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典籍”指500年来蒙古民族、蒙医药学家在《四部医典》基本理论影响下,结合本民族社会和医药实际撰写的大量蒙医药经典著作,也包括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及许多人为方便学习研究《四部医典》而编写的注释性读本。这些蒙医药经典著作大约有500多部,绝大多数系用藏文书写而成。搜集、整理、研究蒙医药典籍,第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翻译,即将其由藏文译成蒙文。
初刊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的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是蒙古族医药学家忽思慧用汉文撰写的。晚清时乌珠穆沁旗著名蒙医药学家关布扎布的《药方》,使用的文字都是蒙文。
1638~1650年,明代蒙古卫拉特学者那木海扎木苏第一个将《四部医典》翻译成了蒙文。在这之前,藏文《四部医典》一直作为佛教“五明学”之一和佛教其他经典一起,以私人传授或寺院举办曼巴扎仓的方式用藏语言传习。清代的明珠道尔基是继那木海扎木苏之后,又一个将《四部医典》由藏文翻译成蒙文的著名蒙医学家。他还木刻出版了《四部医典》蒙文版。
1957年,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首次组织力量准备编译《四部医典》。鉴于古纳、于庆祥、占布拉什努等3位同志独立编译有3个《四部医典》不同的译本,卫生厅领导便将这3个人同时请到了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区第一期蒙医研究班,共同参与《四部医典》的编译工作。
1959年5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集体翻译的新版蒙文《四部医典》。197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蒙医研究所又一次依靠集体力量对《四部医典》进行了重新翻译,并于1979年再次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蒙藏文医学经卷的保管、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盟公署、市、旗、县人民委员会,指派专人对流散在民间及召庙中的有关医学经卷,进行整理、修补、造册、编目,以供整理研究应用。按照通知要求,各地大力开展工作,仅锡林郭勒盟在7所召庙中就搜集到了173种医学经卷文献,有些属于极为罕见的珍贵资料。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医药古籍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工作被迫中断,先前收集抢救的蒙藏医学文献资料大多毁灭、流失于破“四旧”等行动之中。“文化大革命”结束,一些有关蒙医药的出版物相继出版。其中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蒙医研究所蒙医研究室编著出版的《蒙药学》、锡盟蒙医研究所编著出版的《蒙医基础知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蒙医研究室编著出版的《蒙医药选编》、临河市医院蒙医科译著出版的《观者之喜》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蒙医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87年,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了由特·特木热校注的明珠道尔基翻译整理的清代版《四部医典》。
1959~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和党中央民族出版社等省部级以上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医药科研工作者编写、翻译的蒙医药专著143部,出版蒙医药各科大中专统编教材共42种。
“蒙医药典籍”指500年来蒙古民族、蒙医药学家在《四部医典》基本理论影响下,结合本民族社会和医药实际撰写的大量蒙医药经典著作,也包括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及许多人为方便学习研究《四部医典》而编写的注释性读本。这些蒙医药经典著作大约有500多部,绝大多数系用藏文书写而成。搜集、整理、研究蒙医药典籍,第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翻译,即将其由藏文译成蒙文。
初刊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的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是蒙古族医药学家忽思慧用汉文撰写的。晚清时乌珠穆沁旗著名蒙医药学家关布扎布的《药方》,使用的文字都是蒙文。
1638~1650年,明代蒙古卫拉特学者那木海扎木苏第一个将《四部医典》翻译成了蒙文。在这之前,藏文《四部医典》一直作为佛教“五明学”之一和佛教其他经典一起,以私人传授或寺院举办曼巴扎仓的方式用藏语言传习。清代的明珠道尔基是继那木海扎木苏之后,又一个将《四部医典》由藏文翻译成蒙文的著名蒙医学家。他还木刻出版了《四部医典》蒙文版。
1957年,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首次组织力量准备编译《四部医典》。鉴于古纳、于庆祥、占布拉什努等3位同志独立编译有3个《四部医典》不同的译本,卫生厅领导便将这3个人同时请到了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区第一期蒙医研究班,共同参与《四部医典》的编译工作。
1959年5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集体翻译的新版蒙文《四部医典》。197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蒙医研究所又一次依靠集体力量对《四部医典》进行了重新翻译,并于1979年再次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蒙藏文医学经卷的保管、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盟公署、市、旗、县人民委员会,指派专人对流散在民间及召庙中的有关医学经卷,进行整理、修补、造册、编目,以供整理研究应用。按照通知要求,各地大力开展工作,仅锡林郭勒盟在7所召庙中就搜集到了173种医学经卷文献,有些属于极为罕见的珍贵资料。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医药古籍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工作被迫中断,先前收集抢救的蒙藏医学文献资料大多毁灭、流失于破“四旧”等行动之中。“文化大革命”结束,一些有关蒙医药的出版物相继出版。其中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蒙医研究所蒙医研究室编著出版的《蒙药学》、锡盟蒙医研究所编著出版的《蒙医基础知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蒙医研究室编著出版的《蒙医药选编》、临河市医院蒙医科译著出版的《观者之喜》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蒙医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87年,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了由特·特木热校注的明珠道尔基翻译整理的清代版《四部医典》。
1959~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和党中央民族出版社等省部级以上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医药科研工作者编写、翻译的蒙医药专著143部,出版蒙医药各科大中专统编教材共42种。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