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体育组织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为核心,抓基础,促发展,群众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健身场地数量不断增加,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组织网络日益完善,围绕奥运争光计划,抓管理,求突破,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成绩突出,第30届伦敦奥运会入选运动员人数和参赛项目取得突破;以开展活动为契机,抓人才、促提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参与单位的好评;规范市场运行环境与秩序,抓重点,求创新,体育产业有了新发展。着重加强体育产业与草原文化相结合,宣传推广自治区独特的自然和民族体育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全面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全年体育彩票销售突破16亿。
群众体育
建设150个乡镇(苏木)小型体育健身中心、6个“雪炭工程”、1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50条。2012年底,已完成建设小型体育活动中心307个,占全区乡镇中心总数的48%。资助草原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单位5个;内蒙古首个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落成并举办大型登山健步活动;与自治区民委共同建设了7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等;各地各级围绕庆祝
竞技体育
2012年,自治区各训练单位运动员已参加20个大项的80项次的国内、国际比赛,获得360个录取名次,获得金牌80枚(其中洲际比赛13枚)、银牌76枚(其中洲际比赛15枚)、铜牌78枚(其中洲际比赛14枚),入选国家队集训54名运动员(其中国家青年队18人)。充分体现了自治区竞技体育实力的显著提升。时隔24年再次组团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取得1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并有10名运动员在8个项目中获得四至八名的优异成绩;自治区有10名运动员、2名教练员获得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现代五项、田径、柔道、拳击、曲棍球、皮划艇、帆船7个大项、10个小项的比赛资格,参赛人数和项目是奥运会在国外举办最多的一届。在伦敦奥运会上,共获得两个第六名(刘相蓉女子铅球第六名、高丽华女子曲棍球第六名)和一个第七名(吴树根女子柔道
青少年体育
以国家体育总局开展2013~2016年奥运会期间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为契机,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评估办法,不断细化准入标准,实施检查督导,提高了自治区59所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水平。继续实施曲棍球“童军计划”,造就一批自治区曲棍球后备人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青少年干部业务素质。2012年共举办教练员培训班6次,1 500人次。组织全区各盟市教练、管理人员等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培训班15项次。通过办赛,丰富基层教练员的技术、战术、体能、规划等方面的经验;研究制定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及各部分评估标准实施细则;加强与教育厅合作,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联合做好年度竞赛工作,采取措施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足球”等主题活动,命名自治区级青少年俱乐部10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3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0所,并积极开展活动。2012年8月,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在赤峰市顺利举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支学生代表队的593名运动员进行体育竞技和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参与单位的好评。
体育产业
至
体育法制及宣传
2012年,围绕体育工作中心任务,体育法制建设,体育宣传等各项基础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富有成效。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的施行为标志,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龙头,以国务院行政法规、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骨干,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体育法制体系,全区依法治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育宣传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运动员参加伦敦奥运会、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竞走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等一系列赛事及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倾力宣传。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集体采访、好新闻评选等活动,引导新闻单位拓宽报道领域,丰富报道内容,为自治区体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
重要事项
——源自《内蒙古年鉴》2013卷
概 况
201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体育组织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为核心,抓基础,促发展,群众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健身场地数量不断增加,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组织网络日益完善,围绕奥运争光计划,抓管理,求突破,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成绩突出,第30届伦敦奥运会入选运动员人数和参赛项目取得突破;以开展活动为契机,抓人才、促提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参与单位的好评;规范市场运行环境与秩序,抓重点,求创新,体育产业有了新发展。着重加强体育产业与草原文化相结合,宣传推广自治区独特的自然和民族体育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全面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全年体育彩票销售突破16亿。
群众体育
建设150个乡镇(苏木)小型体育健身中心、6个“雪炭工程”、1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50条。2012年底,已完成建设小型体育活动中心307个,占全区乡镇中心总数的48%。资助草原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单位5个;内蒙古首个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落成并举办大型登山健步活动;与自治区民委共同建设了7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等;各地各级围绕庆祝
竞技体育
2012年,自治区各训练单位运动员已参加20个大项的80项次的国内、国际比赛,获得360个录取名次,获得金牌80枚(其中洲际比赛13枚)、银牌76枚(其中洲际比赛15枚)、铜牌78枚(其中洲际比赛14枚),入选国家队集训54名运动员(其中国家青年队18人)。充分体现了自治区竞技体育实力的显著提升。时隔24年再次组团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取得1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并有10名运动员在8个项目中获得四至八名的优异成绩;自治区有10名运动员、2名教练员获得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现代五项、田径、柔道、拳击、曲棍球、皮划艇、帆船7个大项、10个小项的比赛资格,参赛人数和项目是奥运会在国外举办最多的一届。在伦敦奥运会上,共获得两个第六名(刘相蓉女子铅球第六名、高丽华女子曲棍球第六名)和一个第七名(吴树根女子柔道
青少年体育
以国家体育总局开展2013~2016年奥运会期间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为契机,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评估办法,不断细化准入标准,实施检查督导,提高了自治区59所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水平。继续实施曲棍球“童军计划”,造就一批自治区曲棍球后备人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青少年干部业务素质。2012年共举办教练员培训班6次,1 500人次。组织全区各盟市教练、管理人员等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培训班15项次。通过办赛,丰富基层教练员的技术、战术、体能、规划等方面的经验;研究制定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及各部分评估标准实施细则;加强与教育厅合作,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联合做好年度竞赛工作,采取措施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足球”等主题活动,命名自治区级青少年俱乐部10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3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0所,并积极开展活动。2012年8月,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在赤峰市顺利举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支学生代表队的593名运动员进行体育竞技和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参与单位的好评。
体育产业
至
体育法制及宣传
2012年,围绕体育工作中心任务,体育法制建设,体育宣传等各项基础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富有成效。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的施行为标志,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龙头,以国务院行政法规、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骨干,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体育法制体系,全区依法治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育宣传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运动员参加伦敦奥运会、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竞走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等一系列赛事及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倾力宣传。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集体采访、好新闻评选等活动,引导新闻单位拓宽报道领域,丰富报道内容,为自治区体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
重要事项
——源自《内蒙古年鉴》2013卷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