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卡”是达斡尔语,即玩具纸偶。它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可以站立,有二寸到半尺余高。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哈尼卡”头形,可以根据需要剪出老年、中年和儿童的男女形象,有戴繁杂漂亮发夹、首饰和花朵的,有梳长辫的,也有戴礼帽的。把头形剪纸用浆糊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其身体部分是用彩纸做的圆锥形,高10厘米~30厘米,这样的“哈尼卡”就能够站立,也可以躺下了。再把贴有剪纸头形的小细棍插进圆锥形身体的上部,“哈尼卡”便成形了。再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给它配上各种彩纸剪制出的长短坎肩、马褂,在领口、大襟、下摆、袖口处配贴各色装饰花边。还为男性“哈尼卡”戴上礼帽、腰带等。
还有一种“哈尼卡”是剪制出整个的人形,不但有头形、头饰,而且还有衣袍、鞋靴。“哈尼卡”做好后,要给它们用纸盒或折纸摆出房子和院落,用彩纸、纸盒做出被褥、炕柜、桌子、板凳等。除了剪纸制作的“哈尼卡”,还有用桦皮剪出的“哈尼卡”,用鸡蛋壳做头的“哈尼卡”。在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中,还在白布或绫绸里裹棉花做“哈尼卡”的头,用五色腊光手工纸做衣裳的“哈尼卡”。它们的头发不是用毛笔涂的,而是用劈开的丝线粘上去的。老太太、中年妇女和年轻媳妇头上盘的发髻式样,大姑娘的一根辫子、小姑娘的两根辫子,都有所区别,并梳理得很细致。甚至老年人后脑的长辫子,年轻人的分头,也都梳得光溜溜的。
“哈尼卡”多是由小姑娘玩。达斡尔族小姑娘每人都有十来个到几十个“哈尼卡”,除了是自己制作的外,还有母亲、姐姐们给做的,也有的是求手工精湛的艺人做的。玩“哈尼卡”时,可以一个人玩,但要几个人一起玩才更有意思。她们在炕上摆出各自的“哈尼卡”,并用折纸圈隔出房屋、庭院的样子,每个女孩摆弄组成一个家庭老小几个“哈尼卡”。她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安排“哈尼卡”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像睡觉、起床、做饭、挤牛奶、种园田、采野菜、出猎、买东西等,还安排它们互相串门、唠家常、求亲、举办婚礼等。孩子们动手动脑,有说有笑,“哈尼卡”在她们的手中“活”了起来。玩“哈尼卡”表达了孩子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模仿。她们也像大人们那样,对于生活中的勤劳、和睦、互助品行给予赞扬。
所以说,玩“哈尼卡”既是一种孩子们自娱的游戏活动,又从中培养了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平时,“哈尼卡”要放在小木匣子或纸盒里,精心爱护。把剪纸用于儿童游艺玩具的“哈尼卡”,这是达斡尔族剪纸的重要特色,是达斡尔族对于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贡献。“哈尼卡”剪纸是对小姑娘学习掌握剪纸艺术的启蒙,也是通过游戏认识、了解生活的启蒙。“哈尼卡”反映了达斡尔人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达斡尔族的“哈尼卡”剪纸又在母女中承传,在姐妹之间交流为其生命力的体现,使得这个优秀的民间剪纸文化能够世代相传。
“哈尼卡”是达斡尔语,即玩具纸偶。它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可以站立,有二寸到半尺余高。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哈尼卡”头形,可以根据需要剪出老年、中年和儿童的男女形象,有戴繁杂漂亮发夹、首饰和花朵的,有梳长辫的,也有戴礼帽的。把头形剪纸用浆糊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其身体部分是用彩纸做的圆锥形,高10厘米~30厘米,这样的“哈尼卡”就能够站立,也可以躺下了。再把贴有剪纸头形的小细棍插进圆锥形身体的上部,“哈尼卡”便成形了。再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给它配上各种彩纸剪制出的长短坎肩、马褂,在领口、大襟、下摆、袖口处配贴各色装饰花边。还为男性“哈尼卡”戴上礼帽、腰带等。
还有一种“哈尼卡”是剪制出整个的人形,不但有头形、头饰,而且还有衣袍、鞋靴。“哈尼卡”做好后,要给它们用纸盒或折纸摆出房子和院落,用彩纸、纸盒做出被褥、炕柜、桌子、板凳等。除了剪纸制作的“哈尼卡”,还有用桦皮剪出的“哈尼卡”,用鸡蛋壳做头的“哈尼卡”。在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中,还在白布或绫绸里裹棉花做“哈尼卡”的头,用五色腊光手工纸做衣裳的“哈尼卡”。它们的头发不是用毛笔涂的,而是用劈开的丝线粘上去的。老太太、中年妇女和年轻媳妇头上盘的发髻式样,大姑娘的一根辫子、小姑娘的两根辫子,都有所区别,并梳理得很细致。甚至老年人后脑的长辫子,年轻人的分头,也都梳得光溜溜的。
“哈尼卡”多是由小姑娘玩。达斡尔族小姑娘每人都有十来个到几十个“哈尼卡”,除了是自己制作的外,还有母亲、姐姐们给做的,也有的是求手工精湛的艺人做的。玩“哈尼卡”时,可以一个人玩,但要几个人一起玩才更有意思。她们在炕上摆出各自的“哈尼卡”,并用折纸圈隔出房屋、庭院的样子,每个女孩摆弄组成一个家庭老小几个“哈尼卡”。她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安排“哈尼卡”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像睡觉、起床、做饭、挤牛奶、种园田、采野菜、出猎、买东西等,还安排它们互相串门、唠家常、求亲、举办婚礼等。孩子们动手动脑,有说有笑,“哈尼卡”在她们的手中“活”了起来。玩“哈尼卡”表达了孩子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模仿。她们也像大人们那样,对于生活中的勤劳、和睦、互助品行给予赞扬。
所以说,玩“哈尼卡”既是一种孩子们自娱的游戏活动,又从中培养了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平时,“哈尼卡”要放在小木匣子或纸盒里,精心爱护。把剪纸用于儿童游艺玩具的“哈尼卡”,这是达斡尔族剪纸的重要特色,是达斡尔族对于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贡献。“哈尼卡”剪纸是对小姑娘学习掌握剪纸艺术的启蒙,也是通过游戏认识、了解生活的启蒙。“哈尼卡”反映了达斡尔人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达斡尔族的“哈尼卡”剪纸又在母女中承传,在姐妹之间交流为其生命力的体现,使得这个优秀的民间剪纸文化能够世代相传。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