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
内蒙古假日旅游热度
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
据统计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
全区共接待
国内游客人数
2306.01万人次
按可比口径是2022年同期的6.06倍
是2019年同期的1.35倍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158.48亿元
按可比口径是2023年同期的7.23倍
是2019年的1.18倍
均为历史最高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国内游客人数2306.0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8.48亿元!
内蒙古的流量密码
是啥?
通辽市持续做好旅游宣传,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全市A级重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约206%,收入同比增长约167%。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
鄂尔多斯市响沙湾、鄂尔多斯动物园、万家惠欢乐世界、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四家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其中鄂尔多斯动物园接待游客达24万。
巴彦淖尔市黄河湾步行街
全区300余家星级饭店、等级民宿接受预定,包头市23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地多家旅游民宿入住率达到100%。各地推出乡村游、自驾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旅游线路近百条,乡村游、红色游、营地游、自驾游成为假日新热点。
三、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假日期间,全区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正常开放,各公共文化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品质精良的文化产品。
全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举办广场舞、歌咏活动、全民阅读、图片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770余场次,是2022年的4.65倍;参与人数330万人次,是2022年的6.6倍。
内蒙古博物院 童趣丹青蒙古马·艺起亚运向未来展教结合活动
全区博物馆在“双节”期间共举办特色活动1000余场次,接待观众94.82万人次,继暑期之后再次掀起“博物馆热潮”。
内蒙古博物院举办国旗快闪、展厅寻宝、儿童书画展等特色活动,假日期间共接待观众游客13.4万人次。
各地乌兰牧骑和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组成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牧区、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演出服务活动700余场,为基层群众带来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
“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成旅游新风尚。
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
内蒙古艺术剧院推出的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国庆期间演出6场,场场爆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呼伦贝尔市组织各地图书馆、文化馆、乌兰牧骑宫等各类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开展演出活动、展览展示、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21场,参与群众20.02万人次。
●兴安盟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推出党建专题剧情游戏《红色兴安》,接待游客超5万人。
●二连浩特市在格日勒敖都苏木、乌兰社区、地质公园、国门景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活动,为市民游客假日生活添彩。
●乌海市举办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美育课堂、书法讲堂等“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四、文旅消费势头强劲
节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奖补政策,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提前发布秋季旅游活动150余项,指导各盟市推出文旅促消费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区内外游客消费热情。
●包头市组织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207场次,参与人次284万,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95.1万元,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4810万元。
●乌兰察布市举办乌兰察布之夜、“乌兰察布金秋之缘 集宁古城嘉年华”等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共吸引市民游客30.56万人次,带动消费8685.08万。
●巴彦淖尔举办金秋消费季暨“庆丰收·迎国庆”惠购节活动,优惠名额超10万个。
●阿拉善盟依托资源优势举办第二十四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千年胡杨·百年姻缘”集体婚礼仪式、2023年阿拉善英雄会、第十九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带动阿拉善旅游人次和收入大幅增长,分别是2022年同期的34.58倍和46.09倍。
各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假日期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区块累计接待游客约100.54万人次、恼包村累计接待游客约63万人次,旅游收入均超过3000万元。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
内蒙古假日旅游热度
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
据统计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
全区共接待
国内游客人数
2306.01万人次
按可比口径是2022年同期的6.06倍
是2019年同期的1.35倍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158.48亿元
按可比口径是2023年同期的7.23倍
是2019年的1.18倍
均为历史最高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国内游客人数2306.0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8.48亿元!
内蒙古的流量密码
是啥?
通辽市持续做好旅游宣传,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全市A级重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约206%,收入同比增长约167%。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
鄂尔多斯市响沙湾、鄂尔多斯动物园、万家惠欢乐世界、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四家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其中鄂尔多斯动物园接待游客达24万。
巴彦淖尔市黄河湾步行街
全区300余家星级饭店、等级民宿接受预定,包头市23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地多家旅游民宿入住率达到100%。各地推出乡村游、自驾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旅游线路近百条,乡村游、红色游、营地游、自驾游成为假日新热点。
三、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假日期间,全区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正常开放,各公共文化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品质精良的文化产品。
全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举办广场舞、歌咏活动、全民阅读、图片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770余场次,是2022年的4.65倍;参与人数330万人次,是2022年的6.6倍。
内蒙古博物院 童趣丹青蒙古马·艺起亚运向未来展教结合活动
全区博物馆在“双节”期间共举办特色活动1000余场次,接待观众94.82万人次,继暑期之后再次掀起“博物馆热潮”。
内蒙古博物院举办国旗快闪、展厅寻宝、儿童书画展等特色活动,假日期间共接待观众游客13.4万人次。
各地乌兰牧骑和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组成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牧区、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演出服务活动700余场,为基层群众带来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
“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成旅游新风尚。
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
内蒙古艺术剧院推出的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国庆期间演出6场,场场爆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呼伦贝尔市组织各地图书馆、文化馆、乌兰牧骑宫等各类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开展演出活动、展览展示、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21场,参与群众20.02万人次。
●兴安盟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推出党建专题剧情游戏《红色兴安》,接待游客超5万人。
●二连浩特市在格日勒敖都苏木、乌兰社区、地质公园、国门景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活动,为市民游客假日生活添彩。
●乌海市举办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美育课堂、书法讲堂等“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四、文旅消费势头强劲
节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奖补政策,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提前发布秋季旅游活动150余项,指导各盟市推出文旅促消费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区内外游客消费热情。
●包头市组织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207场次,参与人次284万,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95.1万元,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4810万元。
●乌兰察布市举办乌兰察布之夜、“乌兰察布金秋之缘 集宁古城嘉年华”等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共吸引市民游客30.56万人次,带动消费8685.08万。
●巴彦淖尔举办金秋消费季暨“庆丰收·迎国庆”惠购节活动,优惠名额超10万个。
●阿拉善盟依托资源优势举办第二十四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千年胡杨·百年姻缘”集体婚礼仪式、2023年阿拉善英雄会、第十九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带动阿拉善旅游人次和收入大幅增长,分别是2022年同期的34.58倍和46.09倍。
各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假日期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区块累计接待游客约100.54万人次、恼包村累计接待游客约63万人次,旅游收入均超过3000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