质页岩、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煤线、砂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厚732米,与上下地层全为整合接触。
(八)二叠系
主要发育在包头市境内的大青山地区,为紫红色、杂色碎屑岩组成的山间盆地相沉积,其厚度较大,岩相变化明显,含化石较少。如出露于脑包沟、童盛茂等地的该系地层,多由砂质页岩、砂岩、中粗粒砂岩和砾岩组成,偶夹灰岩条带和钙质结核,其下部多炭质页岩夹煤层,含植物化石。
(九)侏罗系
包头地区的侏罗系地层是稳定的内陆盆地相沉积环境下的产物,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
1.中、下侏罗统石拐群:本群包括下侏罗系五当沟组、中侏罗系召沟组和长汉沟组。
(1)五当沟组:出露于石拐矿区,主要岩性为长石砂岩、页岩夹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岩层厚769米,系含煤地层。
(2)召沟组:分布于石拐矿区,主要为砂岩、页岩、油页岩夹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层厚920米,为该区主要的含煤地层。
(3)长汉沟组:仅见于石拐矿区,层厚181~404米,具有西薄东厚的变化趋势。
石拐群与其上下地层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上侏罗统地层:系火山沉积地层,其下部为沉积地层,上部为零星分布的火山岩,据此划分为大青山组和白女羊盘组:
(1)大青山组主要见于土右旗的大青山一带,厚度为991~4757米,为1套巨厚的紫、灰绿色相间的陆相粗碎屑岩,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2)白女羊盘组:为一套陆相喷出岩,分为上、中、下3层,下部为玄武岩夹砂砾岩及凝灰岩;中部为安山岩;上部为流纹岩夹凝灰岩及泥灰岩。主要见於固阳西南金家窑子处,岩层厚度为1350~3910米。
(十)白垩系:
该系地层发育於固阳盆地内,其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生物化石丰富。下部为灰白、黄褐色砾岩、砂砾岩和砂岩,偶见暗紫色泥岩;中上部为灰、灰黑色泥岩、页岩与黄灰、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常夹泥灰岩、石膏和可采煤层,顶部可见少量红色砂岩、泥岩。岩层厚度变化大,从450~2600米不等。
(十一)第三系
市境内的第三系主要发育于白云鄂博矿区及固阳县兴顺西乡一带。主要沉积了该系上新统固阳组,其岩性为杂色碎屑岩夹泥岩及煤层,局部为玄武岩层。
(十二)第四系
市境内的第四系分布十分广泛,固阳县的中部、南部地区及土右旗的绝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另外在各处河床、河漫滩或低阶地中也随处可见。主要为白色砂砾岩层及砂层粘砂土,厚5~24米。其中,下更新统不甚发育,有时在山前或山麓地带可见有洪积层、冲洪积层。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