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自治区排放二氧化硫408641吨。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的城市有7个,按年平均浓度值大小排列是:通辽市、赤峰市、包头市、集宁市、呼和浩特市、乌海市、海拉尔市。
“七五”期间,自治区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五年平均值0.084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年日均值标准。呼和浩特市年日均值范围0.040~0.088毫克/立方米;包头市年日均值0.144~0.177毫克/立方米;乌海市0.109~0.208毫克/立方米;赤峰市0.050~0.112毫克/立方米;集宁市五年年均值范围0.080~0.226毫克/立方米;海拉尔市年日均值范围0.018~0.046毫克/立方米。“七五”期间,通辽市、临河市、东胜市、锡林浩特市和乌兰浩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较轻,但二氧化硫均略有超标。
“八五”期间,10个城市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年日均值标准。其中,年日均值每年都超标的有乌海市、包头市、临河市。五年均值超标的有乌海市、包头市、临河市、东胜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和集宁市,占统计城市数的70%,较上五年的78%略有下降;未超标的有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和通辽市,占统计城市数的30%。
1995年,10个城市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84毫克/立方米,超标0.35倍。各城市日均值范围为0.010~0.277毫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标率范围为0.0~55.0%,最高年均值和日均值超标率均在乌海市,最低值均在满洲里市。年日均值超标的城市有乌海市(超3.62倍)、临河市(超2.37倍)、包头市(超0.83倍)、呼和浩特市(超0.55倍)、赤峰市(超0.08倍),五个城市占统计数的50%。
2000年,自治区12个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6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0.03倍。各城市年浓度值范围在0.015~0.286毫克/立方米之间,超过二级标准的城市有乌海市、包头市、赤峰市、集宁市,占统计数的33%。其中,乌海市超过三级标准3.8倍。2000年较1995年浓度明显上升的城市有集宁市,略有上升的有乌海市、乌兰浩特市和满洲里市;明显下降的有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平均浓度值除乌兰浩特市、海拉尔市、满洲里市、锡林浩特市和临河市不超标外,其余6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范围在1.9%~45.0%,乌海市最高。二氧化硫污染程度的季节分布依次;为冬>春>秋>夏。
2005年,自治区1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年均浓度值在0.002~0.130毫克/立方米之间,达标城市有11个,占78.6%;超标城市3个,为乌海市、赤峰市红山区、包头市,占21.4%。其中,乌海市超过三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0.3倍。日平均浓度无超标情况(日平均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城市有6个,有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和巴彦浩特镇,其余7个城市(二连浩特市未统计日均值超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一标,超标率在2.34%~30.41%,乌海市最高。2005年较2000年,年平均浓度值明显下降的城市有乌海市和乌兰察布市,乌兰浩特市、通辽市科尔沁区、包头市、满洲里市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也有所下降,赤峰市红山区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略有上升。
2006年,自治区主要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2(满洲里)~0.121毫克/立方米(乌海)之间,其中超标城市3个,占21.4%,分别是乌海市超1.0倍、包头市超0.3倍、赤峰市超0.2倍;达标城市占78.6%,与2005年持平。
2007年,自治区有5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二级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3(满洲里、乌兰浩特)~0.108(乌海)毫克/立方米之间,其中超标城市4个,占26.7%,分别是乌海市超0.80倍、赤峰市超0.32倍、包头市超0.23倍、呼和浩特市超0.07倍;达标城市占73.3%,比2006年低5.3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比,乌海市和二连浩特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有明显下降,其它城市无明显变化。
2008年,自治区有15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3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3(满洲里、乌兰浩特)~0.094(乌海)毫克/立方米之间,其中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通辽、赤峰、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满洲里、二连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牙克石12个城市达标,占统计城市的80.0%,可比城市达标率较2007年提高9.1个百分点;超标城市3个,分别是乌海市超0.57倍、包头市超0.08倍、巴彦浩特镇超0.03倍。与2007年相比,呼和浩特、赤峰、乌海3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有较明显下降,巴彦浩特有较明显上升,其它城市无明显变化。
1981年,自治区排放二氧化硫408641吨。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的城市有7个,按年平均浓度值大小排列是:通辽市、赤峰市、包头市、集宁市、呼和浩特市、乌海市、海拉尔市。
“七五”期间,自治区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五年平均值0.084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年日均值标准。呼和浩特市年日均值范围0.040~0.088毫克/立方米;包头市年日均值0.144~0.177毫克/立方米;乌海市0.109~0.208毫克/立方米;赤峰市0.050~0.112毫克/立方米;集宁市五年年均值范围0.080~0.226毫克/立方米;海拉尔市年日均值范围0.018~0.046毫克/立方米。“七五”期间,通辽市、临河市、东胜市、锡林浩特市和乌兰浩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较轻,但二氧化硫均略有超标。
“八五”期间,10个城市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年日均值标准。其中,年日均值每年都超标的有乌海市、包头市、临河市。五年均值超标的有乌海市、包头市、临河市、东胜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和集宁市,占统计城市数的70%,较上五年的78%略有下降;未超标的有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和通辽市,占统计城市数的30%。
1995年,10个城市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84毫克/立方米,超标0.35倍。各城市日均值范围为0.010~0.277毫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标率范围为0.0~55.0%,最高年均值和日均值超标率均在乌海市,最低值均在满洲里市。年日均值超标的城市有乌海市(超3.62倍)、临河市(超2.37倍)、包头市(超0.83倍)、呼和浩特市(超0.55倍)、赤峰市(超0.08倍),五个城市占统计数的50%。
2000年,自治区12个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6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0.03倍。各城市年浓度值范围在0.015~0.286毫克/立方米之间,超过二级标准的城市有乌海市、包头市、赤峰市、集宁市,占统计数的33%。其中,乌海市超过三级标准3.8倍。2000年较1995年浓度明显上升的城市有集宁市,略有上升的有乌海市、乌兰浩特市和满洲里市;明显下降的有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日平均浓度值除乌兰浩特市、海拉尔市、满洲里市、锡林浩特市和临河市不超标外,其余6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范围在1.9%~45.0%,乌海市最高。二氧化硫污染程度的季节分布依次;为冬>春>秋>夏。
2005年,自治区1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年均浓度值在0.002~0.130毫克/立方米之间,达标城市有11个,占78.6%;超标城市3个,为乌海市、赤峰市红山区、包头市,占21.4%。其中,乌海市超过三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0.3倍。日平均浓度无超标情况(日平均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城市有6个,有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和巴彦浩特镇,其余7个城市(二连浩特市未统计日均值超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一标,超标率在2.34%~30.41%,乌海市最高。2005年较2000年,年平均浓度值明显下降的城市有乌海市和乌兰察布市,乌兰浩特市、通辽市科尔沁区、包头市、满洲里市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也有所下降,赤峰市红山区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略有上升。
2006年,自治区主要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2(满洲里)~0.121毫克/立方米(乌海)之间,其中超标城市3个,占21.4%,分别是乌海市超1.0倍、包头市超0.3倍、赤峰市超0.2倍;达标城市占78.6%,与2005年持平。
2007年,自治区有5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二级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3(满洲里、乌兰浩特)~0.108(乌海)毫克/立方米之间,其中超标城市4个,占26.7%,分别是乌海市超0.80倍、赤峰市超0.32倍、包头市超0.23倍、呼和浩特市超0.07倍;达标城市占73.3%,比2006年低5.3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比,乌海市和二连浩特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有明显下降,其它城市无明显变化。
2008年,自治区有15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3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年平均浓度在0.003(满洲里、乌兰浩特)~0.094(乌海)毫克/立方米之间,其中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通辽、赤峰、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满洲里、二连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牙克石12个城市达标,占统计城市的80.0%,可比城市达标率较2007年提高9.1个百分点;超标城市3个,分别是乌海市超0.57倍、包头市超0.08倍、巴彦浩特镇超0.03倍。与2007年相比,呼和浩特、赤峰、乌海3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有较明显下降,巴彦浩特有较明显上升,其它城市无明显变化。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