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乌海地区的地貌成因可分为侵蚀地形、剥蚀地形、堆积地形及风成地形4类地貌区,再据各区地貌进一步分为8个地貌亚区。
一、侵蚀地貌
1.中低山区
分布于桌子山、甘德尔山、千里山区,是以构造侵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受燕山和喜山构造运动影响,使该地区前第三纪岩层褶、断抬升而形成上述山体隆起区,其组成岩性为前寒武系片麻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古生界石灰岩、砂岩及页岩。因岩性及构造作用的不同,使受侵蚀后的山体高低、陡缓及形态各异。
桌子山、甘德尔山一带,海拔标高1400~2000米,桌子山主峰最高达2149.4米,甘德尔山北端的蒙古山尖峭山峰高达1805.2米,山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对高差一般达300米~800米。地形切割强烈,灰岩区多呈桌状单斜山,变质岩区山顶多呈浑圆状,山体近南北走向,山势陡峻,坡度一般为30°~70°,多数地段西坡相对较缓,其坡度30°~40°。东坡及部分近东西向的沟谷中,常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或侵蚀陡壁。“V”字形沟谷发育,切割深度多为150米~250米,谷底坡降最大可达20%。桌子山区的千里沟、苏白沟等较大型沟谷的谷底较平坦,坡降为310%。
千里山区标高1350~1550米,相对高差250~500米,受强烈切割,山体较零乱,山顶多呈穹形或浑圆状,山势较陡,坡度30~50度,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切割深度50米~150米。
2.低山丘陵区
分布在凤凰岭、额热格腾乌拉、五虎山地带,由古生代石灰岩、砂岩、页岩及部分前寒武系变质岩、石英砂岩组成。标高1250~1550米,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100~300米。主要山体近南北走向,多呈构造推覆山脊、单面山、断层崖地貌,山麓地带则为侵蚀剥蚀丘陵地貌。沟谷较发育、呈“U”字型及部分“V”字型谷,切割深度20~100米。
二、剥蚀地貌
1.剥蚀丘陵、残丘
分布于桌子山西、南麓,老石旦、公乌素、五虎山西北一带,主要由石炭、二叠系砂岩、页岩及含煤地层组成,标高1200~1350米。丘陵连续性差,山顶呈浑圆状,圆状及部分长梁状,沟谷较发育,多呈“U”字形谷,切割深度一般为20米~50米,沟底高20米~40米。骆驼山、巴彦苏计一带的剥蚀残丘多呈零星分布,丘顶呈馒头状,沟谷不甚发育,多呈“U”字型谷和箱形谷,切割深度一般为5~10米,谷底宽一般为30~50米。
2.剥蚀桌状平台
分布在千里山西麓、老石旦、乌达西等地,主要由第三系粘土、砂岩及砂砾岩组成。标高1180~1300米,桌状平台高一般为10~20米,平台面略向黄河倾斜,倾角2°左右。沟谷多呈箱形,切割深15米左右,谷底宽30~70米。
三、堆积地貌
1.山前倾斜平原
分布于东、西部山前,主要由第四系洪、冲积砂砾石、砂及砂土组成,分布面积较大,呈长条状向南北延伸,地形微向黄河缓倾,近山前及沟口处倾角较大,部分沟口形成冲洪积扇。平原上东西向冲沟发育,沟谷多呈箱形,部分为“U”字形,谷底宽30米~230米不等,切割深3~20米,近山浅,远离山前加深且陡,至黄河两岸大多数沟谷穿越阶地注入黄河。该类平原在海南区宽度1~6公里,坡度1°~7°,海拔标高1080~1155米;海勃湾区宽度0.5~12.5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70~1200米;乌达区宽度2~8公里,坡度1°~8°,海拔标高1210米。乌海市城区(海勃湾)及乌达城区位于此类平原之上,另有部分地带已开垦为农田。
2.冲积平原
位于黄河东、西两岸,沿岸呈带状延伸,地形微向黄河倾斜,其后缘即为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此平原由第四系更新统及部分全新统冲积砂土、砂砾石及淤泥物质组成,并构成黄河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局部地段被流水侵蚀切割,或被山前倾斜平原所覆盖。海南区一级阶地宽1~6.5公里,坡度1~7°,高山黄河水位5~8米,海拔标高1080~1090米,相对高差1~5米。二级阶地与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相连,高出一级阶地2米~4米,阶面宽0.25~0.85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90~1119米,相对高差5~20米。海勃湾区一级阶地阶面宽0.05~2.1公里,高出黄河水位2~3米,坡度1~3°,海拔标高1065~1079米,相对高差3~5米。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5~10米,阶面宽度0.3~1.2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79~1100米,相对高差10~20米。乌达区一级阶地高出黄河水位2~4米,阶面最宽达2.5公里,一般0.24~0.4公里,海拔标高1070~1080米。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5~10米,阶面宽0.3~3公里。
3.山间洼地:位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之间,呈长带状南北向延伸,其地势东、西两侧较高,向中间地带缓倾,标高1160米~1300米。洼地向西南与水泥厂——老石旦农牧场山前平原相连,往北与海勃湾山前倾斜平原相接,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公里~6公里。洼地地表较平坦,上覆第四系冲洪积砾石,砂砾石、细砂及砂粘土,部分地带有二叠系砂页岩组成的残丘分布。海南城区即位于此洼地南部。
四、风成地貌
分布于乌达区以北(即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缘)、甘德尔山西北麓及王元地东北一带,其组成物质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粉细砂。形成主要地貌形态有平沙地、沙丘链、新月形沙丘沙山。平沙地主要分布在乌达区北部附近地带,厚2~10米,多为活动平沙地,部分低洼处有小型半固定沙丘,有植物生长。分布在王元地东北,以及王元地至下海勃湾地段黄河以西的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因受西北风作用,皆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丘高一般5~50米,多为活动沙丘。沙丘迎风面坡度10~18°,背风面坡度23~38°。后摩尔沟西的部分沙山高达100米左右。千里山钢厂至新地一带多为浑圆状固定沙丘和平沙地,沙丘高0.5~1米。王元地铁路两旁多为半固定沙丘,丘高0.5~3米,少数高于5米,沙丘及其周围有少量耐旱植物生长。
根据乌海地区的地貌成因可分为侵蚀地形、剥蚀地形、堆积地形及风成地形4类地貌区,再据各区地貌进一步分为8个地貌亚区。
一、侵蚀地貌
1.中低山区
分布于桌子山、甘德尔山、千里山区,是以构造侵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受燕山和喜山构造运动影响,使该地区前第三纪岩层褶、断抬升而形成上述山体隆起区,其组成岩性为前寒武系片麻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古生界石灰岩、砂岩及页岩。因岩性及构造作用的不同,使受侵蚀后的山体高低、陡缓及形态各异。
桌子山、甘德尔山一带,海拔标高1400~2000米,桌子山主峰最高达2149.4米,甘德尔山北端的蒙古山尖峭山峰高达1805.2米,山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对高差一般达300米~800米。地形切割强烈,灰岩区多呈桌状单斜山,变质岩区山顶多呈浑圆状,山体近南北走向,山势陡峻,坡度一般为30°~70°,多数地段西坡相对较缓,其坡度30°~40°。东坡及部分近东西向的沟谷中,常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或侵蚀陡壁。“V”字形沟谷发育,切割深度多为150米~250米,谷底坡降最大可达20%。桌子山区的千里沟、苏白沟等较大型沟谷的谷底较平坦,坡降为310%。
千里山区标高1350~1550米,相对高差250~500米,受强烈切割,山体较零乱,山顶多呈穹形或浑圆状,山势较陡,坡度30~50度,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切割深度50米~150米。
2.低山丘陵区
分布在凤凰岭、额热格腾乌拉、五虎山地带,由古生代石灰岩、砂岩、页岩及部分前寒武系变质岩、石英砂岩组成。标高1250~1550米,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100~300米。主要山体近南北走向,多呈构造推覆山脊、单面山、断层崖地貌,山麓地带则为侵蚀剥蚀丘陵地貌。沟谷较发育、呈“U”字型及部分“V”字型谷,切割深度20~100米。
二、剥蚀地貌
1.剥蚀丘陵、残丘
分布于桌子山西、南麓,老石旦、公乌素、五虎山西北一带,主要由石炭、二叠系砂岩、页岩及含煤地层组成,标高1200~1350米。丘陵连续性差,山顶呈浑圆状,圆状及部分长梁状,沟谷较发育,多呈“U”字形谷,切割深度一般为20米~50米,沟底高20米~40米。骆驼山、巴彦苏计一带的剥蚀残丘多呈零星分布,丘顶呈馒头状,沟谷不甚发育,多呈“U”字型谷和箱形谷,切割深度一般为5~10米,谷底宽一般为30~50米。
2.剥蚀桌状平台
分布在千里山西麓、老石旦、乌达西等地,主要由第三系粘土、砂岩及砂砾岩组成。标高1180~1300米,桌状平台高一般为10~20米,平台面略向黄河倾斜,倾角2°左右。沟谷多呈箱形,切割深15米左右,谷底宽30~70米。
三、堆积地貌
1.山前倾斜平原
分布于东、西部山前,主要由第四系洪、冲积砂砾石、砂及砂土组成,分布面积较大,呈长条状向南北延伸,地形微向黄河缓倾,近山前及沟口处倾角较大,部分沟口形成冲洪积扇。平原上东西向冲沟发育,沟谷多呈箱形,部分为“U”字形,谷底宽30米~230米不等,切割深3~20米,近山浅,远离山前加深且陡,至黄河两岸大多数沟谷穿越阶地注入黄河。该类平原在海南区宽度1~6公里,坡度1°~7°,海拔标高1080~1155米;海勃湾区宽度0.5~12.5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70~1200米;乌达区宽度2~8公里,坡度1°~8°,海拔标高1210米。乌海市城区(海勃湾)及乌达城区位于此类平原之上,另有部分地带已开垦为农田。
2.冲积平原
位于黄河东、西两岸,沿岸呈带状延伸,地形微向黄河倾斜,其后缘即为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此平原由第四系更新统及部分全新统冲积砂土、砂砾石及淤泥物质组成,并构成黄河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局部地段被流水侵蚀切割,或被山前倾斜平原所覆盖。海南区一级阶地宽1~6.5公里,坡度1~7°,高山黄河水位5~8米,海拔标高1080~1090米,相对高差1~5米。二级阶地与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相连,高出一级阶地2米~4米,阶面宽0.25~0.85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90~1119米,相对高差5~20米。海勃湾区一级阶地阶面宽0.05~2.1公里,高出黄河水位2~3米,坡度1~3°,海拔标高1065~1079米,相对高差3~5米。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5~10米,阶面宽度0.3~1.2公里,坡度1~5°,海拔标高1079~1100米,相对高差10~20米。乌达区一级阶地高出黄河水位2~4米,阶面最宽达2.5公里,一般0.24~0.4公里,海拔标高1070~1080米。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5~10米,阶面宽0.3~3公里。
3.山间洼地:位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之间,呈长带状南北向延伸,其地势东、西两侧较高,向中间地带缓倾,标高1160米~1300米。洼地向西南与水泥厂——老石旦农牧场山前平原相连,往北与海勃湾山前倾斜平原相接,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公里~6公里。洼地地表较平坦,上覆第四系冲洪积砾石,砂砾石、细砂及砂粘土,部分地带有二叠系砂页岩组成的残丘分布。海南城区即位于此洼地南部。
四、风成地貌
分布于乌达区以北(即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缘)、甘德尔山西北麓及王元地东北一带,其组成物质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粉细砂。形成主要地貌形态有平沙地、沙丘链、新月形沙丘沙山。平沙地主要分布在乌达区北部附近地带,厚2~10米,多为活动平沙地,部分低洼处有小型半固定沙丘,有植物生长。分布在王元地东北,以及王元地至下海勃湾地段黄河以西的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因受西北风作用,皆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丘高一般5~50米,多为活动沙丘。沙丘迎风面坡度10~18°,背风面坡度23~38°。后摩尔沟西的部分沙山高达100米左右。千里山钢厂至新地一带多为浑圆状固定沙丘和平沙地,沙丘高0.5~1米。王元地铁路两旁多为半固定沙丘,丘高0.5~3米,少数高于5米,沙丘及其周围有少量耐旱植物生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