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公司升级改造的聚氯乙烯变压吸附装置,有效减少了能源浪费,并且消除了环境污染。张晓鹏 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拆除高耗能小锅炉、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挖掘绿色资源、加强河湖治理……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深入实施,乌兰察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乌兰察布日报开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栏目,以多种方式展现乌兰察布市各地、各领域在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探索,讲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乌兰察布故事,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激励全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天蓝、地绿、山青、水秀,这无疑是一幅令人向往的绝美写意画。
为了让乌兰察布早日入“画”,成为画之主角,并在这幅美轮美奂的写意画中尽展昂然神韵,渴望高质量发展的乌兰察布人,众手擎笔,飞扬墨彩。
渴望是努力的不竭动力。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都在内蒙古代表团着重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战略定力,更是责任担当,国家如此,乌兰察布更不例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就必须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对乌兰察布而言,推进高质量发展,首要的任务便是决胜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更是建设美丽乌兰察布的关键所在。
缘于此,2020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将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加以重视。按照年初确定的“534”工作思路,以“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综合整治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服务高质量发展、党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基础建设四大工程,有序落实收官攻坚各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新改善。
对照全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任务清单和自治区下达乌兰察布市的问题清单,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相关部门联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作战,旗县市区狠抓落实,作战,旗县市区狠抓落实,勠力同心向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全面开战。
决战蓝天保卫战。首先完成71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升级改造8家火电企业的19台机组;完成19家工业炉窑治理重点项目;积极推动VOCs重点排放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在近几年累计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610台的基础上,相关旗县市又淘汰37台。同时,在移动源污染治理工作中,着重对柴油货车污染进行集中治理。
决战碧水保卫战。持续实施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治理思路正由“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拓展,治理措施从“两节两补两恢复”向“四控、三处理”(控水、控肥、控药、控膜,畜禽粪污处理、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延伸;针对2019年丰镇堡子湾国控断面水质不达标问题,全面实施雨污分离、中水回用、生态蓄水调节三大工程;对全市饮用水源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列出规范化建设清单,交办属地政府逐条逐项进行整改;加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对1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分类治理;对全市14个入河排污口逐个摸底排查,切实做到封堵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
决战净土保卫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0年全市化肥、农药、地膜的计划使用量分别为8.5万吨、605吨和1.17万吨,较去年实际使用量分别减少0.5万吨、31.7吨和0.3万吨;加大对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力度,对13家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污染源清单,实现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的目标;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2020年8月,工业园区固废渣场涉及的3个旗县4个渣场正在持续推进治理工作;全市尾矿库污染防治整体进展达到59%;全市11个旗县市区城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污水治理,年内建设完成生活污水管网204.2公里,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个(套),涉及40个村、12317人。
2020年是2018年“回头看”整改工回头看”工作第三个年头,剩下的整改任务均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乌兰察布市持续硬骨头”对此,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每月一调度一通报、每季一核查一会商的办法,对重每季一核查一会商的办法,点整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2020年8月,2016年反馈意见涉及乌兰察布市的17项整改任务,已按照自治区要求的整改时限,于6月底基本完成。2018年“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乌兰察布市共29项问题,已完成26项,其余3项将于9月底前完成。
付出之后必有收获,这是永远的至理。
经过艰辛重拳治理,2020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新改善。截至8月,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4%;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两个国控断面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特别是卧佛山断面水质总体评价为Ⅱ类,丰镇堡子湾国控断面由2019年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退出国家水质倒数30的行列;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指数处于“良好”区间。
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公司升级改造的聚氯乙烯变压吸附装置,有效减少了能源浪费,并且消除了环境污染。张晓鹏 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拆除高耗能小锅炉、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挖掘绿色资源、加强河湖治理……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深入实施,乌兰察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乌兰察布日报开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栏目,以多种方式展现乌兰察布市各地、各领域在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探索,讲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乌兰察布故事,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激励全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天蓝、地绿、山青、水秀,这无疑是一幅令人向往的绝美写意画。
为了让乌兰察布早日入“画”,成为画之主角,并在这幅美轮美奂的写意画中尽展昂然神韵,渴望高质量发展的乌兰察布人,众手擎笔,飞扬墨彩。
渴望是努力的不竭动力。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都在内蒙古代表团着重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战略定力,更是责任担当,国家如此,乌兰察布更不例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就必须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对乌兰察布而言,推进高质量发展,首要的任务便是决胜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更是建设美丽乌兰察布的关键所在。
缘于此,2020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将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加以重视。按照年初确定的“534”工作思路,以“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综合整治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服务高质量发展、党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基础建设四大工程,有序落实收官攻坚各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新改善。
对照全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任务清单和自治区下达乌兰察布市的问题清单,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相关部门联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作战,旗县市区狠抓落实,作战,旗县市区狠抓落实,勠力同心向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全面开战。
决战蓝天保卫战。首先完成71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升级改造8家火电企业的19台机组;完成19家工业炉窑治理重点项目;积极推动VOCs重点排放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在近几年累计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610台的基础上,相关旗县市又淘汰37台。同时,在移动源污染治理工作中,着重对柴油货车污染进行集中治理。
决战碧水保卫战。持续实施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治理思路正由“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拓展,治理措施从“两节两补两恢复”向“四控、三处理”(控水、控肥、控药、控膜,畜禽粪污处理、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延伸;针对2019年丰镇堡子湾国控断面水质不达标问题,全面实施雨污分离、中水回用、生态蓄水调节三大工程;对全市饮用水源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列出规范化建设清单,交办属地政府逐条逐项进行整改;加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对1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分类治理;对全市14个入河排污口逐个摸底排查,切实做到封堵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
决战净土保卫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0年全市化肥、农药、地膜的计划使用量分别为8.5万吨、605吨和1.17万吨,较去年实际使用量分别减少0.5万吨、31.7吨和0.3万吨;加大对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力度,对13家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污染源清单,实现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的目标;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2020年8月,工业园区固废渣场涉及的3个旗县4个渣场正在持续推进治理工作;全市尾矿库污染防治整体进展达到59%;全市11个旗县市区城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污水治理,年内建设完成生活污水管网204.2公里,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个(套),涉及40个村、12317人。
2020年是2018年“回头看”整改工回头看”工作第三个年头,剩下的整改任务均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乌兰察布市持续硬骨头”对此,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每月一调度一通报、每季一核查一会商的办法,对重每季一核查一会商的办法,点整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2020年8月,2016年反馈意见涉及乌兰察布市的17项整改任务,已按照自治区要求的整改时限,于6月底基本完成。2018年“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乌兰察布市共29项问题,已完成26项,其余3项将于9月底前完成。
付出之后必有收获,这是永远的至理。
经过艰辛重拳治理,2020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新改善。截至8月,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4%;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两个国控断面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特别是卧佛山断面水质总体评价为Ⅱ类,丰镇堡子湾国控断面由2019年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退出国家水质倒数30的行列;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指数处于“良好”区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