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列毛杜古城遗址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西北100公里处的吐列毛杜镇内,坐落在霍林河谷平原的北侧。城后有山,山东侧有一小溪从北边的哈日木流来,过古城东侧汇入霍林河,城西北是金界壕。古城分为东西两座,相距160米。西城较大,东城较小。编号为1号、2号城址。1号在西,2号在东。
1号城址
1号城址,近似长方形,周长2382米,东墙和南墙的中部各开一门,皆有半圆形瓮城,门东南向,两门瓮城直径均为19.21米。城墙残高3~4米,底宽3.5米,夯筑,夯层厚10厘米,四角有角楼,城墙筑有马面31个,直径最大的12米,最小为8米,城内现已辟为耕地。南部有一组建筑只存台基,周围设有城墙,残高0.5米,底宽3.8米。台基周围发现大量残瓦,其西北角发现水井一眼。城西南角清理过一座房址,发现大量布纹瓦、铁环、铁钉,出土“元丰通宝”一枚。1号城里还发现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土兵器,如铁刀、铁锏、铁锄、铁铧犁、马蹬、铁矛、石臼、石杆、定瓦片、釉陶缸、大卷沿夹砂灰陶片和各种马具。还有“开元通宝”“熙宁通宝”“崇宁通宝”等大量铜钱。
2号城址,在1号城址东侧,地势平坦,呈东南向,长方形。城东西墙各长320米,南北墙各长385米,周长1410米。2号城四隅皆为直角,十分规整。残墙高0.8米,底宽4.5米,北墙偏东开一门,有瓮城为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4米,门宽为8米,城外有护城河。2号城发现少量陶片等,陶器与1号城的相同,但使用时间略短。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西北100公里处的吐列毛杜镇内,坐落在霍林河谷平原的北侧。城后有山,山东侧有一小溪从北边的哈日木流来,过古城东侧汇入霍林河,城西北是金界壕。古城分为东西两座,相距160米。西城较大,东城较小。编号为1号、2号城址。1号在西,2号在东。
1号城址
1号城址,近似长方形,周长2382米,东墙和南墙的中部各开一门,皆有半圆形瓮城,门东南向,两门瓮城直径均为19.21米。城墙残高3~4米,底宽3.5米,夯筑,夯层厚10厘米,四角有角楼,城墙筑有马面31个,直径最大的12米,最小为8米,城内现已辟为耕地。南部有一组建筑只存台基,周围设有城墙,残高0.5米,底宽3.8米。台基周围发现大量残瓦,其西北角发现水井一眼。城西南角清理过一座房址,发现大量布纹瓦、铁环、铁钉,出土“元丰通宝”一枚。1号城里还发现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土兵器,如铁刀、铁锏、铁锄、铁铧犁、马蹬、铁矛、石臼、石杆、定瓦片、釉陶缸、大卷沿夹砂灰陶片和各种马具。还有“开元通宝”“熙宁通宝”“崇宁通宝”等大量铜钱。
2号城址,在1号城址东侧,地势平坦,呈东南向,长方形。城东西墙各长320米,南北墙各长385米,周长1410米。2号城四隅皆为直角,十分规整。残墙高0.8米,底宽4.5米,北墙偏东开一门,有瓮城为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4米,门宽为8米,城外有护城河。2号城发现少量陶片等,陶器与1号城的相同,但使用时间略短。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