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自治区财政厅消息,在内蒙古9个国家级、27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园就业的农牧民达65.73万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51万元,比所在旗县(市、区)平均水平高23.83%。
内蒙古持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务实举措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以园区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
2023年,自治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亿元,重点围绕大豆、肉羊、肉牛、奶牛、水稻、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创建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自治区财政出资2.7亿元,支持创建27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推动创建50个盟市、旗县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初步形成以园区引领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为充分发挥联农共富作用,自治区严格落实园区创建管理责任,由自治区财政厅与农牧业主管部门联动,协调成立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并推进产业园农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牧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与此同时,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发文明确产业园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联农带农增收等6大类65项监测指标及21项绩效评价指标,对所有产业园实行月调度、季监测,园区创建合格的给予认定,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创建资格,收回奖补资金。
2024年4月,自治区财政厅消息,在内蒙古9个国家级、27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园就业的农牧民达65.73万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51万元,比所在旗县(市、区)平均水平高23.83%。
内蒙古持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务实举措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以园区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
2023年,自治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亿元,重点围绕大豆、肉羊、肉牛、奶牛、水稻、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创建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自治区财政出资2.7亿元,支持创建27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推动创建50个盟市、旗县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初步形成以园区引领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为充分发挥联农共富作用,自治区严格落实园区创建管理责任,由自治区财政厅与农牧业主管部门联动,协调成立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并推进产业园农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牧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与此同时,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发文明确产业园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联农带农增收等6大类65项监测指标及21项绩效评价指标,对所有产业园实行月调度、季监测,园区创建合格的给予认定,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创建资格,收回奖补资金。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