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十年(1732),从布特哈地区调遣26佐达斡尔人同鄂温克、巴尔虎人到呼伦贝尔驻防。当时到呼伦贝尔驻防的主要是达斡尔族郭布罗部、莫尔登部和敖拉部。郭布罗部居住在巴彦嵯岗苏木的莫和尔图和巴彦托海镇(南屯)的西屯,敖拉部居住在巴彦托海镇(南屯)的东屯,而莫尔登部原来居住在海拉尔西郊,东北沦陷时期搬迁到巴彦托海镇(南屯)。
清代以来海拉尔达斡尔人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政治生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上层人物,从清朝末年以来就统治呼伦贝尔地方,并出现著名的文学家昌芝田(又名阿拉布坦)和内蒙古地区民主革命时期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郭道甫。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便有不少的有志青年奔赴蒙古和苏联求学,参加革命为革命献身。东北沦陷时期从事抗日地下工作者就有数十名,包括少将级的伪满军官,并出现公开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上层人物伪满兴安北省省长莫尔登氏凌升等人,后被日本法西斯所杀害。因为海拉尔达斡尔人身处多民族的环境和处于中、俄、蒙三国的不同的文化交界之处,受多种文化的影响,文化素质较高。这一族群出现许多蒙汉兼通的知识分子和各界著名人物。
海拉尔地区现在已经成为又一个达斡尔族人口相对集中的聚居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除了原有的海拉尔达斡尔人外,近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地从布特哈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有达斡尔族相继迁到该地,使该地区达斡尔族总人口达到1500余人。海拉尔地区已经成为各地达斡尔族人口的混居地区。原海拉尔达斡尔族人口约有6000人。现在他们除了集中在旗所在地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巴彦塔拉苏木等地外,他们还散居在呼和浩特、海拉尔、牙克石、满洲里等地。
达斡尔语海拉尔方言是原海拉尔达斡尔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达斡尔语的主要方言之一。使用该方言的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个方言是有很大影响的一种方言。这里有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因素。
从清代以来,满文字母的达斡尔文在海拉尔地区得到传播。由于著名诗人昌芝田作品语言的影响,出现达斡尔语文学语言的雏型,并对口语产生影响和约束,造就音变较少,发音比较规范,而且语调比较优雅的一种方言。
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主要是以蒙古文进行的。虽然大部分达斡尔族小孩子上汉语授课的学校,但仍然有不少的达斡尔族小孩子上蒙古文授课的学校。蒙古语对这个方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
海拉尔方言是比较早的被注意研究的一种方言。著名蒙古学家鲍培在1927年,在蒙古调查蒙古语喀尔喀方言时,从住在乌兰巴托的一些海拉尔达斡尔人那里,调查记录海拉尔方言的语言材料,并根据他调查所得材料编写《达斡尔方言》一书,于1930年在列宁格勒出版。实际上,它是研究达斡尔海拉尔方言的最早的论著。近年以来,日本学者们也发表几篇有关达斡尔语海拉尔方言的文章。
清雍正十年(1732),从布特哈地区调遣26佐达斡尔人同鄂温克、巴尔虎人到呼伦贝尔驻防。当时到呼伦贝尔驻防的主要是达斡尔族郭布罗部、莫尔登部和敖拉部。郭布罗部居住在巴彦嵯岗苏木的莫和尔图和巴彦托海镇(南屯)的西屯,敖拉部居住在巴彦托海镇(南屯)的东屯,而莫尔登部原来居住在海拉尔西郊,东北沦陷时期搬迁到巴彦托海镇(南屯)。
清代以来海拉尔达斡尔人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政治生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上层人物,从清朝末年以来就统治呼伦贝尔地方,并出现著名的文学家昌芝田(又名阿拉布坦)和内蒙古地区民主革命时期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郭道甫。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便有不少的有志青年奔赴蒙古和苏联求学,参加革命为革命献身。东北沦陷时期从事抗日地下工作者就有数十名,包括少将级的伪满军官,并出现公开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上层人物伪满兴安北省省长莫尔登氏凌升等人,后被日本法西斯所杀害。因为海拉尔达斡尔人身处多民族的环境和处于中、俄、蒙三国的不同的文化交界之处,受多种文化的影响,文化素质较高。这一族群出现许多蒙汉兼通的知识分子和各界著名人物。
海拉尔地区现在已经成为又一个达斡尔族人口相对集中的聚居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除了原有的海拉尔达斡尔人外,近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地从布特哈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有达斡尔族相继迁到该地,使该地区达斡尔族总人口达到1500余人。海拉尔地区已经成为各地达斡尔族人口的混居地区。原海拉尔达斡尔族人口约有6000人。现在他们除了集中在旗所在地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巴彦塔拉苏木等地外,他们还散居在呼和浩特、海拉尔、牙克石、满洲里等地。
达斡尔语海拉尔方言是原海拉尔达斡尔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达斡尔语的主要方言之一。使用该方言的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个方言是有很大影响的一种方言。这里有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因素。
从清代以来,满文字母的达斡尔文在海拉尔地区得到传播。由于著名诗人昌芝田作品语言的影响,出现达斡尔语文学语言的雏型,并对口语产生影响和约束,造就音变较少,发音比较规范,而且语调比较优雅的一种方言。
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主要是以蒙古文进行的。虽然大部分达斡尔族小孩子上汉语授课的学校,但仍然有不少的达斡尔族小孩子上蒙古文授课的学校。蒙古语对这个方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
海拉尔方言是比较早的被注意研究的一种方言。著名蒙古学家鲍培在1927年,在蒙古调查蒙古语喀尔喀方言时,从住在乌兰巴托的一些海拉尔达斡尔人那里,调查记录海拉尔方言的语言材料,并根据他调查所得材料编写《达斡尔方言》一书,于1930年在列宁格勒出版。实际上,它是研究达斡尔海拉尔方言的最早的论著。近年以来,日本学者们也发表几篇有关达斡尔语海拉尔方言的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