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降水
1.降水保证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自然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也不高。80%保证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的地区有呼盟(今呼伦贝尔市,以下简称呼盟)北部、兴安盟东北部。80%保证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的地区有呼盟中部、兴安盟大部、哲盟(今通辽市,以下简称哲盟)、赤峰市、锡盟(今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东南部、乌盟(今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乌盟)南部、伊盟(今鄂尔多斯市,以下简称伊盟)东南部。80%保证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的地区有呼盟西部、锡盟中西部、乌盟中部、伊盟中部、阿盟(今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东南部。80%保证率降水量不足150毫米的地区有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今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盟)、阿盟大部。
2.干湿状况
按伊万诺夫湿润度表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年湿润度在0.03~1.0之间。呼盟北部较大,湿润度大于1.0;呼盟大部、兴安盟、哲盟西北部、赤峰市西北部、锡盟东部为0.4~1.0;哲盟东南部、赤峰市大部、锡盟大部、乌盟东南部、伊盟东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0.2~0.4;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大部、伊盟西北部、阿盟东南部、乌海市为0.1~0.2;巴盟西北部、阿盟大部为0.03~0.1;阿盟西部在0.03以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少,湿润度小,水分收支极不协调。东北部地区水分充足,热量条件差;中西部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水分不足,种植业依赖于灌溉。
四、风能
1.起动风能(≥3米/秒)日数
全区起动风能日数分布是:呼盟为180天,锡盟为240天,乌盟北部为280天,伊盟为130天,巴盟北部为260天,赤峰市、哲盟为200天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河套平原最少,为70~80天。
2.理想风能(≥8米/秒)日数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理想风能日数在50~200天之间。其分布特点是:中部多,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乌盟北部集二线两侧150~200天,苏尼特右旗的朱日和为201天,是全区理想风能日数最多的地区;锡盟、哲盟大部、兴安盟西北部、呼盟中部和西部、乌盟东南部、巴盟东北部、阿盟大部、伊盟中部为100~150天;巴盟大部、伊盟南部、阿盟东南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盟东北部为50~100天,其中,鄂伦春自治旗为33天,是全区理想风能日数最少的地区。
3.年有效风速①(3~20米/秒)时数
全区有效风速小时数的分布趋势由东向西增多。大兴安岭的中、低山区较少,为4000小时左右,是全区的4低值区中心;阴山山脉南侧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乌盟南部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也不到4000小时;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为5000~7000小时。其中,锡盟苏尼特右旗的朱日和与巴盟乌拉特后旗一带,年有效风速多达7500小时以上,是全区的高值区;赤峰市、哲盟中部地区,为6000小时左右。
4.年有效风能密度②
全区各地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的总趋势与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布趋势相似。大兴安岭林区及岭东嫩江平原,一般为50瓦/米2,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区只有25瓦/米2,是全区年有效风能密度最小的地区;大兴安岭西侧、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年有效风能密度在100瓦/米2以上,其中锡盟西部、乌盟北部、巴盟北部达200瓦/米2以上,是全区年有效风能密度最大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的年有效风能密度在50~200瓦/米2之间。
5.年有效风能贮量③
全区年有效风能贮量分布特征是: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年有效风能贮量在600千瓦·小时以上。其中,锡盟西部、乌盟北部、巴盟北部、阿盟北部都在1000千瓦·小时以上,乌拉特后旗的前达门和乌盟的满都拉一带多达1800千瓦·小时以上,是全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大兴安岭东侧和阴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一般在600千瓦·小时以下,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区、赤峰盆地、乌盟南部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年有效风能贮量不到200千瓦·小时,是全区风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①起动风速至上限风速称为有效风速,一般取3~20米/秒的风速为有效风力。
②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所具有的能量。
③年有效风能密度与年有效风速小时数的乘积为年有效风能贮量(单位为:千瓦·小时/米2·年)。
6.风压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区风压等值线沿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的形势分布,由于贺兰山呈南北走向,使风压等值线沿贺兰山西麓向南突出。东部地区风压等值线沿大兴安岭呈南北走向的形势分布。阴山以北和大兴安岭以西的高原地区,是冷空气入侵的前沿,风压值偏大,为0.4~0.7千牛顿/平方米;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南地区风压偏小为0.2~0.4千牛顿/平方米;赤峰市的红山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苏尼特右旗风压值达0.8千牛顿/平方米,是全区的风压高值区;而位于山谷的喀剌沁旗受地形影响,风压为0.18千牛顿/平方米,是全区的风压低值区。
①指垂直于气流平面上所受到的风的压强(单位为千牛顿/平方米),在建筑上称为风荷载。
三、降水
1.降水保证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自然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也不高。80%保证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的地区有呼盟(今呼伦贝尔市,以下简称呼盟)北部、兴安盟东北部。80%保证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的地区有呼盟中部、兴安盟大部、哲盟(今通辽市,以下简称哲盟)、赤峰市、锡盟(今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东南部、乌盟(今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乌盟)南部、伊盟(今鄂尔多斯市,以下简称伊盟)东南部。80%保证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的地区有呼盟西部、锡盟中西部、乌盟中部、伊盟中部、阿盟(今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东南部。80%保证率降水量不足150毫米的地区有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今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盟)、阿盟大部。
2.干湿状况
按伊万诺夫湿润度表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年湿润度在0.03~1.0之间。呼盟北部较大,湿润度大于1.0;呼盟大部、兴安盟、哲盟西北部、赤峰市西北部、锡盟东部为0.4~1.0;哲盟东南部、赤峰市大部、锡盟大部、乌盟东南部、伊盟东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0.2~0.4;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大部、伊盟西北部、阿盟东南部、乌海市为0.1~0.2;巴盟西北部、阿盟大部为0.03~0.1;阿盟西部在0.03以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少,湿润度小,水分收支极不协调。东北部地区水分充足,热量条件差;中西部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水分不足,种植业依赖于灌溉。
四、风能
1.起动风能(≥3米/秒)日数
全区起动风能日数分布是:呼盟为180天,锡盟为240天,乌盟北部为280天,伊盟为130天,巴盟北部为260天,赤峰市、哲盟为200天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河套平原最少,为70~80天。
2.理想风能(≥8米/秒)日数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理想风能日数在50~200天之间。其分布特点是:中部多,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乌盟北部集二线两侧150~200天,苏尼特右旗的朱日和为201天,是全区理想风能日数最多的地区;锡盟、哲盟大部、兴安盟西北部、呼盟中部和西部、乌盟东南部、巴盟东北部、阿盟大部、伊盟中部为100~150天;巴盟大部、伊盟南部、阿盟东南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盟东北部为50~100天,其中,鄂伦春自治旗为33天,是全区理想风能日数最少的地区。
3.年有效风速①(3~20米/秒)时数
全区有效风速小时数的分布趋势由东向西增多。大兴安岭的中、低山区较少,为4000小时左右,是全区的4低值区中心;阴山山脉南侧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乌盟南部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也不到4000小时;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为5000~7000小时。其中,锡盟苏尼特右旗的朱日和与巴盟乌拉特后旗一带,年有效风速多达7500小时以上,是全区的高值区;赤峰市、哲盟中部地区,为6000小时左右。
4.年有效风能密度②
全区各地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的总趋势与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布趋势相似。大兴安岭林区及岭东嫩江平原,一般为50瓦/米2,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区只有25瓦/米2,是全区年有效风能密度最小的地区;大兴安岭西侧、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年有效风能密度在100瓦/米2以上,其中锡盟西部、乌盟北部、巴盟北部达200瓦/米2以上,是全区年有效风能密度最大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的年有效风能密度在50~200瓦/米2之间。
5.年有效风能贮量③
全区年有效风能贮量分布特征是: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年有效风能贮量在600千瓦·小时以上。其中,锡盟西部、乌盟北部、巴盟北部、阿盟北部都在1000千瓦·小时以上,乌拉特后旗的前达门和乌盟的满都拉一带多达1800千瓦·小时以上,是全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大兴安岭东侧和阴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一般在600千瓦·小时以下,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区、赤峰盆地、乌盟南部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年有效风能贮量不到200千瓦·小时,是全区风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①起动风速至上限风速称为有效风速,一般取3~20米/秒的风速为有效风力。
②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所具有的能量。
③年有效风能密度与年有效风速小时数的乘积为年有效风能贮量(单位为:千瓦·小时/米2·年)。
6.风压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区风压等值线沿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的形势分布,由于贺兰山呈南北走向,使风压等值线沿贺兰山西麓向南突出。东部地区风压等值线沿大兴安岭呈南北走向的形势分布。阴山以北和大兴安岭以西的高原地区,是冷空气入侵的前沿,风压值偏大,为0.4~0.7千牛顿/平方米;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南地区风压偏小为0.2~0.4千牛顿/平方米;赤峰市的红山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苏尼特右旗风压值达0.8千牛顿/平方米,是全区的风压高值区;而位于山谷的喀剌沁旗受地形影响,风压为0.18千牛顿/平方米,是全区的风压低值区。
①指垂直于气流平面上所受到的风的压强(单位为千牛顿/平方米),在建筑上称为风荷载。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