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沿岸时期的生产生活情形,苏联学者依据当年沙俄入侵者的记述资料作过大量详细的描述。“阿穆尔河沿岸住的是达斡尔人及其与之同族的部落。十七世纪时,达斡尔人就已经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他们定居在乡村里,从事农业,种植五谷,栽培各种蔬菜和果树。他们有很多牲畜,猎取毛皮兽,特别是当地盛产的黑貂,对于达斡尔人来说也相当重要。阿穆尔河地区的富饶吸引着相邻的中国封建主,他们强迫这一带居民用貂皮向他们缴纳贡赋。每年中国的课税吏都要到这里来,中国的商人也带着商品同他们一起来。达斡尔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买到丝织品和金属品。因受中国人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建筑有窗户的房屋,窗子上不用玻璃,而是糊上一层薄纸。服装也学中国的式样。达斡尔人有设防很好的城市”(〔苏〕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一卷)。“结雅河岸住着耕地的人——达斡尔人,这些达斡尔人是满人族系的一个分支,与通古斯人有血统关系。他们不同于俄罗斯人所熟悉的那些西伯利亚野蛮人。中国人常常到达斡尔人这里来征收贡物,进行贸易,给他们带来各种货物——绸缎、白银等。由于与中国人经常往来,达斡尔人的文明程度也比较高。哥萨克发现达斡尔人住有修盖很好的木房,窗上糊着自制的纸张以代替玻璃。外表看达斡尔人很像中国人,男人按中国的习惯蓄着辫子,身穿绸缎长袍。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同,他们定居在自己的乌卢斯(村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村落的四周是种满大麦、燕麦、糜子、荞麦、豌豆的田地。他们的园田作物有大豆、蒜、罂粟、香瓜、西瓜、黄瓜,果类有苹果、梨、胡桃。他们会用大麻榨油。他们养的家畜数量很多,有大群的马、牛、羊、猪;他们用牛耕地,就像俄罗斯人用马一样。从中国传到这里的还有家禽——鸡。到处可以感到中国的文化影响:达斡尔人从中国人那里购买绸缎(丝织物)、布匹、金属。中国人从自己方面用货物向达斡尔人换取貂皮和其他皮张,并向他们征收一部分毛皮,作为他们的贡赋。除了农业和畜牧业外,猎取毛皮兽也是居民的基本营生——周围林中盛产毛皮兽(貂、猞猁、赤孤和黑狐等),这促进了狩猎业的发展。一个土著居民打一天猎,就可以带回十张或更多的貂皮,”(〔苏〕谢·弗·巴赫鲁申:《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17世纪初,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两岸,那里山明水秀,物产丰富。尤其是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一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山林和江河中野兽、鱼类繁多。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达斡尔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开发,发展猎、渔、牧、农业生产,创造了较为先进的物质、文化文明,成为我国北方比较先进的少数民族之一。
猎业在当时是达斡尔族人民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由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加之达斡尔人有狩猎的传统和经验,狩猎带来的收益相当丰厚。猎产品在达斡尔人的经济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貂皮等贵重毛皮,归清后用以纳贡,所余用于对外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纺织品、金属制品等,还用毛皮制作衣物、鞋帽,兽肉又是每餐必备的食品。
在黑龙江流域时期,达斡尔族的渔业生产也初具规模,其所获鱼等用于自食。
达斡尔族的畜牧业生产也已相当发达,有别于其他游牧民族,牧业生产已不是唯一的和占绝对优势的生产部类,只是达斡尔族多种经营的一部分。生产方式也已不是逐水草而游牧,而是定居村落,放牧牲畜。达斡尔人饲养牲畜,除了食用肉、乳外,主要是为获得农业耕作的畜力和用于交通驭、乘。达斡尔族主要养牛、马。
农业生产已经成为黑龙江沿岸达斡尔族人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所获粮食用于自食和作牲畜饲料,粮食已基本自给。根据自然、气候条件主要种植大麦、荞麦、燕麦、豌豆等早熟耐寒作物,园田栽植豆角、黄瓜、白菜等蔬菜。精奇里江口一带的达斡尔人,有的还掌握了栽培果树的技术。
黑龙江沿岸时期的达斡尔族社会、对外的物资交换极不发达,生产、生活必需的金属、布匹等用貂皮等珍贵皮张从满族官员和内地来的商人那里换取,但交易规模和数量不大。
达斡尔族人早已聚村落而定居,而且已有了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堡。在黑龙江沿岸修建了额尔图、雅克萨、多金、桂古达尔、额苏里、乌鲁苏穆丹十余座城堡。这些城堡均有较坚固的防御设施,环以高墙深壕,城墙上修有用于瞭望的塔楼,并备有射箭孔,有战备工事和坑道。据英国人拉文斯坦在《俄国人在黑龙江上》一书记述:“各座城堡的工事包括木墙、四五个射箭用的塔楼。整个城堡有一道沟和高高的土墙围着。塔楼下有掩蔽着的小门,是突围时的出口。另外还有通向河边的秘密通道。城堡里面有许多木头房子,窗户是纸糊的,每个房子能住下五十到六十人。”
17世纪初叶,后金开始发动对黑龙江流域各族的征服战争,达斡尔族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生产遭到了彻底地破坏。达斡尔等族人民奋起反抗。连年的战争,给达斡尔族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极大地灾难,人口减少,生产停滞,经济惨遭摧残。清廷人主中原时,达斡尔族已全部臣服。
归清后,黑龙江流域安定不久,沙俄自1643年武装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达斡尔族居住区,哥萨克入侵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达斡尔族人民为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和尊严,保卫家乡,进行了长期、顽强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于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沿岸时期的生产生活情形,苏联学者依据当年沙俄入侵者的记述资料作过大量详细的描述。“阿穆尔河沿岸住的是达斡尔人及其与之同族的部落。十七世纪时,达斡尔人就已经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他们定居在乡村里,从事农业,种植五谷,栽培各种蔬菜和果树。他们有很多牲畜,猎取毛皮兽,特别是当地盛产的黑貂,对于达斡尔人来说也相当重要。阿穆尔河地区的富饶吸引着相邻的中国封建主,他们强迫这一带居民用貂皮向他们缴纳贡赋。每年中国的课税吏都要到这里来,中国的商人也带着商品同他们一起来。达斡尔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买到丝织品和金属品。因受中国人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建筑有窗户的房屋,窗子上不用玻璃,而是糊上一层薄纸。服装也学中国的式样。达斡尔人有设防很好的城市”(〔苏〕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一卷)。“结雅河岸住着耕地的人——达斡尔人,这些达斡尔人是满人族系的一个分支,与通古斯人有血统关系。他们不同于俄罗斯人所熟悉的那些西伯利亚野蛮人。中国人常常到达斡尔人这里来征收贡物,进行贸易,给他们带来各种货物——绸缎、白银等。由于与中国人经常往来,达斡尔人的文明程度也比较高。哥萨克发现达斡尔人住有修盖很好的木房,窗上糊着自制的纸张以代替玻璃。外表看达斡尔人很像中国人,男人按中国的习惯蓄着辫子,身穿绸缎长袍。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同,他们定居在自己的乌卢斯(村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村落的四周是种满大麦、燕麦、糜子、荞麦、豌豆的田地。他们的园田作物有大豆、蒜、罂粟、香瓜、西瓜、黄瓜,果类有苹果、梨、胡桃。他们会用大麻榨油。他们养的家畜数量很多,有大群的马、牛、羊、猪;他们用牛耕地,就像俄罗斯人用马一样。从中国传到这里的还有家禽——鸡。到处可以感到中国的文化影响:达斡尔人从中国人那里购买绸缎(丝织物)、布匹、金属。中国人从自己方面用货物向达斡尔人换取貂皮和其他皮张,并向他们征收一部分毛皮,作为他们的贡赋。除了农业和畜牧业外,猎取毛皮兽也是居民的基本营生——周围林中盛产毛皮兽(貂、猞猁、赤孤和黑狐等),这促进了狩猎业的发展。一个土著居民打一天猎,就可以带回十张或更多的貂皮,”(〔苏〕谢·弗·巴赫鲁申:《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17世纪初,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两岸,那里山明水秀,物产丰富。尤其是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一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山林和江河中野兽、鱼类繁多。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达斡尔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开发,发展猎、渔、牧、农业生产,创造了较为先进的物质、文化文明,成为我国北方比较先进的少数民族之一。
猎业在当时是达斡尔族人民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由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加之达斡尔人有狩猎的传统和经验,狩猎带来的收益相当丰厚。猎产品在达斡尔人的经济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貂皮等贵重毛皮,归清后用以纳贡,所余用于对外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纺织品、金属制品等,还用毛皮制作衣物、鞋帽,兽肉又是每餐必备的食品。
在黑龙江流域时期,达斡尔族的渔业生产也初具规模,其所获鱼等用于自食。
达斡尔族的畜牧业生产也已相当发达,有别于其他游牧民族,牧业生产已不是唯一的和占绝对优势的生产部类,只是达斡尔族多种经营的一部分。生产方式也已不是逐水草而游牧,而是定居村落,放牧牲畜。达斡尔人饲养牲畜,除了食用肉、乳外,主要是为获得农业耕作的畜力和用于交通驭、乘。达斡尔族主要养牛、马。
农业生产已经成为黑龙江沿岸达斡尔族人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所获粮食用于自食和作牲畜饲料,粮食已基本自给。根据自然、气候条件主要种植大麦、荞麦、燕麦、豌豆等早熟耐寒作物,园田栽植豆角、黄瓜、白菜等蔬菜。精奇里江口一带的达斡尔人,有的还掌握了栽培果树的技术。
黑龙江沿岸时期的达斡尔族社会、对外的物资交换极不发达,生产、生活必需的金属、布匹等用貂皮等珍贵皮张从满族官员和内地来的商人那里换取,但交易规模和数量不大。
达斡尔族人早已聚村落而定居,而且已有了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堡。在黑龙江沿岸修建了额尔图、雅克萨、多金、桂古达尔、额苏里、乌鲁苏穆丹十余座城堡。这些城堡均有较坚固的防御设施,环以高墙深壕,城墙上修有用于瞭望的塔楼,并备有射箭孔,有战备工事和坑道。据英国人拉文斯坦在《俄国人在黑龙江上》一书记述:“各座城堡的工事包括木墙、四五个射箭用的塔楼。整个城堡有一道沟和高高的土墙围着。塔楼下有掩蔽着的小门,是突围时的出口。另外还有通向河边的秘密通道。城堡里面有许多木头房子,窗户是纸糊的,每个房子能住下五十到六十人。”
17世纪初叶,后金开始发动对黑龙江流域各族的征服战争,达斡尔族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生产遭到了彻底地破坏。达斡尔等族人民奋起反抗。连年的战争,给达斡尔族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极大地灾难,人口减少,生产停滞,经济惨遭摧残。清廷人主中原时,达斡尔族已全部臣服。
归清后,黑龙江流域安定不久,沙俄自1643年武装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达斡尔族居住区,哥萨克入侵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达斡尔族人民为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和尊严,保卫家乡,进行了长期、顽强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