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的年报《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年定合一)表》中取消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产品销售利润、应付利润三项指标;增加应付账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四项指标。同时增加《工业中间投入(年定合一)表》附表,并将中间投入指标细化。在定期报表中,从2004年月报开始正式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增加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行业小类填报的指标。
在《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定期报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指标。增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其表内指标有:企业单位数、其中:亏损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其中: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其中:出口交货值、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租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实施范围是辖区内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增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其表内指标有:企业单位数、其中:亏损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其中: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其中:出口交货值、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租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铝、硅铁、电石。实施范围是辖区内生产硅铁、电石、电解铝的工业企业。《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指标。建立了工业5000家联网直报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形成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全国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按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规划以及2004年统计年报与此次普查方案相衔接的要求,工业统计各项年报表式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为准。只对2005年定期报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有:《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增加由各盟市统计局报送分企业资料;取消5000家联网直报企业报表中《工业企业现金流量主要指标表》,将其中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标并入《投资、科技开发及劳动情况表》中;产品目录新增加的产品有:铜选矿产品含铜量、铅选矿产品含铜量、锌选矿产品含锌量、锡选矿产品含锡量、锑选矿产品含锑量、鲜冷藏冻肉、成品糖、速冻米面食品天然皮革手提包、背包、机制纸及纸板、书写印刷纸、箱纸板、彩色照相胶卷、塑料制管子及其附件、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冷轧薄宽钢带、原铝、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灯具及照明装置、移动交换设备、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品目录取消的产品有:铜精矿含铜量、铅精矿含铅量、锌精矿含锌量、锡精矿含锡量、锑精矿含锑量、机制糖、方便主食品、皮包、袋、机制纸、机制纸板、胶印书刊纸、照相胶卷、塑料管材、石英玻璃、釉面砖铝、日用精铝制品、高精度机床、大型机床、化工设备、通信电缆、移动通信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2005—2007)》,自治区统计局对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修订。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内容如下:将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纳入《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增加控股情况项下集体绝对控股、集体相对控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和年末资产。取消年末从业人员数中的按学历分、按专业技术职称分和按技术等级分的分组指标;《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分别改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加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增加《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表内指标有: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年末拥有网站数;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统计范围为大中型及重点联网直报工业法人企业;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取消《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
2006年工业统计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结合工业统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内容如下:从2007年定期报表开始,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将“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表中“09控股情况”项修改为:1国有控股;2集体控股;3私人控股;4港澳台商控股;5外商控股。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表名改为《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在期末库存量后增加累计订货量、累计订货额指标,此两项指标由联网直报的大中型企业填报;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的合计中:全时人员指标前增加合计中:女性指标;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产品有:化学纤维、棉纺锭、气流纺锭、棉布织机、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房间空气调节机、成品糖、卷烟彩色电视机、碳化钙、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发电设备容量总计、金属切削机床、汽车、轿车、手机、电子计算机、微型电子计算机、原煤、天然原油、生铁、粗钢、钢材、铁合金、焦炭、原铝、水泥、平板玻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表》分别在新增、减少工业栏的工业法人代码后增加工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县以上);将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表》表名改为《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号不变,甲栏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填报;丙栏取消生产能力指标。
2007年工业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结合工业统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内容如下: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中的部分指标进行调整。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长期负债合计用非流动负债合计代替,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别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营业费用用销售费用代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增加部分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关注的产品,取消了个别产品。其中有些产品名称和计量单位发生变化,如将棉纺锭改为棉纺锭/纺纱量,计量单位改为锭/吨;气流纺锭改为气流纺锭/纺纱量,计量单位改为台/万米;发电设备容量总计改为发电设备容量总计/发电量,计量单位改为万千瓦/万千瓦小时。增加了水泥熟料其中:预分解窑熟料、立窑熟料、预热器窑熟料、湿法窑熟料、中空窑熟料;平板玻璃增加浮法玻璃(吨)、平拉玻璃(重量箱);乳制品和液体乳、铜、复合调味品。原煤增加了无烟煤、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洗精煤,原油加工量增加了石脑油、溶剂油、润滑脂、石油焦;铁合金增加了硅铁、硅锰合金;《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取消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和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将应收账款净额改为应收账款;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增加原煤的主要品种、风电、石油制品的主要品种;综合表增加《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表》,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规模以下工业。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专项调查表。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各项年报基层表式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为准。其中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暂停网上直报。
2009年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纳入制度,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整合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和《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取消《工业生产与经营预计完成情况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改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增加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改为流动资产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甲栏增加火电设备容量、水电设备容量、核电设备容量、风电设备容量。
随着工业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从2011年定期报表开始,提高了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统计范围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2010年年报仍执行原划分标准。在基层表中《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改名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取消新产品产值;《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改名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取消新产品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改名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将原来由大中型企业填报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工业行业小类分改为由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填报。综合表取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工业增加值表》改名为《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表》。
到2010年,自治区《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和《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在《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年报表中,有反映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的两张表。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统计主要的总量指标,也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率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主要数据之一,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计算统一规范,数据更加准确,在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的基础上,将此项调查列入日常统计报表制度当中,表名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表》,它为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反映企业财务、生产能力和信息化程度的《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表》和《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在定期报表中设置了《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两个月报表,还设置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表》季报表。在《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年报综合表中,设置了《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定报综合表中设置了《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表》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表》。两本制度共计12张表形成了不仅能够满足国家统计局所要求的上报任务,而且结合自治区工业发展特点,揉进了能够反映全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指标内容,达到了为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从2011年年报和2012年定期报表制度工业统计开始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1〕69号)要求,修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2013年年报制度将《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调整《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删减59个品种,保留32个。
2003年,在《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的年报《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年定合一)表》中取消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产品销售利润、应付利润三项指标;增加应付账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四项指标。同时增加《工业中间投入(年定合一)表》附表,并将中间投入指标细化。在定期报表中,从2004年月报开始正式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增加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行业小类填报的指标。
在《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定期报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指标。增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其表内指标有:企业单位数、其中:亏损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其中: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其中:出口交货值、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租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实施范围是辖区内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增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其表内指标有:企业单位数、其中:亏损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其中: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其中:出口交货值、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租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铝、硅铁、电石。实施范围是辖区内生产硅铁、电石、电解铝的工业企业。《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指标。建立了工业5000家联网直报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形成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全国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按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规划以及2004年统计年报与此次普查方案相衔接的要求,工业统计各项年报表式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为准。只对2005年定期报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有:《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增加由各盟市统计局报送分企业资料;取消5000家联网直报企业报表中《工业企业现金流量主要指标表》,将其中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标并入《投资、科技开发及劳动情况表》中;产品目录新增加的产品有:铜选矿产品含铜量、铅选矿产品含铜量、锌选矿产品含锌量、锡选矿产品含锡量、锑选矿产品含锑量、鲜冷藏冻肉、成品糖、速冻米面食品天然皮革手提包、背包、机制纸及纸板、书写印刷纸、箱纸板、彩色照相胶卷、塑料制管子及其附件、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冷轧薄宽钢带、原铝、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灯具及照明装置、移动交换设备、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品目录取消的产品有:铜精矿含铜量、铅精矿含铅量、锌精矿含锌量、锡精矿含锡量、锑精矿含锑量、机制糖、方便主食品、皮包、袋、机制纸、机制纸板、胶印书刊纸、照相胶卷、塑料管材、石英玻璃、釉面砖铝、日用精铝制品、高精度机床、大型机床、化工设备、通信电缆、移动通信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2005—2007)》,自治区统计局对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修订。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内容如下:将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纳入《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增加控股情况项下集体绝对控股、集体相对控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和年末资产。取消年末从业人员数中的按学历分、按专业技术职称分和按技术等级分的分组指标;《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分别改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加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增加《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表内指标有: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年末拥有网站数;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统计范围为大中型及重点联网直报工业法人企业;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取消《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
2006年工业统计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结合工业统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内容如下:从2007年定期报表开始,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将“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表中“09控股情况”项修改为:1国有控股;2集体控股;3私人控股;4港澳台商控股;5外商控股。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表名改为《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在期末库存量后增加累计订货量、累计订货额指标,此两项指标由联网直报的大中型企业填报;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的合计中:全时人员指标前增加合计中:女性指标;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产品有:化学纤维、棉纺锭、气流纺锭、棉布织机、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房间空气调节机、成品糖、卷烟彩色电视机、碳化钙、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发电设备容量总计、金属切削机床、汽车、轿车、手机、电子计算机、微型电子计算机、原煤、天然原油、生铁、粗钢、钢材、铁合金、焦炭、原铝、水泥、平板玻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表》分别在新增、减少工业栏的工业法人代码后增加工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县以上);将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表》表名改为《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号不变,甲栏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填报;丙栏取消生产能力指标。
2007年工业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结合工业统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内容如下: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中的部分指标进行调整。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长期负债合计用非流动负债合计代替,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别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营业费用用销售费用代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增加部分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关注的产品,取消了个别产品。其中有些产品名称和计量单位发生变化,如将棉纺锭改为棉纺锭/纺纱量,计量单位改为锭/吨;气流纺锭改为气流纺锭/纺纱量,计量单位改为台/万米;发电设备容量总计改为发电设备容量总计/发电量,计量单位改为万千瓦/万千瓦小时。增加了水泥熟料其中:预分解窑熟料、立窑熟料、预热器窑熟料、湿法窑熟料、中空窑熟料;平板玻璃增加浮法玻璃(吨)、平拉玻璃(重量箱);乳制品和液体乳、铜、复合调味品。原煤增加了无烟煤、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洗精煤,原油加工量增加了石脑油、溶剂油、润滑脂、石油焦;铁合金增加了硅铁、硅锰合金;《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取消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和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将应收账款净额改为应收账款;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增加原煤的主要品种、风电、石油制品的主要品种;综合表增加《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表》,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规模以下工业。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专项调查表。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各项年报基层表式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为准。其中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暂停网上直报。
2009年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纳入制度,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整合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和《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取消《工业生产与经营预计完成情况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改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增加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改为流动资产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甲栏增加火电设备容量、水电设备容量、核电设备容量、风电设备容量。
随着工业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从2011年定期报表开始,提高了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统计范围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2010年年报仍执行原划分标准。在基层表中《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改名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取消新产品产值;《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表》,改名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取消新产品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改名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将原来由大中型企业填报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工业行业小类分改为由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填报。综合表取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工业增加值表》改名为《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表》。
到2010年,自治区《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和《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在《工业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年报表中,有反映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的两张表。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统计主要的总量指标,也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率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主要数据之一,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计算统一规范,数据更加准确,在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的基础上,将此项调查列入日常统计报表制度当中,表名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表》,它为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反映企业财务、生产能力和信息化程度的《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表》和《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表》。在定期报表中设置了《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两个月报表,还设置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表》季报表。在《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年报综合表中,设置了《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定报综合表中设置了《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表》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表》。两本制度共计12张表形成了不仅能够满足国家统计局所要求的上报任务,而且结合自治区工业发展特点,揉进了能够反映全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指标内容,达到了为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从2011年年报和2012年定期报表制度工业统计开始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1〕69号)要求,修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2013年年报制度将《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调整《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删减59个品种,保留32个。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