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数稍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达斡尔”是达斡尔族的自称,史称“达呼尔”、“达古尔”、“达糊里”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其聚居区。2010年全旗人口为34.0582万人(),其中达斡尔族人口3.2365万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除少数人使用蒙古文外,多数人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猎、渔、牧、林等。主要信奉萨满教,少数人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一、婚俗
订婚通常要送两次彩礼,第一次称送“恰安特”,未婚男子要由男方委派一名长辈(陪礼人)陪同,赶车携带带缰马、乳牛、猪、美酒、奶食和糕点等前往女方家。礼车到女方家时,要等女方亲属到齐后才能卸车。其间,女方亲属要与陪礼人展开和善有趣的答辩后才会让男方人等进院里。女方家族长要郑重的举行礼酒开封仪式,称为“开坛礼”。之后女方设宴款待男方,席间男方陪礼人要代表男方家族向女方长辈敬酒并致献颂词,未来女婿也要向女方长辈叩首献酒,正式认亲。告辞时,女方有时也要回送一匹骏马以示认亲。在婚前一个月,男方要送第二次彩礼称送“托列”。一般要送些布匹、新娘衣服和首饰等,送礼后要共同商定迎娶吉日。迎娶前夕,新郎要独往岳父家,由岳母请来一位儿女双全的近亲妇女主持吃“拉里”仪式,“拉里”为一种用黄米熬成的粘粥,新郎新娘相对而坐,二人共用一双筷子,相互喂食用黄油拌好的粘粥,以示如胶似漆,永世不分。
婚嫁之日,女方由4名送亲“华达”组成送亲组前往男方家。其中一名年龄最小的“华达”骑马,其余均乘车。新郎骑马走在最前面。当喜车距男方家
二、黑灰节
达斡尔语称“霍乌都日”,是达斡尔族和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
三、大轱轳车
达斡尔人自制的一种交通工具,俗称“草上飞”。用于乘坐或运载货物。轮子高
四、装烟礼
达斡尔人相见装烟是一种庄重的礼仪。晚辈见到长辈,在行罢请安礼后,要将长辈的烟袋要来,装上自己的烟点燃,把烟嘴用袖口或衣角擦净,然后双手送与长辈吸用。平辈相见时,要交换烟袋,装烟,点燃后相互归还,称为“对装”。一般女人在出嫁前可以不为别人装烟,出嫁后不为丈夫、兄弟装烟,对公婆、长辈及来客均要施装烟礼。达斡尔人的烟袋杆长
五、祭祀
达斡尔人有很多民间祭祀形式,有春祭和秋祭之分。春祭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牲畜兴旺,人丁平安。秋祭主要是感谢天地山川诸神对人们的赐予与恩惠。祭敖包时,全屯的男人们登山坐在敖包前,先由巴格其(萨满)致祭词,然后杀猪宰牛,把煮熟的肉祭献敖包。祭祀仪式结束后,按户均分生熟肉。至21世纪初,祭敖包活动不仅规模比原来大,而且还增加了商品交易、歌舞表演和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除此之外,天旱时也有祈祷雨的“求雨祭”;在瘟疫流行时有祈求消病除瘟的“骧疫祭”;在遇有灾殃或老人弥留之际有祈求平安的“苍天祭”。
——源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旅游志》
达斡尔族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数稍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达斡尔”是达斡尔族的自称,史称“达呼尔”、“达古尔”、“达糊里”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其聚居区。2010年全旗人口为34.0582万人(),其中达斡尔族人口3.2365万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除少数人使用蒙古文外,多数人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猎、渔、牧、林等。主要信奉萨满教,少数人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一、婚俗
订婚通常要送两次彩礼,第一次称送“恰安特”,未婚男子要由男方委派一名长辈(陪礼人)陪同,赶车携带带缰马、乳牛、猪、美酒、奶食和糕点等前往女方家。礼车到女方家时,要等女方亲属到齐后才能卸车。其间,女方亲属要与陪礼人展开和善有趣的答辩后才会让男方人等进院里。女方家族长要郑重的举行礼酒开封仪式,称为“开坛礼”。之后女方设宴款待男方,席间男方陪礼人要代表男方家族向女方长辈敬酒并致献颂词,未来女婿也要向女方长辈叩首献酒,正式认亲。告辞时,女方有时也要回送一匹骏马以示认亲。在婚前一个月,男方要送第二次彩礼称送“托列”。一般要送些布匹、新娘衣服和首饰等,送礼后要共同商定迎娶吉日。迎娶前夕,新郎要独往岳父家,由岳母请来一位儿女双全的近亲妇女主持吃“拉里”仪式,“拉里”为一种用黄米熬成的粘粥,新郎新娘相对而坐,二人共用一双筷子,相互喂食用黄油拌好的粘粥,以示如胶似漆,永世不分。
婚嫁之日,女方由4名送亲“华达”组成送亲组前往男方家。其中一名年龄最小的“华达”骑马,其余均乘车。新郎骑马走在最前面。当喜车距男方家
二、黑灰节
达斡尔语称“霍乌都日”,是达斡尔族和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
三、大轱轳车
达斡尔人自制的一种交通工具,俗称“草上飞”。用于乘坐或运载货物。轮子高
四、装烟礼
达斡尔人相见装烟是一种庄重的礼仪。晚辈见到长辈,在行罢请安礼后,要将长辈的烟袋要来,装上自己的烟点燃,把烟嘴用袖口或衣角擦净,然后双手送与长辈吸用。平辈相见时,要交换烟袋,装烟,点燃后相互归还,称为“对装”。一般女人在出嫁前可以不为别人装烟,出嫁后不为丈夫、兄弟装烟,对公婆、长辈及来客均要施装烟礼。达斡尔人的烟袋杆长
五、祭祀
达斡尔人有很多民间祭祀形式,有春祭和秋祭之分。春祭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牲畜兴旺,人丁平安。秋祭主要是感谢天地山川诸神对人们的赐予与恩惠。祭敖包时,全屯的男人们登山坐在敖包前,先由巴格其(萨满)致祭词,然后杀猪宰牛,把煮熟的肉祭献敖包。祭祀仪式结束后,按户均分生熟肉。至21世纪初,祭敖包活动不仅规模比原来大,而且还增加了商品交易、歌舞表演和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除此之外,天旱时也有祈祷雨的“求雨祭”;在瘟疫流行时有祈求消病除瘟的“骧疫祭”;在遇有灾殃或老人弥留之际有祈求平安的“苍天祭”。
——源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旅游志》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