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编号:NMⅧ-82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2018(第六批)
级别:自治区级
据历史记载,元蒙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阿拉伯工匠带来烧造蒙古族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蒙古人自古有重视手工技术的习俗,史载蒙人合赞(1271—1306)研习珐琅制作技艺,因此在元代,工匠就掌握了烧造蒙古族珐琅的技术,为符合统治者的审美趣味,生产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品。
发展至今,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巨大的变迁。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古族珐琅手工艺濒临失传,具有蒙古特色的珐琅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相关工艺品,现在保留及传承下来的地区是阿拉善盟和包头。部分现存作品也仅仅是用蒙古族珐琅加以点缀,其珐琅工艺也未达到较高的水平。此外相关的文献更是未得到关注、记载和整理。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将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再一次与蒙古族珐琅工艺相结合,复兴这一远久的民族手工艺,培养一批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珐琅艺术创作技能型专门人才,最终创作出精湛的民族特色珐琅作品,用创新守护传统文化。
本项目研究价值: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目标中,内蒙古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倡议是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良好机遇。蒙古族珐琅工艺品作为国际来往的高贵馈赠礼品已经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创作赋予民族特色的珐琅作品,这不仅有历史底蕴的支撑,社会发展洪流的推动更是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大放光彩所需。
申报地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编号:NMⅧ-82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2018(第六批)
级别:自治区级
据历史记载,元蒙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阿拉伯工匠带来烧造蒙古族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蒙古人自古有重视手工技术的习俗,史载蒙人合赞(1271—1306)研习珐琅制作技艺,因此在元代,工匠就掌握了烧造蒙古族珐琅的技术,为符合统治者的审美趣味,生产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品。
发展至今,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巨大的变迁。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古族珐琅手工艺濒临失传,具有蒙古特色的珐琅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相关工艺品,现在保留及传承下来的地区是阿拉善盟和包头。部分现存作品也仅仅是用蒙古族珐琅加以点缀,其珐琅工艺也未达到较高的水平。此外相关的文献更是未得到关注、记载和整理。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将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再一次与蒙古族珐琅工艺相结合,复兴这一远久的民族手工艺,培养一批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珐琅艺术创作技能型专门人才,最终创作出精湛的民族特色珐琅作品,用创新守护传统文化。
本项目研究价值: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目标中,内蒙古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倡议是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良好机遇。蒙古族珐琅工艺品作为国际来往的高贵馈赠礼品已经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创作赋予民族特色的珐琅作品,这不仅有历史底蕴的支撑,社会发展洪流的推动更是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大放光彩所需。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