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包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污染防治决策部署,聚力攻坚、持续发力,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打好蓝天保卫战
包头市深入实施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工业污染深度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城市精细化管理“七大工程”,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积极推动“飞地经济”发展,成功推动总投资12亿元的东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氟化铝循环经济项目按照“飞地经济”模式落户巴润工业园区。
加快推动现有传统产业整合搬迁、退城入园,制定《优化空间布局工作方案》等,严禁山南地区新建高排放高耗能项目。
加快推动现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启动吉宇钢铁、大安钢铁等5家民营钢铁企业510万吨产能整合重组、装备升级改造,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2倍削减替代要求。加快推动山南地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加快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实施总投资23.9亿元49项深度治理项目,截至7月完工17项,在建22项,10项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深度治理项目全部完工预计减排二氧化硫1.6万吨、氮氧化物0.87万吨、烟粉尘0.97万吨。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28万千瓦,占到全市总装机容量的32%。加快推进禁燃区64个村燃煤散烧综合整治,“煤改气”项目开工40个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开工6个村,占全部任务量的72%,9月底前实现全覆盖。
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投资4.8亿元的包头铝业铁路专线和输煤系统已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完成铁路专线建设,实现年运煤量500万吨目标。开展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罐车专项整治行动,打掉“黑加油站点”3个,查处非法改装移动加油车12台。严禁机动车排放标准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进城,查处高排放机动车6240辆,移动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加大优质无烟煤和民用型煤推广应用,强化非清洁燃煤禁燃禁售禁储禁运综合治理。疏堵结合加强管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3%。
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空气质量及降尘通报制度,核发企业排污许可证196家,严格环境空气质量管理。
上半年,全市优良天数达到131天,达标比例72%。
打好碧水保卫战
包头市统筹实施河道断面水质改善、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城镇生活水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程,保障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水质持续改善。
组织实施哈林格尔镇三艮才区域环境治理、四道沙河下游水生态治理、二道沙河(包兰铁路至入黄口段)生态治理及南海湿地修复保护、东华热电废水资源化利用等4项工程。
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加快实施包钢集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总排浓盐水提盐、烧结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神华煤化工外排废水脱盐达标排放改造、华电包头分公司废水资源化改造、包西机务段接入市政管网工程、希望铝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东宝生物废水综合利用等8项工程。
推动九原污水处理厂至明拓铬业、九原污水处理厂至普拉特电厂、万水泉污水处理厂至北郊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及完善万水泉污水厂服务范围内园林绿化再生水管网。
推进城镇生活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收集、雨污混接治理、再生利用管网建设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列入国家监控的4处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2019年确定的12个治理示范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复工,其中有4个项目已竣工。
深入开展“千吨万人”水源地专项整治,全市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已完成265个,完成率达94%。
截至7月,包头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4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打好净土保卫战
包头市抓住“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总投资171亿元80个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7月,已完工22个,在建34个,剩余24个近期开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72个村完成整治任务52个,在建13个。九原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示范建设,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0%以上。严格落实涉重金属行业减排措施,16家涉重企业已有15家完成减排任务,7月,包头市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稳定。
2020年以来,包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污染防治决策部署,聚力攻坚、持续发力,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打好蓝天保卫战
包头市深入实施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工业污染深度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城市精细化管理“七大工程”,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积极推动“飞地经济”发展,成功推动总投资12亿元的东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氟化铝循环经济项目按照“飞地经济”模式落户巴润工业园区。
加快推动现有传统产业整合搬迁、退城入园,制定《优化空间布局工作方案》等,严禁山南地区新建高排放高耗能项目。
加快推动现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启动吉宇钢铁、大安钢铁等5家民营钢铁企业510万吨产能整合重组、装备升级改造,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2倍削减替代要求。加快推动山南地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加快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实施总投资23.9亿元49项深度治理项目,截至7月完工17项,在建22项,10项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深度治理项目全部完工预计减排二氧化硫1.6万吨、氮氧化物0.87万吨、烟粉尘0.97万吨。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28万千瓦,占到全市总装机容量的32%。加快推进禁燃区64个村燃煤散烧综合整治,“煤改气”项目开工40个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开工6个村,占全部任务量的72%,9月底前实现全覆盖。
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投资4.8亿元的包头铝业铁路专线和输煤系统已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完成铁路专线建设,实现年运煤量500万吨目标。开展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罐车专项整治行动,打掉“黑加油站点”3个,查处非法改装移动加油车12台。严禁机动车排放标准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进城,查处高排放机动车6240辆,移动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加大优质无烟煤和民用型煤推广应用,强化非清洁燃煤禁燃禁售禁储禁运综合治理。疏堵结合加强管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3%。
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空气质量及降尘通报制度,核发企业排污许可证196家,严格环境空气质量管理。
上半年,全市优良天数达到131天,达标比例72%。
打好碧水保卫战
包头市统筹实施河道断面水质改善、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城镇生活水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程,保障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水质持续改善。
组织实施哈林格尔镇三艮才区域环境治理、四道沙河下游水生态治理、二道沙河(包兰铁路至入黄口段)生态治理及南海湿地修复保护、东华热电废水资源化利用等4项工程。
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加快实施包钢集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总排浓盐水提盐、烧结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神华煤化工外排废水脱盐达标排放改造、华电包头分公司废水资源化改造、包西机务段接入市政管网工程、希望铝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东宝生物废水综合利用等8项工程。
推动九原污水处理厂至明拓铬业、九原污水处理厂至普拉特电厂、万水泉污水处理厂至北郊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及完善万水泉污水厂服务范围内园林绿化再生水管网。
推进城镇生活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收集、雨污混接治理、再生利用管网建设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列入国家监控的4处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2019年确定的12个治理示范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复工,其中有4个项目已竣工。
深入开展“千吨万人”水源地专项整治,全市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已完成265个,完成率达94%。
截至7月,包头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4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打好净土保卫战
包头市抓住“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总投资171亿元80个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7月,已完工22个,在建34个,剩余24个近期开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72个村完成整治任务52个,在建13个。九原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示范建设,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0%以上。严格落实涉重金属行业减排措施,16家涉重企业已有15家完成减排任务,7月,包头市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稳定。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