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方面,完善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第二次联席会议;借助首届中蒙博览会平台,推进国家旅游局与俄蒙两国旅游部门召开司局级会议,将中俄蒙旅游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组织中俄蒙旅游合作洽谈会,中俄蒙旅游企业签署10个旅游项目,合同金额13.9亿元;启动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旅游联盟成立工作,联合国内8个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国两国共同签署《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之路)”国际旅游协调会议纪要》。开展“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自驾环线踏查等一系列跨境旅游活动;指导阿尔山—松贝尔跨境旅游区建设,支持额尔古纳、珠恩嘎达布其、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满都拉、甘其毛都等口岸开展边境旅游业务。国内方面,与京津冀、毗邻8个省区建立无障碍绿色旅游通道,组团到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进行专题促销和合作洽谈,创新区域联动模式,联合推广区域特色产品;积极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沪皖等远程客源地合作,参加呼皖蒙旅游合作洽谈,组团参加上海旅游大巡游展览,宣传推广内蒙古旅游产品,与广东省开展“互换冬天”产品,互相延展旅游线路,共拓旅游市场;与国内“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沿线七省共同打造国际旅游形象品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大格局。推动深化兴安旅游联盟、乌大张(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张家口市)以及赤峰市与辽宁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市与陕西省相邻地区合作。
2016年,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地区建立合作机制,成立“草原—首都—长城—滨海”生态文明旅游联盟,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与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香港旅游业议会分别签署《关于加强旅游交流合作的备忘录(协议)》,在加强市场互动、业内交流、监管协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继续完善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参加第三次联席会议;将中俄蒙旅游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推动国家旅游局在自治区召开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牵头成立“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万里茶道”成为国家推广的十大国际旅游品牌之一,列入国家推广计划。
2017年,国际方面,重点推动中俄、中蒙旅游合作,组团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第二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并对俄罗斯、蒙古国进行访问;参加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与俄罗斯、蒙古国周边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共同商讨创新开发中俄蒙跨境旅游产品,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国内方面,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合作,在赤峰举行辽吉黑蒙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在乌海举办举行陕甘宁蒙“丝绸之路”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促进全区与周边省区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呼和浩特举办“美丽中华——草原丝路行”内蒙古台湾旅游交流推广活动,向台湾旅游业界全面展示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
2018年,自治区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编制呼包鄂、乌阿海满旅游发展规划,组织举办呼包鄂旅游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乌阿海满旅游工作推进会。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与交通、体育、农牧、卫生、住建、金融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3家单位入选国家第二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协调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编制大青山红色旅游规划。制定并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厕所革命”从旅游景区向全域拓展,全年新建和改扩建厕所959座。
2015年,国际方面,完善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第二次联席会议;借助首届中蒙博览会平台,推进国家旅游局与俄蒙两国旅游部门召开司局级会议,将中俄蒙旅游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组织中俄蒙旅游合作洽谈会,中俄蒙旅游企业签署10个旅游项目,合同金额13.9亿元;启动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旅游联盟成立工作,联合国内8个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国两国共同签署《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之路)”国际旅游协调会议纪要》。开展“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自驾环线踏查等一系列跨境旅游活动;指导阿尔山—松贝尔跨境旅游区建设,支持额尔古纳、珠恩嘎达布其、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满都拉、甘其毛都等口岸开展边境旅游业务。国内方面,与京津冀、毗邻8个省区建立无障碍绿色旅游通道,组团到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进行专题促销和合作洽谈,创新区域联动模式,联合推广区域特色产品;积极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沪皖等远程客源地合作,参加呼皖蒙旅游合作洽谈,组团参加上海旅游大巡游展览,宣传推广内蒙古旅游产品,与广东省开展“互换冬天”产品,互相延展旅游线路,共拓旅游市场;与国内“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沿线七省共同打造国际旅游形象品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大格局。推动深化兴安旅游联盟、乌大张(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张家口市)以及赤峰市与辽宁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市与陕西省相邻地区合作。
2016年,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地区建立合作机制,成立“草原—首都—长城—滨海”生态文明旅游联盟,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与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香港旅游业议会分别签署《关于加强旅游交流合作的备忘录(协议)》,在加强市场互动、业内交流、监管协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继续完善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参加第三次联席会议;将中俄蒙旅游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推动国家旅游局在自治区召开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牵头成立“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万里茶道”成为国家推广的十大国际旅游品牌之一,列入国家推广计划。
2017年,国际方面,重点推动中俄、中蒙旅游合作,组团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第二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并对俄罗斯、蒙古国进行访问;参加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与俄罗斯、蒙古国周边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共同商讨创新开发中俄蒙跨境旅游产品,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国内方面,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合作,在赤峰举行辽吉黑蒙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在乌海举办举行陕甘宁蒙“丝绸之路”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促进全区与周边省区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呼和浩特举办“美丽中华——草原丝路行”内蒙古台湾旅游交流推广活动,向台湾旅游业界全面展示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
2018年,自治区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编制呼包鄂、乌阿海满旅游发展规划,组织举办呼包鄂旅游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乌阿海满旅游工作推进会。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与交通、体育、农牧、卫生、住建、金融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3家单位入选国家第二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协调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编制大青山红色旅游规划。制定并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厕所革命”从旅游景区向全域拓展,全年新建和改扩建厕所959座。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