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川平原总的地势特点是北东高、南西低。由北东向南西倾斜,地面平均坡度为3~5度。海拔高度约在990~1200米之间,由山洪沟谷及大小黑河冲积而成。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山麓洪积平原、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大黑河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地。
山麓洪积平原:分布在大青山南麓,海拔在1200米以下,由一系列洪积堆与阶地组成。洪积扇面积大小不一,一般在0.5平方公里,长轴以300~800米居多,大者可达2000米,坡度一般在2~4度。有些洪积扇因受构造的影响见有错位,并向后退缩。洪积扇的形成系因山洪携带大量物质沿沟谷冲出,当冲出山谷冲向平原时,洪流突然减速,于是在山口附近便堆积而成。阶地的形成是由于山洪和古老河流的切割以及雨水冲刷等作用形成,现多数已被破坏或残缺不全,但在红山口、坝口子及乌素图等地还比较明显,尤其是乌素图一带可见到保存较好的四级阶地。
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大致分布在京包铁路附近地区,海拔在1100米左右。主要由奎素沟、古楼板沟、哈拉沁沟、红山沟、乌素图沟、水磨沟、万家沟等冲积洪积扇群组成,并向南延伸2.5~14公里不等,坡度一般在2~5度。京包铁路沿线一带,组成物质为粉砂、细砂及粘性土等,潜水埋藏浅,储量丰富,是呼和浩特市用水的主要源泉。
大黑河冲积平原:分布在京包铁路线之南,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海拔990~1010米,地表平坦,微向西南倾斜。系大黑河及其支流小黑河等冲积而成。组成物质为各种砂粘土与粘砂土,平原上有阶地发育,并残留有大黑河及其故道干涸了的河流故道,形成槽状洼地。
黄土台地:分布在托克托县东南及和林格尔丘陵之前。面积不大,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台地高出冲积平原10米以上,海拔高度为1100米,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有微度起伏,略向北倾斜,其上与黄土岗相接。台地地面片蚀较重,细土被蚀,留下粗砂砾石,植被稀疏。河流切割不严重,所以地面比较完整,但风蚀与风积作用较强,因而在台地西部出现沙丘。
土默川平原总的地势特点是北东高、南西低。由北东向南西倾斜,地面平均坡度为3~5度。海拔高度约在990~1200米之间,由山洪沟谷及大小黑河冲积而成。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山麓洪积平原、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大黑河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地。
山麓洪积平原:分布在大青山南麓,海拔在1200米以下,由一系列洪积堆与阶地组成。洪积扇面积大小不一,一般在0.5平方公里,长轴以300~800米居多,大者可达2000米,坡度一般在2~4度。有些洪积扇因受构造的影响见有错位,并向后退缩。洪积扇的形成系因山洪携带大量物质沿沟谷冲出,当冲出山谷冲向平原时,洪流突然减速,于是在山口附近便堆积而成。阶地的形成是由于山洪和古老河流的切割以及雨水冲刷等作用形成,现多数已被破坏或残缺不全,但在红山口、坝口子及乌素图等地还比较明显,尤其是乌素图一带可见到保存较好的四级阶地。
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大致分布在京包铁路附近地区,海拔在1100米左右。主要由奎素沟、古楼板沟、哈拉沁沟、红山沟、乌素图沟、水磨沟、万家沟等冲积洪积扇群组成,并向南延伸2.5~14公里不等,坡度一般在2~5度。京包铁路沿线一带,组成物质为粉砂、细砂及粘性土等,潜水埋藏浅,储量丰富,是呼和浩特市用水的主要源泉。
大黑河冲积平原:分布在京包铁路线之南,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海拔990~1010米,地表平坦,微向西南倾斜。系大黑河及其支流小黑河等冲积而成。组成物质为各种砂粘土与粘砂土,平原上有阶地发育,并残留有大黑河及其故道干涸了的河流故道,形成槽状洼地。
黄土台地:分布在托克托县东南及和林格尔丘陵之前。面积不大,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台地高出冲积平原10米以上,海拔高度为1100米,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有微度起伏,略向北倾斜,其上与黄土岗相接。台地地面片蚀较重,细土被蚀,留下粗砂砾石,植被稀疏。河流切割不严重,所以地面比较完整,但风蚀与风积作用较强,因而在台地西部出现沙丘。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