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具有以中温带为主的寒暑剧变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大兴安岭北段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贺兰山以西具有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广大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气温剧变
1.气温的年变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属于正态分布,年初和年末低,年中高,呈一高一低的单波形。最冷月全区各地均出现在1月份。最冷旬一般出现在1月中旬,少数地区出现在1月下旬或12月下旬,但与1月中旬的气温差别很小。额济纳旗最冷旬出现在12月下旬,为-13.1℃,比1月中旬的气温仅低0.6℃;阿拉善左旗的巴彦毛道最冷旬出现在12月下旬和1月下旬,为-12.2℃,仅比1月中旬的气温低0.2℃。最热月全区各地均出现在7月份。最热旬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少数地区出现在8月上旬,但与7月中、下旬气温差值亦不大。呼和浩特市最热旬出现在8月上旬,为22.2℃,比7月中旬的气温只高0.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冷月(旬)和最热月(旬)出现的时期,与俗语说的“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相吻合。(详见表1-2-1)
2.气温年较差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总的分布形势是北大南小,等年较差40℃线,由阿荣旗经牙克石市博克图、苏格河,科右前旗阿尔山东部、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克什克腾旗的白音敖包、阿巴嘎旗巴彦郭勒到二连浩特。40℃线以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在40℃以上,最北部地区在46℃以上;40℃线以南地区气温年较差在32℃~39℃之间,赤峰市南部、伊盟南部、阿盟南部的部分地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地区,为32℃~34℃。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陈巴尔虎旗(48℃),位居全国第三,比第一位的黑龙江边嘉荫(49.2℃)仅低1.2℃。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鄂托克前旗(32.2℃),比全国气温年较差最小的西沙气象站(6.1℃)高26.1℃。(详见图1-2-1)
3.年平均气温日较差②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呼盟、兴安盟境内的大兴安岭地区、赤峰市北部、锡盟大部、阴山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中部、阿盟大部在14℃以上,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在16℃以上,鄂伦春自治旗的小二沟为16.9℃,是全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其余地区年平均气温较日较差为12℃~14℃之间,哲盟南部在12℃以下,奈曼旗的青龙山地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3℃,是全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
平均气温日较差,冬、春季大,为13℃~20℃;秋季次之,为11℃~17℃;夏季最小,为10℃~15℃。大部地区全年内最大日较差出现在4、5月份,只有额尔古纳左旗出现在2月份,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20.4℃,是全区日较最大值。一年内日较差最小值出现在7、8月份,东部8月气温日较差为10.5℃,是全区最小值。(详见表1-2-2)
①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表示一地冬冷夏热的程度。
②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之差,称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反映以日为周期的气温时间变化规律。
表1-2-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表(夏季)
注:①属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②属阿拉善左旗
表1-2-1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表(冬季)
注:①属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②属阿拉善左旗
图1-2-1气温年较差
表1-2-2内蒙古地区气温日较差年变化表
4.气温变化速率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旬际、月际气温变化速率较大。最冷期附近气温变化速率,北部大于南部。位于北纬50°41′,东经121°57′的额尔古纳左旗气温变化速率为3.7℃/月,而位于北纬41°02′,东经113°84′的集宁和位于北纬42°16′,东经118°51′的赤峰市为2.6℃/月。最冷旬附近气温变化速率也是北大南小,额尔古纳左旗最大,为1.8℃/旬,而巴彦浩特最小,只有0.2℃/旬。最热期气温变化速率,仍是北部大于南部。额尔古纳左旗最热月和最热旬附近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2.7℃/月和0.5℃/旬,而临河、东胜则分别为1.9℃/月和0.2℃/旬。额尔古纳左旗最热旬是7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6.9℃,8月中旬降至4.0℃,表示了夏季不但气温不及南部高,而日持续的时间也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较大,春、秋季节短,而且自北向南减少。春季升温最快的是海拉尔,4月份比3月份平均气温猛升13.6℃;秋季降温最快的是额尔内纳左旗,11月份比10月份平均气温陡降14.4℃。(详见表1-2-3,表1-2-4)
二、降水变率大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少,且不稳定。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在10%~50%之间。呼盟、兴安盟、锡盟东部和南部、哲盟南部、赤峰市大部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为10%~20%,其余地区在20%以上;巴盟、伊盟西部和阿盟在30%以上;阿盟西北部高达40%以上。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的变幅(历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除阿盟不足100毫米以外,均在200毫米以上,尤其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变幅在400毫米以上,最大的是呼和浩特地区,为774.1毫米。呼和浩特最多年降水量为929.2毫米(1959年),最少年降水量为155.1毫米(1965年),最多年为最少年的6倍;额济纳旗最多年降水量为101.1毫米,最少年降水量13.0毫米,相差近8倍。(详见表1-2-5)
①最冷(热)月(旬)于其前、后月(旬)的温差,取其平均,称为气温变化速率。
②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通常用“降水相对变率”。
三、日照时间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全国属于日照时数高值区,各地常年日照时数在2600~3400小时,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呼盟、兴安盟为2600~3000小时,其中图里河日照时数最短,为2544小时;哲盟、赤峰市、锡盟为2900~3100小时;巴盟、阿盟、乌海市为3200~3400小时,其中额济纳旗为3446小时,是全区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
表1-2-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冷(热)期附近气温变化速率(℃/月或旬)表
表1-2-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春、秋季升降温速率(℃)表
表1-2-5内蒙古地区年降水变率表
注:属阿拉善左旗。
生长季节(4~9月)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相一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增。大兴安岭林区在1500小时以下,其中图里河为1406小时,是全区生长季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呼盟西部、兴安盟东南部、哲盟大部、赤峰市、锡盟东南部、乌盟东南部、伊盟东南部为1500~1700小时;呼盟最西部、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伊盟西北部、阿盟东南部为1700~1900小时;阿盟西北部在1900小时以上。其中,额济纳旗为1956小时,是全仅生长季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
四、季节差异明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冬季漫长而严寒。大兴安岭山地9月下旬入冬,翌年4月中、下旬回春,冬季长达7个多月;大兴安岭东麓、阴山及内蒙古高原大部地区在10月上、中旬入冬,翌年4月中、下旬回春,冬季长达半年多;西辽河平原、河套、土默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地区,自10月下旬入冬,至翌年3月末4月初回春,冬季长5个多月。大兴安岭山地的严寒期50~100天,大寒期120~150天;即使比较温暖的西辽河平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巴彦淖尔—阿拉善高原的大寒期也在30~50天以上,其余地区均在60~120天以上。
春季升温快,日较差大,多风少雨,气候干旱。3~5月的气温月际变化速率在6℃~14℃/月之间。海拉尔4月份平均气温比3月高13.6℃,比北京(8.8℃/月)快4.8℃,比海南省西沙(1.9℃/月)快7倍多。平均气温日较差一般在12℃~18℃之间,各地日较差最大值均出现在4、5月份。额尔古纳左旗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为20.1℃,出现在2月份。春季大风日数多,风速也较大,降水少,一般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5%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4%~43%,是全年相对湿度最小的季节,因此春旱严重,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全区大部地区的夏季一般只有1~2个月,有的地方甚至无夏季。贺兰山以西、额济纳旗等地的夏季较长,从5月下旬入夏,9月初终止,也仅3个多月。夏季,7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6℃~2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5℃~40℃之间,只有极少数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各地夏季降水集中,6~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5%,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降水日数最少,但强度大,有时造成山洪暴发,形成洪涝灾害。
表1-2-6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四季分配(日/月)表
|
冬季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
额尔古纳左旗 海拉尔 布特哈旗 乌兰浩特 通辽 赤峰 巴林左旗 锡林浩特 二连浩特 多伦 集宁 呼和浩特 达茂旗 包头 伊金霍洛旗 巴彦郭勒 额济纳旗 东胜 鄂托克 |
23/9 28/9 13/10 18/10 28/10 28/10 28/10 8/10 13/10 8/10 13/10 23/10 13/10 23/10 23/10 23/10 23/10 26/10 26/10 |
10/5 30/4 20/4 15/4 31/3 31/3 20/4 25/4 15/4 20/4 20/4 31/3 20/4 31/3 31/3 31/3 26/3 12/4 5/4 |
11/5 1/5 21/4 16/4 1/4 1/4 21/4 26/4 16/4 21/4 21/4 1/4 21/4 1/4 1/4 1/4 27/3 13/4 6/4 |
/ / 9/7 14/6 9/6 14/6 14/6 4/7 14/6 / 19/7 14/6 4/7 4/6 19/6 4/6 20/5 19/6 8/6 |
/ / 10/7 15/6 10/6 15/6 15/6 5/7 15/6 / 20/7 15/6 5/7 5/6 20/6 5/6 21/5 20/6 9/6 |
/ / 8/8 23/8 2/9 28/8 2/9 8/8 18/8 / 24/7 13/8 29/7 18/8 8/8 28/8 2/9 11/8 26/8 |
/ / 9/8 24/8 3/9 29/8 3/9 9/8 19/8 / 25/7 14/8 30/7 19/8 9/8 29/8 3/9 12/8 27/8 |
22/9 27/9 12/10 17/10 27/10 27/10 27/10 7/10 12/10 7/10 12/10 22/10 12/10 22/10 22/10 22/10 25/10 25/10 25/10 |
秋季气温剧降。由于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加之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气温急剧下降,常常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一阵秋风风后寒”。秋季月际温差较大,8~9月全区普遍降温5℃~8℃,9~10月降温6℃~10℃,10~11月降温8℃~14℃。由于气温急剧下降,霜冻来得早,大兴安岭林区初霜(秋霜)出现在8月中下旬,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阴山山区出现在8月末或9月初,西辽河平原、贺兰山以西地区出现在9月中下旬。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大部地区为25~7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13%~17%。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具有以中温带为主的寒暑剧变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大兴安岭北段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贺兰山以西具有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广大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气温剧变
1.气温的年变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属于正态分布,年初和年末低,年中高,呈一高一低的单波形。最冷月全区各地均出现在1月份。最冷旬一般出现在1月中旬,少数地区出现在1月下旬或12月下旬,但与1月中旬的气温差别很小。额济纳旗最冷旬出现在12月下旬,为-13.1℃,比1月中旬的气温仅低0.6℃;阿拉善左旗的巴彦毛道最冷旬出现在12月下旬和1月下旬,为-12.2℃,仅比1月中旬的气温低0.2℃。最热月全区各地均出现在7月份。最热旬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少数地区出现在8月上旬,但与7月中、下旬气温差值亦不大。呼和浩特市最热旬出现在8月上旬,为22.2℃,比7月中旬的气温只高0.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冷月(旬)和最热月(旬)出现的时期,与俗语说的“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相吻合。(详见表1-2-1)
2.气温年较差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总的分布形势是北大南小,等年较差40℃线,由阿荣旗经牙克石市博克图、苏格河,科右前旗阿尔山东部、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克什克腾旗的白音敖包、阿巴嘎旗巴彦郭勒到二连浩特。40℃线以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在40℃以上,最北部地区在46℃以上;40℃线以南地区气温年较差在32℃~39℃之间,赤峰市南部、伊盟南部、阿盟南部的部分地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地区,为32℃~34℃。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陈巴尔虎旗(48℃),位居全国第三,比第一位的黑龙江边嘉荫(49.2℃)仅低1.2℃。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鄂托克前旗(32.2℃),比全国气温年较差最小的西沙气象站(6.1℃)高26.1℃。(详见图1-2-1)
3.年平均气温日较差②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呼盟、兴安盟境内的大兴安岭地区、赤峰市北部、锡盟大部、阴山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中部、阿盟大部在14℃以上,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在16℃以上,鄂伦春自治旗的小二沟为16.9℃,是全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其余地区年平均气温较日较差为12℃~14℃之间,哲盟南部在12℃以下,奈曼旗的青龙山地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3℃,是全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
平均气温日较差,冬、春季大,为13℃~20℃;秋季次之,为11℃~17℃;夏季最小,为10℃~15℃。大部地区全年内最大日较差出现在4、5月份,只有额尔古纳左旗出现在2月份,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20.4℃,是全区日较最大值。一年内日较差最小值出现在7、8月份,东部8月气温日较差为10.5℃,是全区最小值。(详见表1-2-2)
①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表示一地冬冷夏热的程度。
②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之差,称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反映以日为周期的气温时间变化规律。
表1-2-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表(夏季)
注:①属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②属阿拉善左旗
表1-2-1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温年变化表(冬季)
注:①属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②属阿拉善左旗
图1-2-1气温年较差
表1-2-2内蒙古地区气温日较差年变化表
4.气温变化速率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旬际、月际气温变化速率较大。最冷期附近气温变化速率,北部大于南部。位于北纬50°41′,东经121°57′的额尔古纳左旗气温变化速率为3.7℃/月,而位于北纬41°02′,东经113°84′的集宁和位于北纬42°16′,东经118°51′的赤峰市为2.6℃/月。最冷旬附近气温变化速率也是北大南小,额尔古纳左旗最大,为1.8℃/旬,而巴彦浩特最小,只有0.2℃/旬。最热期气温变化速率,仍是北部大于南部。额尔古纳左旗最热月和最热旬附近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2.7℃/月和0.5℃/旬,而临河、东胜则分别为1.9℃/月和0.2℃/旬。额尔古纳左旗最热旬是7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6.9℃,8月中旬降至4.0℃,表示了夏季不但气温不及南部高,而日持续的时间也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较大,春、秋季节短,而且自北向南减少。春季升温最快的是海拉尔,4月份比3月份平均气温猛升13.6℃;秋季降温最快的是额尔内纳左旗,11月份比10月份平均气温陡降14.4℃。(详见表1-2-3,表1-2-4)
二、降水变率大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少,且不稳定。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在10%~50%之间。呼盟、兴安盟、锡盟东部和南部、哲盟南部、赤峰市大部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为10%~20%,其余地区在20%以上;巴盟、伊盟西部和阿盟在30%以上;阿盟西北部高达40%以上。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的变幅(历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除阿盟不足100毫米以外,均在200毫米以上,尤其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变幅在400毫米以上,最大的是呼和浩特地区,为774.1毫米。呼和浩特最多年降水量为929.2毫米(1959年),最少年降水量为155.1毫米(1965年),最多年为最少年的6倍;额济纳旗最多年降水量为101.1毫米,最少年降水量13.0毫米,相差近8倍。(详见表1-2-5)
①最冷(热)月(旬)于其前、后月(旬)的温差,取其平均,称为气温变化速率。
②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通常用“降水相对变率”。
三、日照时间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全国属于日照时数高值区,各地常年日照时数在2600~3400小时,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呼盟、兴安盟为2600~3000小时,其中图里河日照时数最短,为2544小时;哲盟、赤峰市、锡盟为2900~3100小时;巴盟、阿盟、乌海市为3200~3400小时,其中额济纳旗为3446小时,是全区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
表1-2-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冷(热)期附近气温变化速率(℃/月或旬)表
表1-2-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春、秋季升降温速率(℃)表
表1-2-5内蒙古地区年降水变率表
注:属阿拉善左旗。
生长季节(4~9月)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相一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增。大兴安岭林区在1500小时以下,其中图里河为1406小时,是全区生长季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呼盟西部、兴安盟东南部、哲盟大部、赤峰市、锡盟东南部、乌盟东南部、伊盟东南部为1500~1700小时;呼盟最西部、锡盟西北部、乌盟北部、巴盟、伊盟西北部、阿盟东南部为1700~1900小时;阿盟西北部在1900小时以上。其中,额济纳旗为1956小时,是全仅生长季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
四、季节差异明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冬季漫长而严寒。大兴安岭山地9月下旬入冬,翌年4月中、下旬回春,冬季长达7个多月;大兴安岭东麓、阴山及内蒙古高原大部地区在10月上、中旬入冬,翌年4月中、下旬回春,冬季长达半年多;西辽河平原、河套、土默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地区,自10月下旬入冬,至翌年3月末4月初回春,冬季长5个多月。大兴安岭山地的严寒期50~100天,大寒期120~150天;即使比较温暖的西辽河平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巴彦淖尔—阿拉善高原的大寒期也在30~50天以上,其余地区均在60~120天以上。
春季升温快,日较差大,多风少雨,气候干旱。3~5月的气温月际变化速率在6℃~14℃/月之间。海拉尔4月份平均气温比3月高13.6℃,比北京(8.8℃/月)快4.8℃,比海南省西沙(1.9℃/月)快7倍多。平均气温日较差一般在12℃~18℃之间,各地日较差最大值均出现在4、5月份。额尔古纳左旗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为20.1℃,出现在2月份。春季大风日数多,风速也较大,降水少,一般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5%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4%~43%,是全年相对湿度最小的季节,因此春旱严重,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全区大部地区的夏季一般只有1~2个月,有的地方甚至无夏季。贺兰山以西、额济纳旗等地的夏季较长,从5月下旬入夏,9月初终止,也仅3个多月。夏季,7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6℃~2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5℃~40℃之间,只有极少数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各地夏季降水集中,6~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5%,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降水日数最少,但强度大,有时造成山洪暴发,形成洪涝灾害。
表1-2-6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地四季分配(日/月)表
|
冬季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初日 |
终日 | |
额尔古纳左旗 海拉尔 布特哈旗 乌兰浩特 通辽 赤峰 巴林左旗 锡林浩特 二连浩特 多伦 集宁 呼和浩特 达茂旗 包头 伊金霍洛旗 巴彦郭勒 额济纳旗 东胜 鄂托克 |
23/9 28/9 13/10 18/10 28/10 28/10 28/10 8/10 13/10 8/10 13/10 23/10 13/10 23/10 23/10 23/10 23/10 26/10 26/10 |
10/5 30/4 20/4 15/4 31/3 31/3 20/4 25/4 15/4 20/4 20/4 31/3 20/4 31/3 31/3 31/3 26/3 12/4 5/4 |
11/5 1/5 21/4 16/4 1/4 1/4 21/4 26/4 16/4 21/4 21/4 1/4 21/4 1/4 1/4 1/4 27/3 13/4 6/4 |
/ / 9/7 14/6 9/6 14/6 14/6 4/7 14/6 / 19/7 14/6 4/7 4/6 19/6 4/6 20/5 19/6 8/6 |
/ / 10/7 15/6 10/6 15/6 15/6 5/7 15/6 / 20/7 15/6 5/7 5/6 20/6 5/6 21/5 20/6 9/6 |
/ / 8/8 23/8 2/9 28/8 2/9 8/8 18/8 / 24/7 13/8 29/7 18/8 8/8 28/8 2/9 11/8 26/8 |
/ / 9/8 24/8 3/9 29/8 3/9 9/8 19/8 / 25/7 14/8 30/7 19/8 9/8 29/8 3/9 12/8 27/8 |
22/9 27/9 12/10 17/10 27/10 27/10 27/10 7/10 12/10 7/10 12/10 22/10 12/10 22/10 22/10 22/10 25/10 25/10 25/10 |
秋季气温剧降。由于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加之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气温急剧下降,常常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一阵秋风风后寒”。秋季月际温差较大,8~9月全区普遍降温5℃~8℃,9~10月降温6℃~10℃,10~11月降温8℃~14℃。由于气温急剧下降,霜冻来得早,大兴安岭林区初霜(秋霜)出现在8月中下旬,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阴山山区出现在8月末或9月初,西辽河平原、贺兰山以西地区出现在9月中下旬。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大部地区为25~7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13%~17%。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