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 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丰富,黄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区,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 345千米 。多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立方米。河套灌区建有以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引水总干渠)为主体的完整的引黄灌溉系统和以总排干沟及红圪卜扬水站为骨干的排水系统,引黄灌溉面积达57. 4万公顷 。境内湖泊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湖泊300多个,面积约47千公顷,多数分布于河套灌区,面积在 100公顷 以上的湖泊就有10个,其中位于后套平原东端的乌梁素海面积 3万公顷 ,平均水深 0.7米 ,最大深度 2.5米 ,蓄水量20 993万立方米。以盛产黄河鲤鱼和芦苇著称。
巴彦淖尔市光能资源丰富。河套灌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91.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2.1%。乌兰布和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8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9%. 牧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286.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7%。山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261.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2%。
巴彦淖尔市风能资源丰富。北部牧区年平均风速超过启动风速(≥3.0 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启动风速年平均日数100天左右,套区为80-100天。年平均风速牧区最大为4.6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为2.6-2.8米/秒,河套灌区最小为2.6米/秒。
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已发展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其中硫铁矿储量4.69亿吨,占全区第一;煤资源储量30多亿吨;油页岩储量50亿吨;铁资源储量6.24亿吨,占全区第三;铬资源储量50.8万吨,占全区第二;铜资源储量179.33万吨,占全区第二;铅资源储量300.69万吨,占全区第一;锌资源储量1 156.50万吨,占全区第一;镍资源储量2.09万吨,占全区第二;钴资源储量5.2555万吨,占全区第三;钼资源储量2.33万吨;金(岩金)54.469吨;镉资源储量6 954吨,占全区第二;沸石资源储量14 962.6万吨,占全区第一;膨润土资源储量2 653.9万吨,占全区第二;晶质石墨资源储量800万吨。此外,周边地区资源条件也较好,可以形成汇集于该地区的产业集群。
巴彦淖尔市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 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丰富,黄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区,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 345千米 。多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立方米。河套灌区建有以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引水总干渠)为主体的完整的引黄灌溉系统和以总排干沟及红圪卜扬水站为骨干的排水系统,引黄灌溉面积达57. 4万公顷 。境内湖泊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湖泊300多个,面积约47千公顷,多数分布于河套灌区,面积在 100公顷 以上的湖泊就有10个,其中位于后套平原东端的乌梁素海面积 3万公顷 ,平均水深 0.7米 ,最大深度 2.5米 ,蓄水量20 993万立方米。以盛产黄河鲤鱼和芦苇著称。
巴彦淖尔市光能资源丰富。河套灌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91.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2.1%。乌兰布和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8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9%. 牧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286.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7%。山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261.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2%。
巴彦淖尔市风能资源丰富。北部牧区年平均风速超过启动风速(≥3.0 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启动风速年平均日数100天左右,套区为80-100天。年平均风速牧区最大为4.6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为2.6-2.8米/秒,河套灌区最小为2.6米/秒。
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已发展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其中硫铁矿储量4.69亿吨,占全区第一;煤资源储量30多亿吨;油页岩储量50亿吨;铁资源储量6.24亿吨,占全区第三;铬资源储量50.8万吨,占全区第二;铜资源储量179.33万吨,占全区第二;铅资源储量300.69万吨,占全区第一;锌资源储量1 156.50万吨,占全区第一;镍资源储量2.09万吨,占全区第二;钴资源储量5.2555万吨,占全区第三;钼资源储量2.33万吨;金(岩金)54.469吨;镉资源储量6 954吨,占全区第二;沸石资源储量14 962.6万吨,占全区第一;膨润土资源储量2 653.9万吨,占全区第二;晶质石墨资源储量800万吨。此外,周边地区资源条件也较好,可以形成汇集于该地区的产业集群。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