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
2016年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全自治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07家,实现销售收入4398.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1316.8亿元,占全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17%。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从66件增加到70件。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达到11 609元,增长7.7%。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继能源、冶金之后第三大工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自治区农牧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以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全力把自治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战略,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发展农牧业经济,实现农畜产品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全自治区农牧业确立了乳、肉、绒(皮革、皮毛)、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饲料、林下经济7大主导产业,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了60.9%。目前,自治区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3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超2000个,认定名优特农畜产品595个,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0件。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比重达到81%,其中紧密型达到43%。(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文明)
记者从
2016年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全自治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07家,实现销售收入4398.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1316.8亿元,占全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17%。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从66件增加到70件。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达到11 609元,增长7.7%。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继能源、冶金之后第三大工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自治区农牧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以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全力把自治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战略,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发展农牧业经济,实现农畜产品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全自治区农牧业确立了乳、肉、绒(皮革、皮毛)、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饲料、林下经济7大主导产业,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了60.9%。目前,自治区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3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超2000个,认定名优特农畜产品595个,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0件。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比重达到81%,其中紧密型达到43%。(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文明)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