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屯所在的大甸子叫舍博素扎拉嘎。传说康熙皇帝喜好狩猎。酒席宴罢,常常到舍博素扎拉嘎附近的一个小山沟去打猎。有一次,猎到一只野鹿。康熙皇帝遵从当地教规,把野鹿的内脏(舍博素)掏出来扔到沟里,从此牧民便将这条沟叫作“舍博素扎拉嘎”(蒙古语,即动物内脏)。一天,人们忽然发现,沟里的水流弯弯转转,忽窄忽宽,迂回盘绕,与康熙皇帝扔下的野鹿内脏极其相似。康熙听到奏禀,龙颜大悦,说道:“既然你们管这条沟叫作舍博素扎拉嘎,就把这条河称之为‘舍博素河’吧!”从此,这条本来无名的河流便得到御赐的美名。后来,也把它叫作苏布台河。康熙临离开这里时,还在河旁栽植一棵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棵树迄今已生长300余年,仍根深枝繁叶茂,伟岸神奇。牧民们常常到树下遮风避雨,还常向游人讲起这段悠久的故事。
翌年夏,康熙皇帝到札萨克图旗巡视,顺便到公主家中。康熙看到公主住宅飞檐画栋,翘角凌云,紫气呈祥;周围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堪称风水宝地,十分高兴,欣然挥笔写下“额附之府”的金匾,高悬在院门之上。当他看到这里的居民吃水困难,须经坎坷的羊肠小道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或载的情景时,感慨地说道:“这里的饮用之水,实在是贵如油啊!”遂令随从三日之内在紧挨金界壕20米处挖掘一眼饮水用井。据说,饮用这口井水的人能祛除百病,益寿延年。至今,这口井仍保存完好。
满族屯所在的大甸子叫舍博素扎拉嘎。传说康熙皇帝喜好狩猎。酒席宴罢,常常到舍博素扎拉嘎附近的一个小山沟去打猎。有一次,猎到一只野鹿。康熙皇帝遵从当地教规,把野鹿的内脏(舍博素)掏出来扔到沟里,从此牧民便将这条沟叫作“舍博素扎拉嘎”(蒙古语,即动物内脏)。一天,人们忽然发现,沟里的水流弯弯转转,忽窄忽宽,迂回盘绕,与康熙皇帝扔下的野鹿内脏极其相似。康熙听到奏禀,龙颜大悦,说道:“既然你们管这条沟叫作舍博素扎拉嘎,就把这条河称之为‘舍博素河’吧!”从此,这条本来无名的河流便得到御赐的美名。后来,也把它叫作苏布台河。康熙临离开这里时,还在河旁栽植一棵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棵树迄今已生长300余年,仍根深枝繁叶茂,伟岸神奇。牧民们常常到树下遮风避雨,还常向游人讲起这段悠久的故事。
翌年夏,康熙皇帝到札萨克图旗巡视,顺便到公主家中。康熙看到公主住宅飞檐画栋,翘角凌云,紫气呈祥;周围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堪称风水宝地,十分高兴,欣然挥笔写下“额附之府”的金匾,高悬在院门之上。当他看到这里的居民吃水困难,须经坎坷的羊肠小道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或载的情景时,感慨地说道:“这里的饮用之水,实在是贵如油啊!”遂令随从三日之内在紧挨金界壕20米处挖掘一眼饮水用井。据说,饮用这口井水的人能祛除百病,益寿延年。至今,这口井仍保存完好。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