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生产持续稳定恢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0.7%,年内累计增速首次转正。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9%,上半年下降2.1%,前三季度下降1.9%,呈逐季回升态势。其中,12月同比增长9.7%,自10月起连续三个月当月实现正增长,并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达到年内最好水平,工业生产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三大门类“两升一降”,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2019年下降7.1%,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8.4%,较前三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较快增长有力支撑工业生产稳步恢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较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
2020年,全区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6%,较前三季度扩大13.2个百分点。运行向好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等,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大的主要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分产品看,全区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0种产品产量比2019年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7.0%。
二、原材料制造业增长加快,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7.8%,年内一直保持正增长。其中,全区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5.3%。分产品看,多数原材料产品产量增速继续回升。粗钢(12.3%)、钢材(12.5%)、电解铝(10.2%)产量连续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合成氨(10.0%)、烧碱(8.7%)、精甲醇(8.0%)产量平稳增长;新产品中单晶硅(93.3%)、石墨及碳素制品(20.4%)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作为其下游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增长38.1%,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发挥支撑工业保产业链保供应链的重要作用。
三、消费品制造业明显好转,保障民生需求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为保障民生需求贡献积极力量。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7.1%,酒、饮料制造业增长7.0%,医药制造业增长11.1%,烟草制品业增长38.6%。分产品看,乳制品337.3万吨,增长16.4%;大米13.2万吨,增长6.2%;饮料74.2万吨,增长19.7%。此外,全区水电气生产供应稳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1.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民生产品的稳定生产供应,为社会经济有序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四、内销市场稳定增长,去库存成效显著
随着“双循环”经济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产值稳定增长,去库存成效显著。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产值比2019年增长2.4%,较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4.1个百分点。2020年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6.0%。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产业结构单一、新动能发展不足、民营工业规模较小的问题仍然突出。下一阶段,应继续疏通国内国际产业循环,推动供给予需求动态平衡,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中小企业发展,多措并举保持全区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2020年,全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生产持续稳定恢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0.7%,年内累计增速首次转正。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9%,上半年下降2.1%,前三季度下降1.9%,呈逐季回升态势。其中,12月同比增长9.7%,自10月起连续三个月当月实现正增长,并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达到年内最好水平,工业生产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三大门类“两升一降”,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2019年下降7.1%,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8.4%,较前三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较快增长有力支撑工业生产稳步恢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较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
2020年,全区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6%,较前三季度扩大13.2个百分点。运行向好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等,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大的主要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分产品看,全区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0种产品产量比2019年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7.0%。
二、原材料制造业增长加快,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7.8%,年内一直保持正增长。其中,全区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5.3%。分产品看,多数原材料产品产量增速继续回升。粗钢(12.3%)、钢材(12.5%)、电解铝(10.2%)产量连续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合成氨(10.0%)、烧碱(8.7%)、精甲醇(8.0%)产量平稳增长;新产品中单晶硅(93.3%)、石墨及碳素制品(20.4%)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作为其下游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增长38.1%,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发挥支撑工业保产业链保供应链的重要作用。
三、消费品制造业明显好转,保障民生需求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为保障民生需求贡献积极力量。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7.1%,酒、饮料制造业增长7.0%,医药制造业增长11.1%,烟草制品业增长38.6%。分产品看,乳制品337.3万吨,增长16.4%;大米13.2万吨,增长6.2%;饮料74.2万吨,增长19.7%。此外,全区水电气生产供应稳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1.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民生产品的稳定生产供应,为社会经济有序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四、内销市场稳定增长,去库存成效显著
随着“双循环”经济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产值稳定增长,去库存成效显著。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产值比2019年增长2.4%,较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4.1个百分点。2020年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6.0%。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产业结构单一、新动能发展不足、民营工业规模较小的问题仍然突出。下一阶段,应继续疏通国内国际产业循环,推动供给予需求动态平衡,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中小企业发展,多措并举保持全区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