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牧区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全盟的农村牧区群众体育开展得全面而扎实,涌现出一些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其中主要有察哈尔右翼中旗塔布忽洞乡、凉城县崞县窑乡和丰镇县新城湾乡。
察哈尔右翼中旗塔布忽洞乡:这个乡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得广泛、活跃、持久。
1975年1月,塔布忽洞乡党委书记雷天禄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代表,参加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9月,雷天禄代表塔布忽洞乡参加全国群体工作先代会。会议期间,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16种语言对国外广播塔布忽洞乡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国家体委为塔布忽洞乡颁发奖旗。1977年,中共察哈尔右翼中旗旗委副书记兼体委主任贺光明作为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参加全国体工会,由国家体委授予塔布忽洞乡“群体先进单位”奖旗一面。1979年,雷天禄再次代表塔布忽洞乡出席全国第四届运动会。凉城县崞县窑乡:崞县窑乡的乒乓球、篮球等项群体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并为盟输送多名运动员。1975年,雷天䘵以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出席国家体委的表彰大会。
丰镇县新城湾乡:新城湾乡的武术、篮球等项群体活动开展得活跃,并建有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1975年以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出席国家体委的表彰大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牧区的体育活动更为活跃,各旗县市都为争创全盟、全区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广泛开展篮球、田径、摔跤、自行车、射击、投弹等体育活动。在开展农牧区体育活动中,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小型多样、农闲多搞、农忙少搞、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原则。许多农牧民自筹资金开展体育活动,置备体育设施。和林县西沟门乡农民赵大平自己投资1万余元建篮球场,举办运动会,办文化室;丰镇县新营子乡农民孟千千办文化室,并设乒乓球台免费供农民活动。
1982年,卓资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1985年,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体育人口已达1079461人,其中农村牧区有各种体育代表队221个,队员3240人。这些代表队队员已经成为农牧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
1986年,丰镇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属国家第一批先进县。
1987年,兴和县三瑞里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赵福娃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1991年,农村、牧区群众体育活动出现好势头,察哈尔右翼中旗20余个乡举办棋类、球类比赛。武川县大青山乡、东土城乡自筹资金组织农民综合性运动会。卓资县哈达图乡文化站,全年举办乡级文体活动11次,5000余名农村干部和农民参加比赛;举办行政村级文体活动近20次,参加活动的农民达6000余名。察哈尔右翼后旗大六号乡八号地行政村和丰镇市新营子行政村私人办起文化站,开展文体活动。达茂旗苏木、嘎查在祭脑包的同时举办运动会25次。
1992年,在全区农运会上,乌兰察布盟代表队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团体成绩居各盟市榜首,有5名运动员代表自治区参加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
1996年,丰镇市隆盛庄镇被农业部、国家体委、中国农民体协评为第三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并在上海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予以表彰奖励。
1999年,乌兰察布盟体育局狠抓农村牧区体育活动和传统项目体育活动的开展,卓资县八苏木乡农牧民体育活动最为活跃,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先进乡镇,同年派代表到四川绵阳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全国农民体协的表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牧区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全盟的农村牧区群众体育开展得全面而扎实,涌现出一些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其中主要有察哈尔右翼中旗塔布忽洞乡、凉城县崞县窑乡和丰镇县新城湾乡。
察哈尔右翼中旗塔布忽洞乡:这个乡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得广泛、活跃、持久。
1975年1月,塔布忽洞乡党委书记雷天禄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代表,参加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9月,雷天禄代表塔布忽洞乡参加全国群体工作先代会。会议期间,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16种语言对国外广播塔布忽洞乡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国家体委为塔布忽洞乡颁发奖旗。1977年,中共察哈尔右翼中旗旗委副书记兼体委主任贺光明作为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参加全国体工会,由国家体委授予塔布忽洞乡“群体先进单位”奖旗一面。1979年,雷天禄再次代表塔布忽洞乡出席全国第四届运动会。凉城县崞县窑乡:崞县窑乡的乒乓球、篮球等项群体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并为盟输送多名运动员。1975年,雷天䘵以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出席国家体委的表彰大会。
丰镇县新城湾乡:新城湾乡的武术、篮球等项群体活动开展得活跃,并建有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1975年以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出席国家体委的表彰大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牧区的体育活动更为活跃,各旗县市都为争创全盟、全区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广泛开展篮球、田径、摔跤、自行车、射击、投弹等体育活动。在开展农牧区体育活动中,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小型多样、农闲多搞、农忙少搞、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原则。许多农牧民自筹资金开展体育活动,置备体育设施。和林县西沟门乡农民赵大平自己投资1万余元建篮球场,举办运动会,办文化室;丰镇县新营子乡农民孟千千办文化室,并设乒乓球台免费供农民活动。
1982年,卓资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1985年,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体育人口已达1079461人,其中农村牧区有各种体育代表队221个,队员3240人。这些代表队队员已经成为农牧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
1986年,丰镇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属国家第一批先进县。
1987年,兴和县三瑞里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赵福娃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1991年,农村、牧区群众体育活动出现好势头,察哈尔右翼中旗20余个乡举办棋类、球类比赛。武川县大青山乡、东土城乡自筹资金组织农民综合性运动会。卓资县哈达图乡文化站,全年举办乡级文体活动11次,5000余名农村干部和农民参加比赛;举办行政村级文体活动近20次,参加活动的农民达6000余名。察哈尔右翼后旗大六号乡八号地行政村和丰镇市新营子行政村私人办起文化站,开展文体活动。达茂旗苏木、嘎查在祭脑包的同时举办运动会25次。
1992年,在全区农运会上,乌兰察布盟代表队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团体成绩居各盟市榜首,有5名运动员代表自治区参加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
1996年,丰镇市隆盛庄镇被农业部、国家体委、中国农民体协评为第三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并在上海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予以表彰奖励。
1999年,乌兰察布盟体育局狠抓农村牧区体育活动和传统项目体育活动的开展,卓资县八苏木乡农牧民体育活动最为活跃,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先进乡镇,同年派代表到四川绵阳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全国农民体协的表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