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遵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强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为后续的“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推进“双一流”建设。2016年,出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关于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按照“争创国内一流,瞄准世界水平”的总体思路,对自治区高校“双一流”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2019年,研究制定《关于加快自治区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就突出育人功能、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意见。2017年起自治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累计投入9.7亿元,持续支持7所高校的16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自治区高校17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10%~40%,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两个学科连续第二年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世界排名前1%,“双一流”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推进学科学位点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一是学科学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自治区教育厅对列入“十三五”教育规划并立项建设的6所申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的学校予以重点支持,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取得中医学(蒙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验收;2019年,内蒙古艺术学院、赤峰学院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此,全区有7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培养资质,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涉及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规模1935人。有12所高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4个(含7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培养规模19830人。二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实施细则》,根据抽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全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和表彰工作,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00篇,有效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2019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全区被抽评的8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全部评估为“合格”学位点。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2018年,内蒙古大学获批“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我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同时,“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农业部验收。二是依托地域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内蒙古科技大学立足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开展稀土在钢铁、镁、铝、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形成5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建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内蒙古工业大学形成煤化工领域的研究特色,“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燃煤供热锅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示范”两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获批建设实施。
——全力支持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一是政策支持。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时“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自治区研究制定《关于落实“部区合建”协议加快推进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盯内蒙古大学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提出涉及人事岗位编制、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诸多具体举措。二是资源支持。自治区出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内蒙古大学研究出台《“骏马计划”岗位暂行实施办法》,为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政策支持。截至2020年10月,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93人,其中“骏马计划”24人,6个团队入选“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37人入选“草原英才”工程,1个团队和4位教师获得“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2020年5月内蒙古大学引进复旦大学“杰青”人才胡薇教授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加快推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在“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资金”中,2016—2020年共下达2302.5万元,主要支持内蒙古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在“党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项目”中,2016—2020年共下拨28990万元支持内蒙古大学“一省一校”“省部共建”“部区合建”等项目建设;在全区“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中,2016—2020年累计安排30484万元支持内蒙古大学。三是学科建设支持。支持内蒙古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研经费714万余元。2020年10月,内蒙古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排名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全区高校前40%学科总数的53%。2020年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大学化学学科已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科均已接近前1%,其他学科潜力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自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遵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强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为后续的“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推进“双一流”建设。2016年,出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关于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按照“争创国内一流,瞄准世界水平”的总体思路,对自治区高校“双一流”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2019年,研究制定《关于加快自治区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就突出育人功能、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意见。2017年起自治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累计投入9.7亿元,持续支持7所高校的16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自治区高校17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10%~40%,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两个学科连续第二年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世界排名前1%,“双一流”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推进学科学位点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一是学科学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自治区教育厅对列入“十三五”教育规划并立项建设的6所申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的学校予以重点支持,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取得中医学(蒙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验收;2019年,内蒙古艺术学院、赤峰学院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此,全区有7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培养资质,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涉及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规模1935人。有12所高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4个(含7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培养规模19830人。二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实施细则》,根据抽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全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和表彰工作,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00篇,有效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2019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全区被抽评的8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全部评估为“合格”学位点。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2018年,内蒙古大学获批“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我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同时,“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农业部验收。二是依托地域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内蒙古科技大学立足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开展稀土在钢铁、镁、铝、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形成5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建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内蒙古工业大学形成煤化工领域的研究特色,“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燃煤供热锅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示范”两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获批建设实施。
——全力支持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一是政策支持。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时“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自治区研究制定《关于落实“部区合建”协议加快推进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盯内蒙古大学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提出涉及人事岗位编制、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诸多具体举措。二是资源支持。自治区出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内蒙古大学研究出台《“骏马计划”岗位暂行实施办法》,为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政策支持。截至2020年10月,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93人,其中“骏马计划”24人,6个团队入选“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37人入选“草原英才”工程,1个团队和4位教师获得“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2020年5月内蒙古大学引进复旦大学“杰青”人才胡薇教授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加快推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在“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资金”中,2016—2020年共下达2302.5万元,主要支持内蒙古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在“党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项目”中,2016—2020年共下拨28990万元支持内蒙古大学“一省一校”“省部共建”“部区合建”等项目建设;在全区“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中,2016—2020年累计安排30484万元支持内蒙古大学。三是学科建设支持。支持内蒙古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研经费714万余元。2020年10月,内蒙古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排名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全区高校前40%学科总数的53%。2020年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大学化学学科已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科均已接近前1%,其他学科潜力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