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从包头市区至呼包公路东行50公里,有一座宏伟的城堡召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塞北着名城寺美岱召。美岱召是明代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兴建的。美岱召的建筑布局,既是王公的宅院,又是供佛的庙宇,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和建筑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朝廷册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阿拉坦汗晚年崇信佛教,率领族人“以佛为宗,以僧为师”,使喇嘛教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为“寿灵寺”。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城寺落成后,请西藏来的迈达力·呼图克图主持开光典礼并坐床讲经,由此蒙古人将这座庙称为“迈达哩召”,汉人称其为“美岱召”。
现在美岱召遗存的唯一文字实物即是城门上方镶嵌的一块石匾,上面记载了阿拉坦汗孙媳五兰妣吉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扩建召庙,由此可知,美岱召是俗称,其原名为灵觉寺,后来到清代康熙年间才更名为“寿灵寺”,又称“灵照寺”。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阿拉坦汗及夫人三娘子居住和议政的地方,也是喇嘛教活动场所。建筑风格独特,城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40 000平方米,城周围有
美岱召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历史与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家族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藏传佛教再度传入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弘法中心,它在研究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和美术史上都有研究价值。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志·光盘版》
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从包头市区至呼包公路东行50公里,有一座宏伟的城堡召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塞北着名城寺美岱召。美岱召是明代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兴建的。美岱召的建筑布局,既是王公的宅院,又是供佛的庙宇,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和建筑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朝廷册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阿拉坦汗晚年崇信佛教,率领族人“以佛为宗,以僧为师”,使喇嘛教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为“寿灵寺”。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城寺落成后,请西藏来的迈达力·呼图克图主持开光典礼并坐床讲经,由此蒙古人将这座庙称为“迈达哩召”,汉人称其为“美岱召”。
现在美岱召遗存的唯一文字实物即是城门上方镶嵌的一块石匾,上面记载了阿拉坦汗孙媳五兰妣吉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扩建召庙,由此可知,美岱召是俗称,其原名为灵觉寺,后来到清代康熙年间才更名为“寿灵寺”,又称“灵照寺”。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阿拉坦汗及夫人三娘子居住和议政的地方,也是喇嘛教活动场所。建筑风格独特,城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40 000平方米,城周围有
美岱召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历史与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家族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藏传佛教再度传入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弘法中心,它在研究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和美术史上都有研究价值。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志·光盘版》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