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自治区启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实施保护性耕作。2020年,共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58.93万亩,有1207个农机服务组织参与保护性耕作作业,投入免耕播种机3355台套,服务农户达3.2万户。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农业技术,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免(少)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等作用。2020年,党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亿元作为约束性指标支持自治区东部四盟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全区确定8个整体推进旗县,打造20个县级、67个乡级高标准应用基地,使之成为长期应用样板和宣传培训阵地。同时,在典型区域设立8个长期固定监测点,强化土壤数据采集分析和作业效果实时监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真正端稳饭碗,必须保护好“命根子”。截至2020年11月,全区形成政府主导、厅局指导、盟市和旗县(市、区)实施、服务组织和农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2950万亩,占自治区东部四盟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从各地监测情况看,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成效初步显现。经多点监测和走访农户,发现在保护性耕作农田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能有效提高播前土壤含水量,出苗率普遍在95%以上,高于传统耕作农田,且苗齐苗壮。由于保护性耕作农田有秸秆覆盖,还能有效降低风沙侵害,保苗效果明显。此外,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秸秆离田、耕翻整地等作业环节,减少机械作业3次左右,减少灌溉1~2次,亩可节约成本40~60元。
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自治区启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实施保护性耕作。2020年,共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58.93万亩,有1207个农机服务组织参与保护性耕作作业,投入免耕播种机3355台套,服务农户达3.2万户。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农业技术,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免(少)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等作用。2020年,党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亿元作为约束性指标支持自治区东部四盟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全区确定8个整体推进旗县,打造20个县级、67个乡级高标准应用基地,使之成为长期应用样板和宣传培训阵地。同时,在典型区域设立8个长期固定监测点,强化土壤数据采集分析和作业效果实时监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真正端稳饭碗,必须保护好“命根子”。截至2020年11月,全区形成政府主导、厅局指导、盟市和旗县(市、区)实施、服务组织和农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2950万亩,占自治区东部四盟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从各地监测情况看,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成效初步显现。经多点监测和走访农户,发现在保护性耕作农田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能有效提高播前土壤含水量,出苗率普遍在95%以上,高于传统耕作农田,且苗齐苗壮。由于保护性耕作农田有秸秆覆盖,还能有效降低风沙侵害,保苗效果明显。此外,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秸秆离田、耕翻整地等作业环节,减少机械作业3次左右,减少灌溉1~2次,亩可节约成本40~60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