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获悉,近几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作聚焦脱贫攻坚,以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按照现行标准,2020年,全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副厅长赵长青表示,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消除饮水安全隐患,2019年、2020年内蒙古连续两年开展饮水安全保障大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保障不扎实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处落实解决措施。“十三五”规划期间(2016—2020),内蒙古共为18.3万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成色质量。
据了解,“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区累计投入饮水安全资金53.7亿元,共新建和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1.5万处,新打水源井2.4万眼,建成牧区储水窖1万余处,安装净水设备16.8万套,新建、改造管网1.67万千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农牧民430万人,解决18.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解决75万人氟砷碘超标问题,基本完成饮水型地方病防治任务;巩固提升苦咸水改水工程389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受益人口10.3万人;全区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到82%。其中,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等盟市集中供水率超过90%。
截至12月,全区各旗县均落实应急供水保障机制,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定价,水费收缴率达95%,农村牧区供水“有人管、有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正在形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农牧处处长高明堂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通过长效管护提升供水质量,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养护经费,健全完善应急供水预案,不断提升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12月27日,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获悉,近几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作聚焦脱贫攻坚,以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按照现行标准,2020年,全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副厅长赵长青表示,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消除饮水安全隐患,2019年、2020年内蒙古连续两年开展饮水安全保障大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保障不扎实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处落实解决措施。“十三五”规划期间(2016—2020),内蒙古共为18.3万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成色质量。
据了解,“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区累计投入饮水安全资金53.7亿元,共新建和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1.5万处,新打水源井2.4万眼,建成牧区储水窖1万余处,安装净水设备16.8万套,新建、改造管网1.67万千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农牧民430万人,解决18.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解决75万人氟砷碘超标问题,基本完成饮水型地方病防治任务;巩固提升苦咸水改水工程389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受益人口10.3万人;全区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到82%。其中,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等盟市集中供水率超过90%。
截至12月,全区各旗县均落实应急供水保障机制,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定价,水费收缴率达95%,农村牧区供水“有人管、有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正在形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农牧处处长高明堂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通过长效管护提升供水质量,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养护经费,健全完善应急供水预案,不断提升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