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山地,大青山山地属阴山山系的一部分,东西长约118公里,南北最宽约35公里,最窄约5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2271.6米,呈东西向横贯于土默特平原之北,内蒙古高原之南,对南北气候有一定影响,造成山地南北两侧热量与水分有明显的差别,构成农牧业生产线上的一条重要界线。
大青山山地主要由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中生代陆相碎屑岩和含煤岩系及侵入其中的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组成,多呈块状剥蚀中山、低山与山间洼地。山中奇峰怪石,沟壑纵横。垂直山脉走向的沟谷比较发育,切割很深,一般相对高差达数百米。主要沟谷有万家沟、水磨沟、乌素图沟、哈拉沁沟、红山沟、古楼板沟等十几条。山体的南北形态不对称,北坡平缓。草原植被占优势,低山与丘陵洼地相间,滩坡地结合;南坡陡峭,形如屏障。在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郊区的东部边缘地带,分布着一片面积约250多平方公里的低山地,实为大青山地的一部分,只不过地处蛮汉山的西部边缘,因而海拔高度一般在1300米左右,主要由太古界集宁群地层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组成,地表黄土覆盖严重,风蚀作用强烈。主要山峰有轿顶山、西九峰山、卧龙山、耧铧山、狮子山、此老山、金銮殿山、大白山、敖包山、马鬃山、猴儿山、平顶山、脑包山、料木山、摩天岭、蟠龙山、虎头山等数10座,其中最高峰是金銮殿山。
虎头山,位于郊区小井乡塔坝南东1.5公里处,海拔高度为1823米。因山巅有一岩块崛起,形如一只猛虎,昂首蹲立,由此得名。虎头山前约1公里处山间泉水常流,冬夏不枯。在阳光照射下如一条彩虹,因此过去取名虎头瀑布,成为呼市的旧八景之一。组成虎头山的岩性为元古界马家店群的大理岩。因受构造作用和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岩石风景点。
猴儿山,沿奎素沟向里行进5公里,在沟东见有一座大致南北突兀的山峰,海拔高度为1815.3米,形似猴子,故名猴儿山。猴尾向南东拖着,猴身近南北,猴头扭向北西。略呈反“S”形,凝望着远处的虎头山、桦树林及山涧流水。猴儿山的主体由太古界乌拉山群片麻岩、大理岩组成,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穹窿构造,中间被燕山期花岗岩占据。
蟠龙山,位于郊区罗家营乡生盖营北的大青山脉中,距山口乌兰不浪约2.5公里,沿山腰蜿蜒石级而上,有一天然石洞,如龙头大口,形似蟠龙翻滚,故名蟠龙山。蟠龙山岩性由元古界二道洼群的大理岩及片岩组成,向南西缓缓倾斜,也是呼市大理石矿产的重要层位。
平顶山,位于猴儿山北西5公里,虎头山南西4公里,三者形似等腰三角形,均处于同一个穹窿构造之上,形成了呼市的地貌景观。平顶山由燕山期肉红色花岗岩组成,因受风化剥蚀作用其顶被夷为平面,故取名平顶山。平顶山东坡绝壁顶上有一造型奇特的石门洞,而东坡山角奎素沟东有一大仙庙,流水、古迹、桦树林以及奇特的地貌景观,为平顶山大增色彩。
料木山,位于哈拉沁沟北约8公里处,海拔高度为2050米,是呼市郊区境内的最高峰。山顶为一平台,实为古夷平面,其上建有内蒙古电视转播台。山顶西为悬岩绝壁,其它三面比较平缓。料木山由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岩体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2.5公里,呈岩株侵入于元古界二道洼群大理石岩及片岩中。
大白山,呼市郊区霍寨沟口之东有座雄伟的山峰,呈北西300度方向展布,海拔高度为1404米,主体由元古界二道洼群白色大理岩组成,故取名为大白山。
摩天岭,位于乌素图北西14公里的郊区与武川的交界上,海拔高度为2081米。地貌上群峰嵯峨直上,呈北西向串珠状分布,耸立于群峰之上。摩天岭风光美丽、植被茂密、牛羊成群、桦树成林,还栖息着许多野兽禽鸟。摩天岭的岩石全由元古界马家店群的大理岩组成。在摩天岭北东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叫巨金山的山峰,海拔高度为1807米。
金銮殿山,在土默特左旗毕克齐喇嘛洞北,海拔高度为2271.6米,与土默川平原的相对高差达1000多米。
金銮殿山跃居大青山群峰之首,形成一座耸入云霄的独特山巅,四周悬崖绝壁,如同一座空中堡垒,四周环状断裂发育,形成了地质构造上的“飞来峰”,造成新老岩层倒置,把老地层元古界马家店群高高举起,相对高差达500~600米。金銮殿山南脚下,是着名的银洞山背,也是喇嘛洞佛地,西南有一座奇峰异景,牛状形的巨山尾西首东,横卧在金銮殿山西南一角拔山崛起,如同旋风扶摇直上,顶天立地,名为“牛角旋风”,系呼市旧八景之一。东山脚下是大青山中纵向最长的沟谷“枪盘河”,西山脚下是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黑牛沟。
大青山山地,大青山山地属阴山山系的一部分,东西长约118公里,南北最宽约35公里,最窄约5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2271.6米,呈东西向横贯于土默特平原之北,内蒙古高原之南,对南北气候有一定影响,造成山地南北两侧热量与水分有明显的差别,构成农牧业生产线上的一条重要界线。
大青山山地主要由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中生代陆相碎屑岩和含煤岩系及侵入其中的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组成,多呈块状剥蚀中山、低山与山间洼地。山中奇峰怪石,沟壑纵横。垂直山脉走向的沟谷比较发育,切割很深,一般相对高差达数百米。主要沟谷有万家沟、水磨沟、乌素图沟、哈拉沁沟、红山沟、古楼板沟等十几条。山体的南北形态不对称,北坡平缓。草原植被占优势,低山与丘陵洼地相间,滩坡地结合;南坡陡峭,形如屏障。在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郊区的东部边缘地带,分布着一片面积约250多平方公里的低山地,实为大青山地的一部分,只不过地处蛮汉山的西部边缘,因而海拔高度一般在1300米左右,主要由太古界集宁群地层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组成,地表黄土覆盖严重,风蚀作用强烈。主要山峰有轿顶山、西九峰山、卧龙山、耧铧山、狮子山、此老山、金銮殿山、大白山、敖包山、马鬃山、猴儿山、平顶山、脑包山、料木山、摩天岭、蟠龙山、虎头山等数10座,其中最高峰是金銮殿山。
虎头山,位于郊区小井乡塔坝南东1.5公里处,海拔高度为1823米。因山巅有一岩块崛起,形如一只猛虎,昂首蹲立,由此得名。虎头山前约1公里处山间泉水常流,冬夏不枯。在阳光照射下如一条彩虹,因此过去取名虎头瀑布,成为呼市的旧八景之一。组成虎头山的岩性为元古界马家店群的大理岩。因受构造作用和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岩石风景点。
猴儿山,沿奎素沟向里行进5公里,在沟东见有一座大致南北突兀的山峰,海拔高度为1815.3米,形似猴子,故名猴儿山。猴尾向南东拖着,猴身近南北,猴头扭向北西。略呈反“S”形,凝望着远处的虎头山、桦树林及山涧流水。猴儿山的主体由太古界乌拉山群片麻岩、大理岩组成,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穹窿构造,中间被燕山期花岗岩占据。
蟠龙山,位于郊区罗家营乡生盖营北的大青山脉中,距山口乌兰不浪约2.5公里,沿山腰蜿蜒石级而上,有一天然石洞,如龙头大口,形似蟠龙翻滚,故名蟠龙山。蟠龙山岩性由元古界二道洼群的大理岩及片岩组成,向南西缓缓倾斜,也是呼市大理石矿产的重要层位。
平顶山,位于猴儿山北西5公里,虎头山南西4公里,三者形似等腰三角形,均处于同一个穹窿构造之上,形成了呼市的地貌景观。平顶山由燕山期肉红色花岗岩组成,因受风化剥蚀作用其顶被夷为平面,故取名平顶山。平顶山东坡绝壁顶上有一造型奇特的石门洞,而东坡山角奎素沟东有一大仙庙,流水、古迹、桦树林以及奇特的地貌景观,为平顶山大增色彩。
料木山,位于哈拉沁沟北约8公里处,海拔高度为2050米,是呼市郊区境内的最高峰。山顶为一平台,实为古夷平面,其上建有内蒙古电视转播台。山顶西为悬岩绝壁,其它三面比较平缓。料木山由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岩体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2.5公里,呈岩株侵入于元古界二道洼群大理石岩及片岩中。
大白山,呼市郊区霍寨沟口之东有座雄伟的山峰,呈北西300度方向展布,海拔高度为1404米,主体由元古界二道洼群白色大理岩组成,故取名为大白山。
摩天岭,位于乌素图北西14公里的郊区与武川的交界上,海拔高度为2081米。地貌上群峰嵯峨直上,呈北西向串珠状分布,耸立于群峰之上。摩天岭风光美丽、植被茂密、牛羊成群、桦树成林,还栖息着许多野兽禽鸟。摩天岭的岩石全由元古界马家店群的大理岩组成。在摩天岭北东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叫巨金山的山峰,海拔高度为1807米。
金銮殿山,在土默特左旗毕克齐喇嘛洞北,海拔高度为2271.6米,与土默川平原的相对高差达1000多米。
金銮殿山跃居大青山群峰之首,形成一座耸入云霄的独特山巅,四周悬崖绝壁,如同一座空中堡垒,四周环状断裂发育,形成了地质构造上的“飞来峰”,造成新老岩层倒置,把老地层元古界马家店群高高举起,相对高差达500~600米。金銮殿山南脚下,是着名的银洞山背,也是喇嘛洞佛地,西南有一座奇峰异景,牛状形的巨山尾西首东,横卧在金銮殿山西南一角拔山崛起,如同旋风扶摇直上,顶天立地,名为“牛角旋风”,系呼市旧八景之一。东山脚下是大青山中纵向最长的沟谷“枪盘河”,西山脚下是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黑牛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