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汉语意为“红色”,“牧骑”意为“树杈上的嫩芽”,“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红色文化轻骑兵”。1957年6月,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创作、演出许多内容健康、有地方特点的文艺节目,繁荣了牧区的文艺创作、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乌兰牧骑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本色和文艺轻骑的演出特色,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他们面向基层群众,使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被蒙古族老乡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除演出外,乌兰牧骑还为农牧民群众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如放映科学文化知识影片,举办各类图片展览,代售图书、药品,为牧民照相、理发、辅导业余文艺骨干以及帮助牧民打草、挖井等。
乌兰牧骑队员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乌兰夫、习仲勋、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及接见。2017年10月,16名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给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11月21日,习近平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自诞生以来,先后创作音乐、曲艺、木偶戏等作品2000余部,有600余部作品在锡林郭勒盟、自治区乃至全国获奖。还作为文化艺术的友好使者,走出国门,把友谊的歌声传播到世界各地。
“乌兰”汉语意为“红色”,“牧骑”意为“树杈上的嫩芽”,“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红色文化轻骑兵”。1957年6月,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创作、演出许多内容健康、有地方特点的文艺节目,繁荣了牧区的文艺创作、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乌兰牧骑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本色和文艺轻骑的演出特色,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他们面向基层群众,使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被蒙古族老乡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除演出外,乌兰牧骑还为农牧民群众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如放映科学文化知识影片,举办各类图片展览,代售图书、药品,为牧民照相、理发、辅导业余文艺骨干以及帮助牧民打草、挖井等。
乌兰牧骑队员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乌兰夫、习仲勋、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及接见。2017年10月,16名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给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11月21日,习近平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自诞生以来,先后创作音乐、曲艺、木偶戏等作品2000余部,有600余部作品在锡林郭勒盟、自治区乃至全国获奖。还作为文化艺术的友好使者,走出国门,把友谊的歌声传播到世界各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