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寺庙学塾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随着喇嘛教的发展,蒙旗各大喇嘛庙沿用西藏、青海等地寺庙学塾的模式,先后设置各种喇嘛学塾(藏语称“拉桑”,是喇嘛们学习、研究佛经的学校)。喇嘛学塾设有却伊拉、曼巴、纠德巴、洞阔尔、吉多尔、喇嘛日木等不同专业和年限的六种学塾。
1.却伊拉学塾(也译为“教学部”或“哲学部”)
却伊拉学塾有13个寻岱(也称桑岱,即专科学级),前12个寻岱,修业15年;最后一个寻岱,为最高学级,如同大学的研究生班,没有一定的修业年限,二三年或七八年,甚至到老,以达到学业水平为止。每个寻岱分为若干组,每组有经师和组长一名,学生从几名到数十名不等。每日半天上课,主要由经师讲经文教义,并出题由学生作答,其余时间由组长带领自学,互相出题讨论。各寻岱的教学内容侧重面不同,但总的目的和基本内容相同,均是使喇嘛学生通晓经典教义,树立思维是一切之源的哲学观,宣扬忠诚信仰喇嘛教、潜心修行、扬善弃恶、恪守戒律等教义。经卷全部是藏文,经师根据学僧的程度,用蒙古语或藏语授课。每月举行4~5次法会,主要讨论佛教经典,并进行答辩。经师也常令学生书写经文,开始时在“萨木拉”(长1尺5寸的板子)上练字,熟练后再在纸上书写。每年2月和9月各考试一次,两次考试不及格者,留级重学,同时要受罚站、下跪等惩罚;成绩优秀者授予学位。
2.曼巴学塾(一般称“医学部”)
曼巴学塾没有规定的修业年限,主要学习人医、兽医和制药技术。先讲授蒙医理论,后学临床治疗、采药、制药等实际技术。基本教材为《沙德珠德》(主要讲解病理的书)《玛德珠德》(主要讲解配制药剂原理的书)《西玛珠德》(讲解临床治疗,如火针、行针、服药等原理和技术的书)《珠德西》(讲解病情种类的书)《散托布》(医学四书的补充教材)。教学时主要采用喇嘛医师讲解教材、喇嘛学生先背诵后讨论等方法。喇嘛医师还组织学生采药,并以药草、矿物等研制蒙药,对症治疗,直到能治一般疾病为止。制药、用药方面多用生药,与中医、西医迥然不同。药方多用藏文,故曼巴学塾出徒的学生称为喇嘛医。
3.纠德巴学塾(也译为“真言学塾”或“秘密学塾”)
纠德巴学塾的教学目的是加强宗教的神秘化,以扩大宗教影响,只准少数人掌握,招生不多。主要讲授秘密教理、咒语、画符、法术等,使学生精通梵文、咒语,能翻译藏文经卷。念咒、法术等活动,均在特定的密室内进行,不准外人进入,连寺庙的喇嘛们也不能随便入内。每年3月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者授予学位。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
4.洞阔尔学塾(也译为“时轮学部”)
洞阔尔学塾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天文、历法、建筑、占卜等知识,以数学、天文、“兰萨”字(一种古印度文)为重点内容。主要教材有《西经》《萨布尔经》《洞阔尔经》等。学习年限6—7年。日常教学主要是学生们在经师的指导下诵经,并将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的心得写好贴在墙上,由经师一一进行检查。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有错误的,在错处抹牛粪,以示惩罚。经师还指导学生试做“萨其格杜勒生”(用五色土做的佛堂、经堂的建筑模型),在每年6月的经会上,将一部分模型送到河里漂走;余下的模型,放到庙堂党中央的大桌子上展览。学生们每年考试一次,及格者授予学位。
吉多尔和喇嘛日木两类学塾,在蒙旗寺庙中比较少见,葛根黑德庙和五当召设有该两类学塾。
寺庙学塾的教育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宗教教育,二是道德教育,三是文化知识教育,四是专业知识教育。学习内容除各学塾的专修科目外,还有音乐、舞蹈、绘画、诗歌、雕塑、天文、历史、地理等选修科目,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修其中的一二种。
东北沦陷时期举办的喇嘛学校,全日授课,对蒙旗原有喇嘛学塾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教学科目主要有诵经、蒙语、日语、算术、体育、音乐等;教材使用当时国民初级学校课本。后来又增设国民道德课,每天的早会上由日本喇嘛对学生们训话,宣扬“日蒙亲善”“天皇陛下圣恩”等殖民主义奴化思想。还开展军事训练。教育方法上完全采用法西斯的手段,随意打骂、体罚。学制2—3年。每年举行一次开学典礼,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成绩优秀的选送到日本留学。1940年,由兴亚院文化部出资,在官立厚和医院开设蒙医养成所,从曼巴学塾中选拔部分学生到养成所接受西医教育。厚和医院的医师担任教师,为喇嘛医师们讲授西医临床医学纲要和病理研究等课,并采用近代医疗设备和新标本进行实际训练。教材均用新版教科书的蒙译本,学习期限为1年。日伪政府发布命令,凡30岁以下的喇嘛一律学习和使用蒙古文,喇嘛学塾的经文要逐渐以蒙古文替代藏文,喇嘛学塾的教学内容中均增加蒙古语文课程。
二、寺庙学塾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随着喇嘛教的发展,蒙旗各大喇嘛庙沿用西藏、青海等地寺庙学塾的模式,先后设置各种喇嘛学塾(藏语称“拉桑”,是喇嘛们学习、研究佛经的学校)。喇嘛学塾设有却伊拉、曼巴、纠德巴、洞阔尔、吉多尔、喇嘛日木等不同专业和年限的六种学塾。
1.却伊拉学塾(也译为“教学部”或“哲学部”)
却伊拉学塾有13个寻岱(也称桑岱,即专科学级),前12个寻岱,修业15年;最后一个寻岱,为最高学级,如同大学的研究生班,没有一定的修业年限,二三年或七八年,甚至到老,以达到学业水平为止。每个寻岱分为若干组,每组有经师和组长一名,学生从几名到数十名不等。每日半天上课,主要由经师讲经文教义,并出题由学生作答,其余时间由组长带领自学,互相出题讨论。各寻岱的教学内容侧重面不同,但总的目的和基本内容相同,均是使喇嘛学生通晓经典教义,树立思维是一切之源的哲学观,宣扬忠诚信仰喇嘛教、潜心修行、扬善弃恶、恪守戒律等教义。经卷全部是藏文,经师根据学僧的程度,用蒙古语或藏语授课。每月举行4~5次法会,主要讨论佛教经典,并进行答辩。经师也常令学生书写经文,开始时在“萨木拉”(长1尺5寸的板子)上练字,熟练后再在纸上书写。每年2月和9月各考试一次,两次考试不及格者,留级重学,同时要受罚站、下跪等惩罚;成绩优秀者授予学位。
2.曼巴学塾(一般称“医学部”)
曼巴学塾没有规定的修业年限,主要学习人医、兽医和制药技术。先讲授蒙医理论,后学临床治疗、采药、制药等实际技术。基本教材为《沙德珠德》(主要讲解病理的书)《玛德珠德》(主要讲解配制药剂原理的书)《西玛珠德》(讲解临床治疗,如火针、行针、服药等原理和技术的书)《珠德西》(讲解病情种类的书)《散托布》(医学四书的补充教材)。教学时主要采用喇嘛医师讲解教材、喇嘛学生先背诵后讨论等方法。喇嘛医师还组织学生采药,并以药草、矿物等研制蒙药,对症治疗,直到能治一般疾病为止。制药、用药方面多用生药,与中医、西医迥然不同。药方多用藏文,故曼巴学塾出徒的学生称为喇嘛医。
3.纠德巴学塾(也译为“真言学塾”或“秘密学塾”)
纠德巴学塾的教学目的是加强宗教的神秘化,以扩大宗教影响,只准少数人掌握,招生不多。主要讲授秘密教理、咒语、画符、法术等,使学生精通梵文、咒语,能翻译藏文经卷。念咒、法术等活动,均在特定的密室内进行,不准外人进入,连寺庙的喇嘛们也不能随便入内。每年3月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者授予学位。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
4.洞阔尔学塾(也译为“时轮学部”)
洞阔尔学塾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天文、历法、建筑、占卜等知识,以数学、天文、“兰萨”字(一种古印度文)为重点内容。主要教材有《西经》《萨布尔经》《洞阔尔经》等。学习年限6—7年。日常教学主要是学生们在经师的指导下诵经,并将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的心得写好贴在墙上,由经师一一进行检查。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有错误的,在错处抹牛粪,以示惩罚。经师还指导学生试做“萨其格杜勒生”(用五色土做的佛堂、经堂的建筑模型),在每年6月的经会上,将一部分模型送到河里漂走;余下的模型,放到庙堂党中央的大桌子上展览。学生们每年考试一次,及格者授予学位。
吉多尔和喇嘛日木两类学塾,在蒙旗寺庙中比较少见,葛根黑德庙和五当召设有该两类学塾。
寺庙学塾的教育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宗教教育,二是道德教育,三是文化知识教育,四是专业知识教育。学习内容除各学塾的专修科目外,还有音乐、舞蹈、绘画、诗歌、雕塑、天文、历史、地理等选修科目,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修其中的一二种。
东北沦陷时期举办的喇嘛学校,全日授课,对蒙旗原有喇嘛学塾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教学科目主要有诵经、蒙语、日语、算术、体育、音乐等;教材使用当时国民初级学校课本。后来又增设国民道德课,每天的早会上由日本喇嘛对学生们训话,宣扬“日蒙亲善”“天皇陛下圣恩”等殖民主义奴化思想。还开展军事训练。教育方法上完全采用法西斯的手段,随意打骂、体罚。学制2—3年。每年举行一次开学典礼,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成绩优秀的选送到日本留学。1940年,由兴亚院文化部出资,在官立厚和医院开设蒙医养成所,从曼巴学塾中选拔部分学生到养成所接受西医教育。厚和医院的医师担任教师,为喇嘛医师们讲授西医临床医学纲要和病理研究等课,并采用近代医疗设备和新标本进行实际训练。教材均用新版教科书的蒙译本,学习期限为1年。日伪政府发布命令,凡30岁以下的喇嘛一律学习和使用蒙古文,喇嘛学塾的经文要逐渐以蒙古文替代藏文,喇嘛学塾的教学内容中均增加蒙古语文课程。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