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区以国家畜牧良种补贴和自治区1号文件“涉牧”三项补贴为契机,全面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大力推进供种能力建设。
一是全面抓好种畜场建设。针对优势畜种种畜场建设相对滞后,优质种羊供给不足,自治区逐步将本级良种补贴资金使用重点转向支持种羊场建设,每年扶持60个左右种羊场,并不定期组织种羊进口。2014年,自治区将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中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进口5000只优质种羊补贴,通过配套引进、胚胎移植等手段加速纯繁,逐步摆脱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力争到2015年种羊生产基本实现旗县自给,为我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好种业保障。
二是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积极推行羊人工授精,提高优质种公羊尤其是国外专用品种的利用效率。通过提纯复壮、选育提高和杂交改良,不断提高畜种个体产出和群体质量。
三是抓好优势畜种生产性能测定。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畜种集中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对良种补贴效果进行全面跟踪评估。2013年补贴种公羊10.9万只,全年开展羊人工授精1200万只。据生产性能测定,优势畜种的种畜质量和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均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
四是加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在我区努力下,农业部已将苏尼特羊等地方优良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针对国家公布的我区畜禽遗传资保种场和保护区品种范围窄、数量少的实际,积极做好国家级畜禽保种场和保护区申报工作,使我区畜禽遗传保护与利用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2013年我区申请到国家种质资源保护项目6项,扶持资金140万元。
五是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为客观公正评价种畜禽质量,严格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自治区出台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成立了评审专家库。自治区级种畜禽场申办采取基层申请、盟市初审、自治区组织专家实地评审、媒体公示的程序,规范了许可证的发放。自治区定期组织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专项执法检查,建立完善种畜禽场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原种场、扩繁场等种畜禽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种畜禽场生产经营的动态变化情况,科学指导种畜禽生产。
(摘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农牧业厅门户网站)
近些年我区以国家畜牧良种补贴和自治区1号文件“涉牧”三项补贴为契机,全面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大力推进供种能力建设。
一是全面抓好种畜场建设。针对优势畜种种畜场建设相对滞后,优质种羊供给不足,自治区逐步将本级良种补贴资金使用重点转向支持种羊场建设,每年扶持60个左右种羊场,并不定期组织种羊进口。2014年,自治区将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中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进口5000只优质种羊补贴,通过配套引进、胚胎移植等手段加速纯繁,逐步摆脱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力争到2015年种羊生产基本实现旗县自给,为我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好种业保障。
二是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积极推行羊人工授精,提高优质种公羊尤其是国外专用品种的利用效率。通过提纯复壮、选育提高和杂交改良,不断提高畜种个体产出和群体质量。
三是抓好优势畜种生产性能测定。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畜种集中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对良种补贴效果进行全面跟踪评估。2013年补贴种公羊10.9万只,全年开展羊人工授精1200万只。据生产性能测定,优势畜种的种畜质量和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均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
四是加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在我区努力下,农业部已将苏尼特羊等地方优良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针对国家公布的我区畜禽遗传资保种场和保护区品种范围窄、数量少的实际,积极做好国家级畜禽保种场和保护区申报工作,使我区畜禽遗传保护与利用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2013年我区申请到国家种质资源保护项目6项,扶持资金140万元。
五是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为客观公正评价种畜禽质量,严格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自治区出台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成立了评审专家库。自治区级种畜禽场申办采取基层申请、盟市初审、自治区组织专家实地评审、媒体公示的程序,规范了许可证的发放。自治区定期组织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专项执法检查,建立完善种畜禽场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原种场、扩繁场等种畜禽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种畜禽场生产经营的动态变化情况,科学指导种畜禽生产。
(摘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农牧业厅门户网站)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