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是在原巴林右旗文物馆的基础上,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创建的自治区第一个县级文博保护单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馆舍为二层仿古式建筑,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原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赫亲笔题写馆名,是自治区首家旗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巴林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标本计6000余件,是自治区内馆藏文物最多、等级最高的旗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分金、银、玉、陶、瓷等14类,已经被确认的文物精品有:国宝4件、国家一级181件、国家二级177件、国家三级354件。其中以青铜器、辽白瓷、红山玉器为最具特色。国家级文物中“那日斯台文化”遗址出土的玉蚕、玉鹗、玉鸟、玉龙、勾云形佩饰等一组玉器最为珍贵,属国内首次发现。紫定碗、辽白瓷刻牡丹花长颈瓶、辽圆雕琥珀观音像、辽银鎏金凤衔珠塔为国之瑰宝,这些文物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其中数十件孤品曾作为中国北方辽文化的珍贵物证,由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处推荐运赴美国、英国及澳门、香港、台湾等地区和地区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