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阴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截至1993年底,全区已发现地热点7处,现分述如下:
一、阿尔山中低温地热田
阿尔山低温地热田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尔山镇附近,出露于侏罗系火山岩中,其分布受北东向压性断裂与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以泉群的形式排泄,其中25.1~37℃的温泉12个,38.1~48℃的热泉10个,
阿尔山热水水量丰富,KQ11热水井水量141.41吨/日,水温
1982年内蒙古114水文地质队对阿尔山热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勘查评价工作,提交了成果报告。
此外,在阿尔山伊尔施,出露一处温泉,大的露头有四处,水温38~40℃。
阿尔山地热水主要用于疗养。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初建了阿尔山疗养院,疗效十分显著,现院内设理、电、水疗等多科门诊,每年接待洗浴人员26万人次,夏日高峰期间每日达3 000~5 000人。
二、克什克腾旗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地热水出露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汤村。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南缘,黄岗山东坡,乌梁苏合河北岸阶地上。原出露有天然泉7眼,因机井长期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现只出露4眼泉。
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三组活动构造断裂控制,高温热水主要赋存、循环于花岗岩构造破碎带及断裂中。
1971~1977年,东北地质研究所和水文地质勘查部队对该热水进行了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热异常中心正处在北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破碎带断裂产状越陡,地下高温热水循环上升速度快,水热散失少,出露地表泉水温度较高。据1990年测试,KQ10热水井温度
该地热水被当地人用作洗浴、饮用、治病已有400多年历史。热水汤疗养院成立后,每年5~9月份,来自全国各地成千患者疗养治病,疗效甚佳。民族疗养院建筑面积4
三、敖汉旗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地热田位于赤峰市敖汉旗林家地乡热水汤村,地处阴山山地东段山间谷地,谷地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堆积,下伏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及华力西晚期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1971 年,辽宁省水文地质队对该地热水源地进行了普查,提交了《敖汉旗热水汤矿泉地热普查评价报告》(1:1000)。该报告对热水的出露条件,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述,计算动储量1 230吨/日。
当地居民利用热水治病历史悠久,现已打热水井取水,建有疗养院。
四、宁城县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热水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热水汤村,地处阴山山地东段山间谷地。谷地内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堆积薄层。该热水天然露头原有5处,现仅有2个热水泉出露。1973年,辽宁省水文地质大队在该区开展了热水普查工作,施工热水勘探孔8个,提交了《宁城县热水矿区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5万),圈定了热异常范围,进行了水文地质钻探,己查明热水分布范围0.5平方公里系一个热中心,孔口最高温度
该热水开发利用较早,现建有以复员军人疗养院为主的五家疗养院,共有床位600张,每年前来疗养患者络绎不绝,并且利用热水养热带鱼、种植蔬菜等。
五、凉城县中水塘低温地热水
该热水位于乌兰察布盟凉城三苏木乡中水塘村,地处阴山山地中段南缘岱海盆地北部边缘。原有热水泉水温
该地热水用于治病已历史悠久,1990年施工一眼热水井,拟建疗养院。
六、伊克乌素中温地热水
该热水点位于伊克昭盟杭锦旗伊克乌素附近,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高平原上,该热水井是1977年10月原国家地质部第三石油普查大队施工,孔深3
该地热水未被利用,当地政府正在筹建疗养院。
七、乌拉特前旗红壕低温地热水
该热水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大佘太乡红壕村东南
热水被当地居民用于洗浴治病。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阴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截至1993年底,全区已发现地热点7处,现分述如下:
一、阿尔山中低温地热田
阿尔山低温地热田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尔山镇附近,出露于侏罗系火山岩中,其分布受北东向压性断裂与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以泉群的形式排泄,其中25.1~37℃的温泉12个,38.1~48℃的热泉10个,
阿尔山热水水量丰富,KQ11热水井水量141.41吨/日,水温
1982年内蒙古114水文地质队对阿尔山热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勘查评价工作,提交了成果报告。
此外,在阿尔山伊尔施,出露一处温泉,大的露头有四处,水温38~40℃。
阿尔山地热水主要用于疗养。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初建了阿尔山疗养院,疗效十分显著,现院内设理、电、水疗等多科门诊,每年接待洗浴人员26万人次,夏日高峰期间每日达3 000~5 000人。
二、克什克腾旗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地热水出露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汤村。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南缘,黄岗山东坡,乌梁苏合河北岸阶地上。原出露有天然泉7眼,因机井长期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现只出露4眼泉。
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三组活动构造断裂控制,高温热水主要赋存、循环于花岗岩构造破碎带及断裂中。
1971~1977年,东北地质研究所和水文地质勘查部队对该热水进行了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热异常中心正处在北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破碎带断裂产状越陡,地下高温热水循环上升速度快,水热散失少,出露地表泉水温度较高。据1990年测试,KQ10热水井温度
该地热水被当地人用作洗浴、饮用、治病已有400多年历史。热水汤疗养院成立后,每年5~9月份,来自全国各地成千患者疗养治病,疗效甚佳。民族疗养院建筑面积4
三、敖汉旗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地热田位于赤峰市敖汉旗林家地乡热水汤村,地处阴山山地东段山间谷地,谷地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堆积,下伏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及华力西晚期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1971 年,辽宁省水文地质队对该地热水源地进行了普查,提交了《敖汉旗热水汤矿泉地热普查评价报告》(1:1000)。该报告对热水的出露条件,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述,计算动储量1 230吨/日。
当地居民利用热水治病历史悠久,现已打热水井取水,建有疗养院。
四、宁城县热水汤中高温热水
该热水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热水汤村,地处阴山山地东段山间谷地。谷地内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堆积薄层。该热水天然露头原有5处,现仅有2个热水泉出露。1973年,辽宁省水文地质大队在该区开展了热水普查工作,施工热水勘探孔8个,提交了《宁城县热水矿区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5万),圈定了热异常范围,进行了水文地质钻探,己查明热水分布范围0.5平方公里系一个热中心,孔口最高温度
该热水开发利用较早,现建有以复员军人疗养院为主的五家疗养院,共有床位600张,每年前来疗养患者络绎不绝,并且利用热水养热带鱼、种植蔬菜等。
五、凉城县中水塘低温地热水
该热水位于乌兰察布盟凉城三苏木乡中水塘村,地处阴山山地中段南缘岱海盆地北部边缘。原有热水泉水温
该地热水用于治病已历史悠久,1990年施工一眼热水井,拟建疗养院。
六、伊克乌素中温地热水
该热水点位于伊克昭盟杭锦旗伊克乌素附近,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高平原上,该热水井是1977年10月原国家地质部第三石油普查大队施工,孔深3
该地热水未被利用,当地政府正在筹建疗养院。
七、乌拉特前旗红壕低温地热水
该热水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大佘太乡红壕村东南
热水被当地居民用于洗浴治病。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