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乳粉生产始于1952年的牙克石乳品厂。当时收奶人员赶着四轮马车,走家串户摇铃收购牛奶,收奶计量采用苏联产桶式漂浮秤。牛奶装入
50年代初期乳粉的生产采用手工方式,即平锅乳粉。生产工艺为:牛奶预处理→杀菌、干燥→粉碎→过筛→干燥→过筛→包装→成品。成品溶解度低、杂质度偏高、质量较差。
1956年,牙克石乳品厂扩建后,预处理阶段采用电动分离机净乳、脱脂牛奶的冷却贮存实现了机械制冷。杀菌用保温缸进行,杀菌温度为
1958年,扎赉诺尔乳品厂自行研制成功一台结构简单的直火加热器和喷雾干燥箱,实现了喷雾干燥生产乳粉,使产品质量达到了部颁标准特级品,生产能力由日处理鲜奶5吨提高到20吨。同年9月,通辽市乳品厂也开始了半机械化奶粉生产,改用气泵,实现简易喷雾干燥,平底烘箱,由蒸汽供热。
1968年,呼和浩特市乳品厂从丹麦引进日处理鲜奶20吨奶粉成套设备。浓缩采用双效降膜蒸发器,干燥采用带冷却床的立式离心喷雾干燥塔。每蒸发1公斤水耗汽0.37公斤,与单效蒸发器相比可使蒸汽消耗降低50%以上。并且耗水低,物料受热时间短,可连续生产。带冷却床的立式离心喷雾干燥塔,可连续出粉,并经冷却床冷却。奶粉可直接包装,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由于采用离心喷雾,奶粉颗粒较大,所以冲调性比当时其它厂生产的奶粉好。
1979年,黑龙江省计委批准在额尔古纳右旗拉布大林镇建设日处理鲜奶20吨的乳品厂。
1983年4月至1985年9月,自治区轻工科研所与海拉尔乳品厂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制成母乳化婴儿奶粉。采用模拟母乳成份配方原则,借助微型电脑进行配料计算以及乳清脱盐、物料混合、超高温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制成粉状配方奶粉,适合于6个月以内婴儿哺乳期喂养之用。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小儿科做3个月婴儿喂养试验,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X光检查,证明婴儿生长发育,可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媲美。
本项目在黑龙江、石家庄、杭州、广州等省市推广,受到好评,自治区也有许多乳品厂生产。国内年产量超过1万吨。
1985年,比利时无偿援助价值66万美元的设备与技术,在自治区轻工科研所内建立乳酸菌研究与培训中心,1988年建成,开始生产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双岐杆菌发酵剂、嗜酸菌发酸剂、普通酸奶发酵剂等,供应全国。
1985年2月,拉布大林乳品厂设计安装了第一套喷雾干燥塔余热回收装置。4月,又安装了第二套。该装置使用丙酮热管回收干燥塔排出的废气中的余热,用以加热新鲜空气,可使
1987年,自治区轻工系统乳品行业先后改造扩建25个乳品厂,其中建成日处理鲜奶20吨的奶粉车间11个,日处理40吨的奶粉车间7个,日处理100吨的奶粉车间1个。在牛奶预处理中使用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加热牛奶,用立式或卧式贮奶罐贮奶,采用丹麦、瑞典、西德等国及国产分离机或净乳机净乳或脱脂,用双效降膜式蒸发器对牛奶杀菌浓缩,用立式喷雾干燥塔高压喷雾干燥(牙克石乳品厂40吨奶粉车间采用离心喷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乳粉生产始于1952年的牙克石乳品厂。当时收奶人员赶着四轮马车,走家串户摇铃收购牛奶,收奶计量采用苏联产桶式漂浮秤。牛奶装入
50年代初期乳粉的生产采用手工方式,即平锅乳粉。生产工艺为:牛奶预处理→杀菌、干燥→粉碎→过筛→干燥→过筛→包装→成品。成品溶解度低、杂质度偏高、质量较差。
1956年,牙克石乳品厂扩建后,预处理阶段采用电动分离机净乳、脱脂牛奶的冷却贮存实现了机械制冷。杀菌用保温缸进行,杀菌温度为
1958年,扎赉诺尔乳品厂自行研制成功一台结构简单的直火加热器和喷雾干燥箱,实现了喷雾干燥生产乳粉,使产品质量达到了部颁标准特级品,生产能力由日处理鲜奶5吨提高到20吨。同年9月,通辽市乳品厂也开始了半机械化奶粉生产,改用气泵,实现简易喷雾干燥,平底烘箱,由蒸汽供热。
1968年,呼和浩特市乳品厂从丹麦引进日处理鲜奶20吨奶粉成套设备。浓缩采用双效降膜蒸发器,干燥采用带冷却床的立式离心喷雾干燥塔。每蒸发1公斤水耗汽0.37公斤,与单效蒸发器相比可使蒸汽消耗降低50%以上。并且耗水低,物料受热时间短,可连续生产。带冷却床的立式离心喷雾干燥塔,可连续出粉,并经冷却床冷却。奶粉可直接包装,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由于采用离心喷雾,奶粉颗粒较大,所以冲调性比当时其它厂生产的奶粉好。
1979年,黑龙江省计委批准在额尔古纳右旗拉布大林镇建设日处理鲜奶20吨的乳品厂。
1983年4月至1985年9月,自治区轻工科研所与海拉尔乳品厂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制成母乳化婴儿奶粉。采用模拟母乳成份配方原则,借助微型电脑进行配料计算以及乳清脱盐、物料混合、超高温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制成粉状配方奶粉,适合于6个月以内婴儿哺乳期喂养之用。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小儿科做3个月婴儿喂养试验,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X光检查,证明婴儿生长发育,可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媲美。
本项目在黑龙江、石家庄、杭州、广州等省市推广,受到好评,自治区也有许多乳品厂生产。国内年产量超过1万吨。
1985年,比利时无偿援助价值66万美元的设备与技术,在自治区轻工科研所内建立乳酸菌研究与培训中心,1988年建成,开始生产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双岐杆菌发酵剂、嗜酸菌发酸剂、普通酸奶发酵剂等,供应全国。
1985年2月,拉布大林乳品厂设计安装了第一套喷雾干燥塔余热回收装置。4月,又安装了第二套。该装置使用丙酮热管回收干燥塔排出的废气中的余热,用以加热新鲜空气,可使
1987年,自治区轻工系统乳品行业先后改造扩建25个乳品厂,其中建成日处理鲜奶20吨的奶粉车间11个,日处理40吨的奶粉车间7个,日处理100吨的奶粉车间1个。在牛奶预处理中使用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加热牛奶,用立式或卧式贮奶罐贮奶,采用丹麦、瑞典、西德等国及国产分离机或净乳机净乳或脱脂,用双效降膜式蒸发器对牛奶杀菌浓缩,用立式喷雾干燥塔高压喷雾干燥(牙克石乳品厂40吨奶粉车间采用离心喷雾)。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