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浑善达克、毛乌素、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总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
一、巴丹吉林沙漠
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河东岸古日乃湖以东、宗乃山和雅布赖山以西、拐子湖以南、北大山以北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属阿拉善右旗与额济纳旗,在自然地带上已处于阿拉善荒漠中心。总面积471万公顷,是仅次于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中国第三大沙漠,是内蒙古境内第一大沙漠。它与腾格里沙漠及乌兰布和沙漠统称为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虽以流沙为主,但在沙丘及沙山上仍有稀疏的植物生长,主要分布在迎风坡及背风坡下部。主要为籽篙、花棒、麻黄等。
巴丹吉林沙漠内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共113个,总水面3
二、腾格里沙漠
位于阿拉善盟东南部,贺兰山西麓冲积平原与雅布赖山之间。其东部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属甘肃省,南部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367万公顷,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内蒙古第二大沙漠。腾格里系蒙古语,意“天”,地势由东南向西北缓降,海拔1 200~1
三、库布齐沙漠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平原以南,呈东西条状。库布齐系蒙古语,意“弓弦”,因其横卧于黄河湾,黄河为弓背,库布齐沙漠则为弓弦。西起巴彦高勒对岸,东至托克托县对岸,横越鄂尔多斯市杭锦、达拉特、准格尔旗,长
四、乌兰布和沙漠
东濒黄河,西临吉兰泰盐湖,南抵贺兰山北麓,北接阴山系狼山。乌兰布和系蒙古语,意“红色的公牛”,东西宽
五、浑善达克沙地
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大兴安岭西麓。东西走向,西起苏尼特左旗昌图锡力苏木,经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等旗市南段,横贯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等地区之北境,进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注“也可迭烈孙”,(明)注“也可的里速”大沙窝,《大清帝国分省精图》(蒙古全图)注“伊哈雅鲁逊沙地”全长
六、毛乌素沙地
又称“乌审沙漠”,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以沙漠南端一小村名得名。沙漠东起陕西省神木县,南越长城,西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至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南。面积400万公顷,在鄂尔多斯市境内250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29%。以新月沙丘及沙链丘为主,并有少量的格状沙丘和梁窝状沙丘,由东北向西南排列。沙丘高一般5~10米,最高10~20米。流动沙丘占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南部长城沿线,在鄂尔多斯市则以乌审召、珠和两个苏木为中心。沙漠年均降雨量从东南400~440毫米,向西北递减为
七、科尔沁沙地
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蜿蜒伸展如同一条巨大的沙龙,素称“八百里瀚海”。据史书记载,一千多年前的科尔沁沙地也曾绿草繁茂,林木葱笼,有“平地松林”之称。可叹天灾人祸,这里成为一片沙的世界。但八百里瀚海并非生命的禁区,沙丘与沙丘之间,不时有一片片绿色的湖泊,沙柳、沙篙等沙生植物与风沙顽强的抗争着,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骑着骆驼在沙海中漫游,别有一番情趣。
八、呼伦贝尔沙地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东西长
呼伦贝尔沙地的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沙地境内的河流、湖泊、沼泽较多,水分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多集中于夏秋季。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较大,一般多为中、细沙。风沙主要分布在沙漠及其外围的沙质平原上,在固定的风沙土中,发育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沙土。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使得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而且是四大沙地中唯一仍在扩展的沙地。
——来源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旅游志》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浑善达克、毛乌素、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总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
一、巴丹吉林沙漠
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河东岸古日乃湖以东、宗乃山和雅布赖山以西、拐子湖以南、北大山以北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属阿拉善右旗与额济纳旗,在自然地带上已处于阿拉善荒漠中心。总面积471万公顷,是仅次于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中国第三大沙漠,是内蒙古境内第一大沙漠。它与腾格里沙漠及乌兰布和沙漠统称为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虽以流沙为主,但在沙丘及沙山上仍有稀疏的植物生长,主要分布在迎风坡及背风坡下部。主要为籽篙、花棒、麻黄等。
巴丹吉林沙漠内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共113个,总水面3
二、腾格里沙漠
位于阿拉善盟东南部,贺兰山西麓冲积平原与雅布赖山之间。其东部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属甘肃省,南部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367万公顷,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内蒙古第二大沙漠。腾格里系蒙古语,意“天”,地势由东南向西北缓降,海拔1 200~1
三、库布齐沙漠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平原以南,呈东西条状。库布齐系蒙古语,意“弓弦”,因其横卧于黄河湾,黄河为弓背,库布齐沙漠则为弓弦。西起巴彦高勒对岸,东至托克托县对岸,横越鄂尔多斯市杭锦、达拉特、准格尔旗,长
四、乌兰布和沙漠
东濒黄河,西临吉兰泰盐湖,南抵贺兰山北麓,北接阴山系狼山。乌兰布和系蒙古语,意“红色的公牛”,东西宽
五、浑善达克沙地
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大兴安岭西麓。东西走向,西起苏尼特左旗昌图锡力苏木,经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等旗市南段,横贯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等地区之北境,进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注“也可迭烈孙”,(明)注“也可的里速”大沙窝,《大清帝国分省精图》(蒙古全图)注“伊哈雅鲁逊沙地”全长
六、毛乌素沙地
又称“乌审沙漠”,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以沙漠南端一小村名得名。沙漠东起陕西省神木县,南越长城,西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至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南。面积400万公顷,在鄂尔多斯市境内250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29%。以新月沙丘及沙链丘为主,并有少量的格状沙丘和梁窝状沙丘,由东北向西南排列。沙丘高一般5~10米,最高10~20米。流动沙丘占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南部长城沿线,在鄂尔多斯市则以乌审召、珠和两个苏木为中心。沙漠年均降雨量从东南400~440毫米,向西北递减为
七、科尔沁沙地
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蜿蜒伸展如同一条巨大的沙龙,素称“八百里瀚海”。据史书记载,一千多年前的科尔沁沙地也曾绿草繁茂,林木葱笼,有“平地松林”之称。可叹天灾人祸,这里成为一片沙的世界。但八百里瀚海并非生命的禁区,沙丘与沙丘之间,不时有一片片绿色的湖泊,沙柳、沙篙等沙生植物与风沙顽强的抗争着,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骑着骆驼在沙海中漫游,别有一番情趣。
八、呼伦贝尔沙地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东西长
呼伦贝尔沙地的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沙地境内的河流、湖泊、沼泽较多,水分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多集中于夏秋季。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较大,一般多为中、细沙。风沙主要分布在沙漠及其外围的沙质平原上,在固定的风沙土中,发育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沙土。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使得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而且是四大沙地中唯一仍在扩展的沙地。
——来源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旅游志》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